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严相济是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但由于对“宽”、“严”的理解不一,教育效果也就大相径庭。因而有必要对它们加以诠释。宽,有人认为是放任自流,讨好孩子。其实这是对教育中“宽”的误解。教育中的“宽”是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某些失误的一种宽容,是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孩子过严会束缚孩子的手脚,使他变得唯唯诺诺,无所见识;过宽又会使孩子放任自流,为所欲为。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幼教工作者对此普遍认为: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这样父母或老师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应有的威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表现出软弱无能、胆小脆弱的“宽”,或是以生硬粗暴、主观武断为基础的“严”,都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4.
张保青 《山东教育》2005,(15):39-39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该是孩子长久的“家庭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堪称幼儿教育之“双臂”,缺一不可。由此看来,要想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密切“牵手”,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与幼儿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多多进行建议性“指导”,使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得手”、“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1.训练孩子手部和腿部的大肌肉群,提高动作协调的能力,促进运动神经发展。2.鼓励孩子大胆穿行物体,体会爬行带来的乐趣。准备废旧纸板箱2~3个、宽胶带纸、毛毯、毛绒玩具等。玩法1.将纸板箱去除底盖部分,用宽胶带纸将首尾相连的纸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隧道”,将这个“隧道”放在屋子中间。2.在“隧道”里面的底部垫上一条毛毯,把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放在隧道中间设置成简单的障碍(同时引起孩子的兴趣)。3.父母在“隧道”的一个出口向“隧道”另一头的宝宝呼唤,让他循声爬向你(假如宝宝有些不愿爬动,可以用一个玩具引…  相似文献   

6.
卜庆贵  王财 《教育探索》2005,(3):109-110
教育孩子以表扬为主,这是教育工作的共识。而近年来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思想影响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了一个极端.就是只“夸”不批评的教育。这样一味地“夸”孩子.能否培养出具有责任感、身心健康的孩子,难免引起一些教育工作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宽”指的是一个人的宽容精神。这包括你能否尊重不同意见,能否帮助你讨厌的人,能否原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能否谦让、能否分享、能否赞扬。这些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宽”字,父母首先要具有“宽容”精神。   一、要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错误   孩子的成长总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其知识也都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让父母不满意的行为,甚至会犯错误。对于孩子这个成长中的个体,犯错误是他的权利。父母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个现…  相似文献   

8.
家庭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使孩子“站高望远”;诚信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使孩子学会“做人”;道德行为习惯教育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使孩子“成人”。  相似文献   

9.
幼儿美术教育的新观念苏次娥当前儿童美术教育已与过去那种“照葫芦画瓢,一味临摹”的旧式教育大相径庭,提出了“解放孩子”、“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的新口号,建立起了“不言教令,听其自然,孩子自我完善”的全新的教育观。主张对孩子不强化,不加速,不套用过...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类的根本追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近年来,江阴市第二实小在“引领孩子创造幸福”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通过设计并实施细节化的幸福教育,还原教育的本源,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为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1.
为人父母,能够关心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最近有一个“教育妈妈”“教育爸爸”说法,却有着另外的意思,含有明显的否定意义。被称为“教育妈妈”和“教育爸爸”的父母,他们所关心孩子的教育都会集中在哪些方面呢?仔细分析一下,几乎都是集中在学校教育上,更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考试和升学极为关心。他们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喜或忧,为让孩子上补习班或请家庭教师等忙得不亦乐乎。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许多父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分数,只是孩子的升学。他们是自己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还一个劲儿地问我孩子到底出…  相似文献   

12.
我校始于2003年的“宽基教育”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深入反思传统的“双基教育”,立足小学教育的使命而确立的一项整体性的改革实验,经历八年艰苦探索。终于在认识与实践上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和行走路线。  相似文献   

13.
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契约--诚信”教育与“平等--民主”教育、“尊重个人--社会合作”教育一起,共同构成新时代新道德教育的基础。实施“诚信”教育应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又要关注 孩子行为过程和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注重成人行为的示范性;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  相似文献   

14.
尹君 《山东教育》2003,(23):87-87
当前早期教育中,有一种倾向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早期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阶段的教育现象:“超早期”进行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弱的时候就进行某些“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个月,就教孩子走路,孩子两三岁时,就教识字、算题,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甚至提出“零岁识字,三岁扫盲”等。这样的教育超前是否合乎科学?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适宜的生理成熟度,我们成人应该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制度背后隐含着社会的孩子观:孩子是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这些观念决定或影响着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如果教育出问题,原因或是人们的孩子观与社会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或是制度本身偏离了人们的孩子观。 近代以来,在中国居支配地位的孩子观经历了一个从“家族本位”到“民族国家本位”再到“家庭—民族国家本位”的演变过程,近代教育制度也在这种观念脉络中建立并演变。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在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宽”与“严”的结合问题,认为育人方向要严,育人方式要宽;思想教育要严,个人要宽;管理制度要严,民主参与要宽;专业意识要严,知识结构要宽;常规教育要严,育人环境要宽;干部培训要严,工作范围要宽。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到位了,就会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唱响德育教育的“同一首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教育,有意无意的陷入教育误区。譬如好哭好闹是小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耍赖,家长就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吓唬孩子:“再哭,再哭喊医生来打针”。孩子知道打针的滋味,不敢再哭闹了。但是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埋下了“怕医生怕打针”的病根。春天来了,学校为了预防传染病,决定对幼儿注射脑膜炎、腮腺炎疫苗。为了更好的配合医生打针,幼儿园老师鼓励儿童:“打针不疼,比比看谁最勇敢”。孩子有心病,就不相信老师的话,结果医生还没有开始打针,教室就哭成了一片。  相似文献   

19.
其实,孩子不听话,责任并不全在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不正确,教育策略不理智,缺乏必要的技巧,无疑会使孩子“不听话”升级,亲子关系恶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让孩子接受你的合理建议,你母须过亲子沟通这一关,这样,孩子“不听话”行为将大大减少。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过关。  相似文献   

20.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孩子在家中被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而孩子大都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所以开展孝敬教育非常必要。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教育:一、了解学生在家中“吃”、“穿”、“用”、“玩”、“看”等方面情况,开展《孝敬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二、讲古人、当代人、革命领导人、同龄人的孝敬故事。让孩子们学会孝敬父母;三、让孩子通过孝敬教育后。平时付之于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