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兰亭图》扇是仇英为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绘制的,画面精致艳逸,为其扇面的代表作之一。扇面为金笺纸本,画风工丽飘逸。本幅无仇英款印,根据作品画风及右上角所钤"项元汴印""墨林主人"二印,证明此扇面为项元汴所藏。《兰亭图》以工笔重彩描绘王羲之在兰亭水阁观鹅、赏鹤的情  相似文献   

2.
正《柳阁风帆图》,描绘风吹江岸之景象。图中,万柳丛中繁花掩映、楼阁一栋,数人依楼远眺;林中小径连桥,一游人信步其中,桥上两人依栏赏水;湖光天色,浩渺无尽,扁舟扬帆;远空大雁成行,结队飞翔。全图笔法工细,形象逼真,设色清丽,构图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画面积极、乐观、光明,给人以惠风和畅之感。此图原载《纨扇画册》,无作者款印,曾为清代安岐所藏,钤"仪周珍藏"印,《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  相似文献   

3.
明代仇英是中国画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文章对仇英的《汉宫春晓图》进行了还原历史性的分析,帮助艺术接受者更深入地了解仇英的仕女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印里印外     
正《莲溪入梦》因《爱莲说》而被我们熟知的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他也是于庐山的濂溪书堂病逝。这里的"莲溪"与"濂溪"谐音。我画任何东西都配有专门的印章,画鱼有画鱼的印,画芭蕉有画芭蕉的印。我很喜欢画荷花,所以也刻了几方用来配荷花作品的闲章,这方《莲溪入梦》就是  相似文献   

5.
仇英是吴门画派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文章介绍仇英的艺术生涯及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图》在摹古方面的过人之处,从青绿重彩视角分析其对树、石、山、水、舟、车、建筑等景物在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继承、发展,探究仇英在《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6.
正仇英的绘画风格,在"明四家"中最为多样化,尤精山水、人物,这与他职业画家的身份和经历不无关系。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对其评价说:"(仇英)山石师王维,林木师李成,人物师吴元瑜,设色师赵伯驹,资诸家之长而浑合之,种种臻妙。"明代董其昌题其《仙弈图》谓:"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即文、沈亦未尽其法。"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继承了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其风格,既保持了工作整精研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文人画趣味,形成了工而不板、艳而不俗的青绿山  相似文献   

7.
正绢本设色23.1cm×23.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仇英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而仇英在作品中一般只题名款。《船人形图》,是14世纪日本室町时代以后,将舶来的中国画汇集而成的手鉴中唐绘《笔耕园》60幅册页中的一幅。作品描绘主仆一众人乘船游玩的场景,人物衣饰的华美和物品的丰盛尽显奢华。《笔耕园》中经鉴识的画家人数达49名,宋元时代画家较多,其中也有明代  相似文献   

8.
正《红白芙蓉图》,是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此图为其中之《红芙蓉图》。两幅都在画面的左上部题款:"庆元丁巳岁李迪画",可知是南宋初期画家李迪的作品,创作时间应为庆元三年(1197年)。李迪擅长描绘花鸟及动物。此作画面色彩较厚,晕染采用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征。细腻  相似文献   

9.
正仇英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常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仇英在自己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画,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据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此外,仇英拜周臣门下学画,  相似文献   

10.
正《葵石蛱蝶图》,是戴进极为少见的工笔设色作品之一,此作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画传统,融入了元代钱选的没骨设色法。图中,一株刻画精细的蜀葵开在画面近中间线的位置,前景长满杂草的土坡上立一坡石。画面上方,一对蛱蝶徘徊在蜀葵花的周围。此图在技法上工稳细致,花瓣添  相似文献   

11.
正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等。  相似文献   

12.
影像品读     
正《漓江渔火》画面温馨,漓水、渔火、竹排、渔翁、鸬鹚的结合,极富诗情画意。画面色调冷暖相依,加上水中的倒影,使画面生动和谐。漓江渔民利用鱼儿的趋光性,驯养鸬鹚捕鱼用以生计,而今由摄影师重现场景,已少了昔日生活的艰辛,唯留下温馨与宁静的画境。《蜂恋花》画面景深合理,用光唯美。作品采用对角线构图,物象一静一动,张弛有度;逆光拍摄,增加了被摄体的质感,提高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纵深感。整体看来,作品偏灰调,稳重端庄,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11,(Z4)
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仇英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这是其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  相似文献   

14.
《秋葵图》     
正此图描绘一枝盛开的秋葵自画面左下方生出。作者以经典的对角线构图,工笔勾勒填彩,花瓣以白粉细勾,叶用重绿,姿韵生动,重彩渲染,布局严谨。两朵盛花、三个花苞与稀疏的叶子相映成趣,充分表现出秋葵的神态,令画面充满空间感。此图左下方空白处署有"李大忠画"名款。宋代画院画家很少于画中题字,  相似文献   

15.
《林荫道》     
《中学生(作文版)》2014,(2):F0004-F0004
《林荫道》是一幅平凡中见奇崛的作品,也是霍贝玛一生中最杰出的创作。此图展现了乡野的美丽风光,画面上宁静的乡间景致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使观者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6.
漫笔点丹青     
正《中华国宝》冯永生国宝熊猫的形象圆润可爱、憨态可掬,很适合入画。此作配景有效地分割了画面,将纵、横边缘线做了较好的支撑。图中,熊猫用细笔分染,有层次、有质感,有效地丰富了画面、明确了主题;石块的着色朴雅沉厚,树干的描绘明丽挺拔,这些都成为画面中有效打破重复圆形的形式因素。建议作者将墨竹因素再丰富些,作品整体会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17.
1.导入激趣。新课伊始,特别是新授课,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通过活泼的游戏、精彩的画面、有趣的故事、动人的话语,紧扣学尘心弦,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0乘一个数得0",教师结合场景图,绘声绘色地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同学们,星期天上午3只小猫约好一起去钓鱼,吃过早饭个个兴高采烈地扛着渔  相似文献   

18.
吴镇的山水画代表作《洞庭渔隐图》,既有元代山水画普遍的时代性风貌,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社会根源、历史根源、个人宗教信仰、绘画材料的变化等因素决定了吴镇独具个人意趣的画风。  相似文献   

19.
正李唐(约1066-1150年),字晞古,河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早在北宋徽宗时就是画院待诏,北宋灭亡后,被南宋高宗赵构重用,仍任朝廷画院旧职。李唐的山水、人物、走兽皆精,而山水最佳,创大斧劈皴法,所作长图大幛,气势宏伟,独步南宋画坛。晚年代表作,有《清溪渔隐图》等留世。其人物画富李公麟遗韵,却突显性格的刻画,且多绘文人高士形象,如《七贤过关图》《采薇图》等。据说,李唐"尤工画牛"(《图绘宝鉴》),"善作山水人物,最工  相似文献   

20.
正袁江(约1671~1746后),字文涛,晚年号岫泉,江苏江都人,清代宫廷画家。其擅长山水,尤长界画。早年师法仇英,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山石多作鬼面皴,设色承赵伯驹、刘松年等青绿山水一脉,亭台楼阁之法学郭忠恕。后期多以大幅巨制画古代宫苑图,有时将十几幅联在一起,称为"通景"或"联屏"。作品构景有奇想,章法曲折,丘壑险奇,将结构精严的殿宇楼台点缀于崇岩曲涧、崖海隅等佳山胜水之间,恍如仙山琼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