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振岭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0):162-164
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增长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人们必须考虑的研究课题。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的多层次分类技术,使用智能代理、决策树分类器和增强型多类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组合,有效实施入侵检测系统,从而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系统可以用未标记数据进行训练,能够使用代理技术检测到以前发现不了的攻击。使用KDDCUP'99数据集进行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入侵检测率和误报减少率都取得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入侵检测因能够识别恶意节点和潜在的网络攻击,以及在恶劣条件下控制检测数据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在分析影响入侵检测方法设计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对现存的主要入侵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与评估,并指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发展,WLAN的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介绍WLAN技术并对其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入侵检测技术及其在无线局域网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WLAN环境下实现了一个无线入侵检测系统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量检测系统,通过磁阻传感器检测车流量信号,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检测信息到汇聚节点,以供智能交通系统使用。实验表明,由该检测节点组成的车流量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检测车流量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机械零件检测过程繁琐、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化检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传感器节点的结构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完成了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从而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机械零件检测智能化系统的开发。经应用与测试,该系统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杜岩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0):126-128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总体结构及应用特点,设计了一个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系统基于CC2430,实现了对周围环境温湿度、光强度和红外线的监控,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硬件、软件设计、电路板以及检测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网络进行数据信息交互。由于每个传感节点仅能获得局部信息,容易在数据信息交互过程中引发数据冲突,因此设计一种基于CSMA/CA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冲突检测系统,主要包括TC35I电源模块、传感器节点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手持式检测终端、主处理器STM32F103VB、无线打印机等。系统通过分析对比每个传感节点对数据包的接收状态,实时检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潜在的数据冲突|同时,数据冲突检测结果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实时显示,具有结构简便、组网简单等特点,可以方便地拓展到其它无线网络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介绍了网络入侵、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简要介绍了网络入侵检测的过程,入侵检测的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苏伟平 《成才之路》2010,(18):79-80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当无线网络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系统和使用的信息带来许多意外的危险。本文将讨论在设计网络初期解决相关的规划和部署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当前各种入侵检测方法、工具和技术,以让整个无线网络系统在正式运行之后,能够最有效地进行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器网络瓦斯监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传统瓦斯监测系统难以及时获取井下状况的局限,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优势,构建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瓦斯监测系统.并根据煤矿企业的规模和已有瓦斯监测系统投入及其使用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瓦斯监测系统的相应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速度不断提高和规模的快速扩展,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实现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深入分析和讨论现有入侵检测模型和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高速网络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可变的树状分布式入侵检测体系结构。该结构可以根据网络规模的变化动态地进行配置,各节点的增加和删除采取注册和注销的方式,而且树状结构中的每一个独立节点都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入侵检测系统。利用动态负载均衡与基于协议分析的多模式匹配技术对其进行实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在对目前研究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性能分析、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针对网络入侵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探讨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入侵检测系统在应对多目标协同攻击和时间分散攻击,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速度和精度,在研究现有入侵检测系统不足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入侵检测模型,实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减少系统的漏报率和误报率的情况下,可以应对一些复杂的攻击手段。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在扩展性和适应性上已不能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攻击方式,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可以在入侵检测中生成更好的检测规则,提出了FCM的改进算法SFCM,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FCM的入侵检测系统FCIDS,利用KDD CUP99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率和降低误报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应用前景和研究的关注点;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同时进行了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在不断深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同时也要关注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安全、定位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情况,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该套系统为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CIDF,并在实际模拟环境中有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IDS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的网络监测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要对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协同通信机制开展研究,建立通用的协同通信机制,以构建有效的分布式检测系统,从而实现在大规模的网络与复杂环境中的入侵检测.本文为了解决分布式入侵检测的协同通信机制问题,针对IDS组件之间的互操作性进行了有益地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通信机制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CCM-D IDS.  相似文献   

18.
智能入侵检测系统是指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引入网络会话模块和ANN检测引擎的系统.该系统将分别来自简单规则的检测引擎和ANN检测引擎的两个输入值输入分析器,从而提高规则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具有单点失效性、连接间断性等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分布式入侵监测系统模型MADIDS,并给出了设计理念、系统架构和入侵检测原理.经分析测试,该模型可有效的提高分布式入侵监测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型安全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安全技术的不足.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概念和通用模型,分析了IDS的组织结构,比较了IDS的检测方式,指出了IDS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IDS的发展趋势作了有意义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