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芦笙是苗族人民的乐器之一,浓郁的民族风情,总是离不开它,而且为先导。在欢度每个佳节时,人们就吹笙跳舞来喜庆。用吹笙跳舞欢度节日是苗族人民的传统做法,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故而形成"芦笙舞",所以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舞蛇是一项传统娱乐项目,表演舞蛇也是许多印度人赖以谋生的手段。舞蛇中的“主角”——眼镜蛇在印度有着崇高的地位,印度每年都会举办“毒蛇节”以敬奉眼镜蛇。  相似文献   

3.
<正>到印度科钦必看卡塔卡利舞。每天晚上都有专门的戏院为游客演出。我们走到一个有立式广告牌的小胡同前,大家鱼贯而入,小道愈走越宽,一个二层小剧场便映入眼帘。卡塔卡利舞曾被印度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推荐给西方文化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将它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印度古典舞共有六大派系,包括较古老的婆罗多舞、卡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卡利舞,以及20世纪50年代发展成熟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罗伟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清溪河沿岸小镇,与他的故乡川东北三河流域有关,或可称为三河流域小说.这类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或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不过,只有在《大河之舞》中,作者把清溪河本身当作写作对象.因此,较之罗伟章先前的多数作品,《大河之舞》是比较复杂也比较独特的.《大河之舞》的复杂性不在于情节或语言,尽管其情节和语言都可圈可点,而在于内涵,或者说,在于这部作品所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进入新世纪,而现代舞这个已有百余年历史的舞蹈品种,到底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路程?蓦然回首,让我们来次全球大扫描。准确地说,现代舞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德国爆发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舞蹈大革命,它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封闭僵化、逃避现实、沉浸在《睡美人》梦幻中不愿自拔的古典芭蕾。百余年轰轰烈烈的史册上,在美国可分“自由舞”、“早期现代舞”、“古典现代舞”、“后现代舞”和“后后现代舞”5个时期;而在德国,则可分“新舞蹈”和“舞蹈剧场”两个时期。“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舞蹈家邓肯,正是她那声石破…  相似文献   

6.
笔者退休前,不会跳交谊舞。也不知什么是国标舞。退休后果坐家中无事.初次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玩,看见很多同龄人跳舞,给人的感觉好极了.在朋友的鼓动下。报名参加了中心体育舞蹈(交谊舞的总称,含社交舞和国际标准舞)组和老年大学体舞班。从此与老年舞友们学开了。大家每天欢聚在政府专门提供的室内外场地,老师无偿教舞,舞友互帮互学。  相似文献   

7.
前蜀宫廷队舞《折红莲》在继承前代采莲舞的同时亦有新变,道具装饰华丽精巧、舞台构思新颖独妙、场面气势盛大恢弘、技术设备先进高超、致词长歌等程式设计,为宋代队舞《采莲舞》的定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前蜀后主王衍喜舟戏、崇道教,尤好宏大奢华的聚会及演出,故创制了带有道教情韵的大型队舞《折红莲》,此舞或代表了前蜀乐舞的最高成就。《折红莲》在后蜀宫廷曾多次演出,经雅化后,与《回鹘》队舞等一起,随入宋的官员及乐工传至北宋宫廷,推动了宋代宫廷乐舞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代表自己国家的国花、国鸟、国石等等 ,有些国家还有自己的国舞。智利国舞———库埃卡舞拉丁美洲国家智利的国舞 ,名叫库埃卡 ,是一种不受固定歌词和曲调约束的民间舞蹈 ,形式为表现爱情的男女双人对舞。库埃卡舞起源于19世纪中叶 ,相传 ,它的舞姿和舞步是模仿雄鸡振翅向母鸡“求爱”的动作而设计的。跳舞时 ,男舞伴头戴传统的宽边大礼帽 ,身披敞口斗篷 ,脚蹬长筒带刺马靴 ,显得矫健潇洒 ,手上还挥舞着一块白色手帕。女舞伴发簪鲜花 ,头顶遮阳薄纱帽 ,身着彩色长裙 ,脚穿皮靴 ,显得妩媚含蓄。双方在吉他、竖琴、沙槌和…  相似文献   

9.
奥迪赛舞属印度传统舞蹈的一支,一般是在盛大节日庆典中祭神或敬神时表演。表演时,舞蹈者必须赤足以敬神,胸挂铃铛、头戴花冠、面额上方点缀吉祥点;同时,奥迪赛舞也很注重服饰的搭配,红中透青,粉装配黄,以素妆淡雅为主。奥迪赛舞特别注重手足的动作及眼神的流动。手足的舞动或移动的每一个姿态都带有象征意义:如手托腮表示正在思念,双手合十表于感谢和欢迎等等。眼神的流动是奥迪赛舞最具唯力的灵魂,真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感。善于察颜观色的眼神,也是奥迪赛舞的基本技能,人们可以从舞者的眼神中看到舞蹈和音乐,也可看到明亮而…  相似文献   

10.
巴人是一个早己消失的民族,巴文化也只存在于远古典籍的只言片语之中.巴人的踪迹何在?巴文化缘何消失?都成为千古之谜,也是《大河之舞》言说的文化起点.罗伟章将他对巴文化的思考浓缩于一个小岛.故事发生在古巴国地界川东宣汉县境内.罗家坝半岛位于宣汉境内后河与中河的交汇处,环境封闭,民风强悍,保留了古代巴人“尚武好斗”的习俗.对内以武力解决争端,“他们的交谈方式,不用嘴而用拳头”;对外“他们的好斗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御”.半岛居民的好斗和喜欢跳一种集体舞“摆手舞”是古巴人“刚勇好舞”的古风遗存.这样的古风使得罗家坝“多年来没添过一个外来户”,半岛人顽强地保留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1.
少女和爱神(约作于1512年) [意]提香(1477—1576) 这幅画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少女,虽然有一位高贵的骑士非常爱她,想娶她为妻,但是她不想结婚。直到爱神维纳斯劝她改变主意,她才最后点头表示同意。现在让我们来欣赏这幅名画吧。在夜幕降临前的黄昏时分,天色渐渐暗淡,阴影使地面上的色调变得非常柔和。我们可以看到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有助于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而且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落实.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与现场观摩等方法,对黄龙溪镇所管辖的8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火龙灯舞健身价值认识正确;对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文化特色有浓厚兴趣;传统民俗节庆节日是集中开展火龙灯舞的日子;40岁及以上人群是参与火龙灯舞的主要人群;制约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主要因素是组织管理的缺失;传承人匮乏;民间体育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经费无保障.本文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拉斯维加斯,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它的别称——赌城。其实,拉斯维加斯还有另一个浪漫的名字——结婚之城。据统计,平均一年在拉斯维加斯登记结婚的男女有10万对左右,这或许是因为拉斯维加斯的结婚登记手续非常简便。根据拉斯维加斯的法律规定,年满18岁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径自前往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婚姻委员会也可以办理。在这里,只要对自己心上人说出“亲爱的,我们结婚吧!”,不必排队,不必验血,不必等候,连周末假日都有通宵办公的婚姻登记处,只要5分钟,就可完成终身大事了!因此,许多来到拉斯维加斯的情侣游客总受…  相似文献   

15.
爱永远年轻     
爱永远年轻余禾惠编译我的父母结婚5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母亲打电话对我说,"你爸给我买了十几朵白玫瑰!"那声音好不激动,真像一位妙龄少女被邀请参加学生舞会一般的兴奋。通过这次庆祝活动,我发现了以前从不知晓的父母的一个秘密,他们的结婚戒指上都刻有一行诗,...  相似文献   

16.
大名人诺贝尔终生未娶,但他并不是一个独身主义者。十八岁时,诺贝尔游学巴黎,与一名法国少女热恋,女方是一家药房的职员。不幸这位少女不久患结核病死去,诺贝尔一度悲痛欲绝。但后来他埋头事业,发明了无烟炸药。诺贝尔四十三岁时,已是世界闻名的企业家,这时他对招聘来的临时秘书——一位才貌双全的伯爵小姐一见钟情,便向她求婚。但是,女方已有婚  相似文献   

17.
友谊舞沿革     
华尔兹舞“这种不文雅的外国舞是上个月星期五介绍到英国宫廷的,我们相信这种舞蹈对我们英国道德高尚的社会界来说,是永远无法容忍的。”上文载于1816年的英国《泰晤士报》。从莎士比亚时代以来,华尔兹舞就是第一种宫廷舞蹈。跳舞的男女双方可以互相搂得紧紧地不断转圈。给这种舞蹈贴上“不道德”,甚至“猥亵”的标签这一事实,无疑使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相当令人震惊的娱乐。有关上流社会礼仪的小册子奉劝未婚的小姐们,不要跳华尔兹舞,不管是在公开的大型舞会或私人舞会上都不跳为宜。这是因为正如浪漫派诗人拜仑所说的,“这种恬不知耻的搂抱,非法接触的热情,使新婚之夜的神秘感失色三分。”华尔兹舞起源于德国农村生气勃勃的民间舞。  相似文献   

18.
大干世界,民族风俗各异,女性结婚与否也有着形形色色的标志,十分有趣。 戴花南太平洋岛屿的一些土著民族,女子求偶别具一格。如果一位少女把一朵鲜花戴在左耳上,那就表示“爱我吧!我待聘闺中”。鲜花戴在右耳上,那就表示“对不起,我已经有主了”。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当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沉静在文明、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时,又有一个令人喜悦和兴奋的话题——《鄂尔多斯舞》登上春晚啦!这个以鄂尔多斯地名  相似文献   

20.
按照这个乌克兰村庄的习俗,欢送应征入伍的人时要奏乐、跳舞、唱歌,给未来的军人馈赠礼品。集体农庄送给萨沙的是一把钥匙。“萨沙,安心服役吧。”村苏维埃主席说,“这是你日后新居的钥匙。打部队回来后,就跟玛丽雅结婚吧……”大伙儿一齐鼓掌。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这种人总是有的嘛。他们说:“他复员后不会回村的。他准留在城里,要不然就上工地。”“这号美人儿才等不了两年呐……早出嫁啦!”玛丽雅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伤心透了,她嚎啕大哭起来。“要我把辫子剪下来,这两年都戴头巾吗?”玛丽雅眼噙泪水,对萨沙悄声说。古时有这种风俗;小伙子被抓壮丁,姑娘就剪掉辫子,以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