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闻事件回放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海边,在台风“麦莎”的肆虐下,海面上20多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呼啸着扑向岸边。突然岸边有一个女青年被巨浪卷进大海。就在人们慌乱后退时,只见一个男青年纵身跳入巨浪中奋力游向落水者。凭借海浪的力量,他一下抓住落水者,这时一排巨浪把小伙子抛向岸边,却把女青年再次抛向大海。听到同伴喊叫,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叫魏青刚。此时人们看见落水女青年距海边约20米,魏青刚第二次又跳进海里,始终未发现落水女青年,他的体力已严重透支,岸上民警将他拉上岸。正当人们焦急的时候,一个巨浪将女青年打向岸…  相似文献   

2.
新闻事件回放   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海边,在台风“麦莎“的肆虐下,海面上20多米高的巨浪一排排呼啸着扑向岸边.突然岸边有一个女青年被巨浪卷进大海.……  相似文献   

3.
11月22日,央视以“最美的中国人——‘旱鸭子’勇救落水儿童”为题,报道了18岁的小伙子马忠瑞在青海西宁湟水河边,看到同村孩子落水,尽管温度已经降低到零下10℃,马忠瑞没有片刻犹豫,一个猛子扎进了冰冷的河水,艰难地救起了孩子。而且事后大家才知道,救人的小伙子还是一个不会水的“旱鸭子”。  相似文献   

4.
11月22日.央视以"最美的中国人--‘旱鸭子'勇救落水儿童"为题,报道了18岁的小伙子马忠瑞在青海西宁湟水河边,看到同村防孩子落水,尽管温度已经降低到零下10℃,马忠瑞没有片刻犹豫,一个猛子扎进了冰冷的河水,艰难地救起了孩子.而且事后大家才知道,救人的小伙子还是一个不会水的"旱鸭子".  相似文献   

5.
李斌 《新闻世界》2006,(4):24-24
涂国良站在岸边.指着水中的一块石头说:“那就是我儿子落水的地方。”这座小型水库三面环山,幽静的湖水在8个多月前成了悲剧的制造.15岁的涂泽湘因为抢救落水的同伴献出了生命。  相似文献   

6.
林子 《新闻天地》2004,(11):40-43
七年前,一对青年恋人在合肥南淝河岸边散步时遭遇两名歹徒,歹徒垂涎于女青年的美色,命令男青年蹲在一旁“回避”。为了保护心上人脱险,男青年赤手空拳同持刀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歹徒追赶女青年时,身中数刀的他死死抱住歹徒的双腿,地上留下九米多长的血色拖痕,男青年因此落下终身残疾。七年后,已经成为男青年妻子的女青年突然提出离婚,男青年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吞吐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听新闻可以知国情,看新闻可以了解天下新事,写新闻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如果时常想着新闻,念叨着新闻,不但生活充实,而且精神愉悦。1999年,当我在阆中市七里镇司法所工作时,我听说镇计生站正大张旗鼓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的活动,决心要从农村青年婚育新观念中抓出一条活鱼。经过深入采访,了解了七里姑娘谈婚论嫁,把“绣球”抛向技术型青年和懂英语、电脑的小伙子时,一气呵成《七里姑娘:绣球抛向员外郎》。此文不但在多家刊物发表,而且标题还得了优秀标题奖。写新闻和医生看病一样,“望、闻、问、切”一样也不能…  相似文献   

8.
去年5月9日,我和文教委20多名干部利用休假日去著名文物旅游区乾陵游览。在下午3时,当我们路经乾陵停车场时,看见了5个留长发的小伙子对两个外地来的男女青年拳打脚踢,还让那男青年给他们跪下。女青年上前求情,一个小伙子又对这位女青年左右开弓的打耳光。他们直将那位男青年打得躺倒在地,昏迷过去,然后扬长而去。事后,我们上前询问情况,那位被打的女青年含泪说,他俩乘坐了三公里的机动三轮车来到乾陵,车主硬索要10元钱车费,他们给了九元钱(比国家价已高出十多倍),车主还  相似文献   

9.
书海感言     
卢子博 《图书馆论坛》2007,27(6):239-239,125
因为喜欢大海,晚年的时候,我将自己的居住地选择在了深圳,在这里有许多观海的好去处。我常常伫立岸边,凝视烟波浩淼的深圳湾,眺望对岸隐约可见的建筑物,宛如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0.
王晓明 《视听界》2010,(2):120-120
载着江苏广电集团报刊同仁一行10人的大巴,穿行在花莲到台东的东西横贯公路上。一侧是险峻的山崖,一侧是无垠的大海。海风劲舞,掀起一波一波的巨浪。浪涛撞击山崖,发出哗哗的惊天回响。大海的彼端,望不到的尽头,就.是我们的来时路,就是60年前数百万国民党军人溃败退却的战场,就是余光中先生吟咏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思乡之魂所系,就是于右任老先生怅叹“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次拍摄《还你一世情》,并把卞少辉确认为片中的主角,出于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一次,在拍摄收藏石头的一位老人时,他给我们看一份1991年的《西安晚报》,因为上边有他收藏石头的一篇报道。而我在看报的时候,注意到报道旁还有一条消息,说一个叫卞少辉的青年工人,一次在灞河救出了三个落水儿童。当时我们并没往中国家庭上想,只是想给栏目再拍个节目,就去找这个卞少辉。厂里的同志介绍说小伙子挺不错的,还把卞少辉也曾被人从灞河里救过,而且把救命恩人赡养起来的情况向我作了介绍。我当时一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  相似文献   

12.
帮助你身边的人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英国、流传很广的真实故事。19世纪,英格兰的一位议员在大雨滂沱中赶到苏格兰去演讲,他的车子在穿越苏格兰乡村时陷到泥里出不来,所有人都非常着急,议员也下去推车。一个小伙子看见很着急,跪着帮忙弄车,把自己家的牲口牵出来,在车轮下面垫木头,连拖带拽把车弄出来。弄出来之后小伙子已经浑身上下成了泥人,议员非常过意不去,要给小伙子一笔报酬,但小伙子坚决不要。议员让小伙子说一个人生的愿望,许诺一定帮他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十月下旬,我出差到北京。二十五日上午,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夫安门广场,准备摄影留念。十时三十分,就在离我不远的金水桥头,人群蜂涌,争向河中探望着什么。一打听,原来是一位女学生在金水桥栏杆上照相,不慎落水。我迅速挤进人群,看到河中一位武警战士正把落水少女托出水面。这时有一位没有来得及脱去衣服的武警战士跳入河里,准备帮助那一位武警将落水少女救起。动人的情景触动了我作为党的宣传干部的责任心,使我奋力拍下了武警战士救落水少女的第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4.
严平 《新闻三昧》2003,(11):30-30
多家媒体报道,9月9日早晨,渭南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等14人在乘坐冲锋舟前往罗纹河入渭处决堤现场指挥抢险途中,由于水流湍急,巨浪将船掀翻,14人全部落水,被洪水冲到1到1.5公里外。抢险部队官兵火速赶去营救。获救后,刘新文与曹莉莉等仅作了简单  相似文献   

15.
“极地”号科学考察船向南极大陆昂首挺进,行驶在咆哮西风带的航路上。9米多高的巨浪,小山般地一次又一次向考察船扑来,浪头盖过舷窗时,仓内顿时一片黑暗。尽管船上使甩了减摇装置,船体左右摇晃幅度仍在20多度,桌子上的水杯、药瓶等全被甩到地板上,轱辘辘来回滚动。晕船的队员伏在床上,没完没了地呕吐,以至不能顾及落在地上的任何一样东西。西风带处于南纬45度至60度之间,考察船要通过这15个纬距,需要4至5天的时间,对于每一个晕船的人来说,都是难熬的。有人想起一首赞颂大海的抒情歌曲,说那是瞎编,什么“大海啊!大海!就象妈  相似文献   

16.
不归的航船     
8月2日,人们在四川合江长江岸边等待救援人员寻找、打捞在沉船事故中的失踪和遇难者。 当日中午,一艘渡船在合江长江水域榕山渡口从右岸驶往左岸途中,因操作不当翻沉:船上40人全部落水,5人当即死亡。目前,有15人获救生还,打捞起遇难者遗体3具,另有22人失踪。  相似文献   

17.
87150——这是汶川地震近一周年时,死者及失踪者数字的总和。剧烈的地震波把他们抛向废墟,永久掩埋。今天,部分遗体仍然躺在殡仪馆无人认领,他们的亲人或许躺在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评出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摄影奖中,有一件一等奖作品,名叫《女记者急救落水女童》的新闻照片,说的是2006年7月10日下午,13岁的女孩孟珂在郑州黄河岸边嬉戏时卷入激流被打捞上岸后,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拼尽全力为她做人工呼吸的新闻。这个新闻照片能够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恐怕与作品本身所彰显的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是不无关系的。我们从这张获奖照片中获得的启示是,在人命关天和新闻采访二者的选择中,新闻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9.
寻找幸运     
我很怀疑自己的命运,于是,我开始努力寻找幸运。风吹来了,浪涌来了,面对困难,胆怯的心理占了上风,于是,我又一次钻入了船舱,躲避着一时的风浪,任我的小船随波逐流,在大海上漂荡。当一切都恢复了常态,我的眼前除了迷茫还是迷茫,莫非我与幸运无缘?我气馁了。“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大海上突然传来了一个雄浑的声音,震撼着我的心。真的吗?我开始振作,却又带着一点怀疑,于是,我又在那苍茫的大海上苦苦寻找着……又起风了,我刚想钻入船舱,耳朵里又响起那句话,于是我打消了退缩的念头,驾驶着小船努力与狂风抗衡。看到那被船冲开的一道道巨浪变…  相似文献   

20.
向往大海     
梦中多次出现海的梦境:蔚蓝色的天幕下,辽阔无边的海洋显得格外开阔、壮丽。它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阳光灿烂时,它如一个温顺可爱的孩子。海浪轻轻拍打着海滩,白色的海鸟在海面上盘旋。狂风四起之时,它如暴君一般,卷起滔天巨浪,千军万马般的海涛撞击着礁石,声如炸雷。傍晚时,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平静的海面上,大海如多情的少女,那闪烁的波光是她含笑的眸子,那轻柔的海浪是她飘飞的长发。月光下的大海最美,皎皎明月在深蓝的海面上铺设了一条闪烁着银光的小道,使人顿生想循光款步的感觉。想象中的大海是这样,可它真正的模样,我却从没见过。后来,我读了《潮骚》片断,骤然感到大海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人类伟大的创造力,此后,《老人与海》、《白鲸》这些与海有关的小说,更激发了我对海的向往。向往大海$淅川县第一初级中学@郭亚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