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相似文献   

2.
养鸟与种树     
郑板桥那年纪轻轻的侄子想养鸟解闷,板桥先生写信语重心长地告诫该年轻人:“养鸟莫如种树,种树会引来众鸟栖身。”——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怎么会想到养鸟?两个字,“空虚”呗!但既然空虚,为何不去种树?看着自己栽下的树枝繁叶茂,闻着那树干散发出的缕缕清香,听着树上栖息的鸟儿纵声歌唱,恐怕,这些乐趣远比听着鸟笼中鸟儿笨拙地学舌有意思多了!古人尚知“养鸟”莫如“种树”,我们现代人是不是应该更清楚生活的意义呢?生活的乐趣,不在于灯红酒绿、莺歌燕舞,而在于找一件适合自己而又有意义的事做。  相似文献   

3.
我会种树啦     
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妈妈说“:这正是植树的好季节。”爸爸说“:今天是植树节,绿化环境人人有责,咱们去种树吧。”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路边去种树。我从来没有种过树,不知道该怎么种。爸爸耐心地告诉我,并示范给我看:先用铁锹(qiāo)在地上挖个洞;接着,把树苗轻轻地放进去,扶正;然后盖上泥土,压实;最后给树苗浇上水。听了爸爸的讲解,我高兴地对爸爸说“:让我试试吧。”我接过爸爸手中的铁锹,照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干了起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终于种好了第一棵树。望着这棵小树,我高兴地对爸爸、妈妈说“:哦,我会种树啦!我会种树啦!…  相似文献   

4.
朱正忠 《文教资料》2005,(3):101-102
唐代杰出文学大师柳宗元写过一篇立意深刻、构思巧妙、发人深省的传记散文《种树郭橐驼传》,文中写以种树为职业的郭橐驼“所种树,或迁徒,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可见其深谙植树之道。“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既然别人种树都不如他,看又看不出名堂,学又学不好,只好  相似文献   

5.
种树     
程远 《高中生》2013,(11):29-29
不要因为十年前没有人种树.你今天也不去种树。  相似文献   

6.
种树     
作为大队辅导员,我与学生在课堂外的接触比较多。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我友发现孩子们都有一种积极向上、渴望进步的心理,但由于年幼无知,他们在行为上的表现有时却是十分可笑的。这要求教师去理解他们、引导他们。“种树”是我与学生们共同经历过的一件事。第一天那一天,我在大操场上护导,只见远处的沙坑边有几个孩子在忙碌。我想看个究竟,于是,便快步走去。一个眼尖的小男孩,看见我向他们走去,便大喊起来:“不好了!大队辅导员来啦!大家快跑。”话音刚落,只见沙坑里的六七个小男孩一个个撒腿就跑。真中最矮小的一个孩子因慌张…  相似文献   

7.
小猴子种树     
1.小熊家门口栽有一排小柳树。“真漂亮!”(小猴想)2.“小熊,我想种树,你能教我吗?”(小猴说)3.“当然可以了。”(小熊说)“你从老树上砍下一些小树枝,春天的时候,把它们插入泥土里就可以了。”4.“它们就会长成小树。”(小熊说)5.“谢谢。我要种树了。”(小猴说)春天到了,小猴在小河边种了一些小树枝。Today Iw as busy and tired.B utIw as very happy.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小学五(4)班谢瑞H ow beautiful!They will growinto trees.plaTnthsaonmke tyroeue.s.I will1245Little Bear,I wantto planttrees.Can you teach me?You cutdow…  相似文献   

8.
种树     
星期五一回家,我就看见爷爷在种葡萄树。爷爷看到我回来了,忙停下手中的活。爷爷说:“威威回来了,爷爷这儿有个种树的问题要考考你。”我停下来,心想:“这阵子老师也讲到过有关植树的问题,还挺简单的。”于是就说:“好吧!”爷爷说:“每50厘米种一棵葡萄树,现在有5米,一共可以种几棵?”  相似文献   

9.
学种树     
江小雅 《红领巾》2010,(12):39-39
我跟着爸爸去种树。 我原来以为种树很简单,没想到还要挖坑、培土、浇水、施肥……  相似文献   

10.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体传记,全文通过给郭橐驼立传,通过他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形象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的理想。学习本文应在扫除文言文语言障碍,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在教学方法上,力图体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理解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形成发展良好的个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观,从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中吸取营养。柳宗元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善种树,人问之其理,回答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怎样能“致性”,能使树长得好呢?柳宗元认为应“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吾问养树,得养人术”,柳宗元在这篇文章里假养…  相似文献   

12.
种树     
小迷(mí)糊(hu)和兵兵在地上挖(wā)了一个很(hěn)大的洞(dòng),洞外(wài)有好多土。兵兵问:“这些(xiē)土往(wǎng)哪儿放呀?”小迷糊说:“再(zài)挖个洞,把这些土埋(mái)进去吧。”种树  相似文献   

13.
周凤林 《上海教育》2010,(21):53-54
唐代柳宗元著有一篇寓言《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有人向他请教,他回答说:“我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得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  相似文献   

14.
“问者”是《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次要人物,其对行文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探析“问者”的形象特征,不仅有利于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能重新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为文本的深度解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种树老人     
杨旭辉 《现代语文》2005,(12):12-12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相似文献   

16.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借郭橐驼之口介绍自己种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最后“得养人术”。若以其道,移之教理,得育人之术,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7.
这个故事出自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著名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一文.说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市郊的丰乐乡,有一位农民是种树能手,他姓郭,身患严重的驼背病,脊背高高隆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道家来解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的形名、行为、种树之道及寓言形式,这四个方面都可以寻到与道家尤其是里子的对应性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柳宗元的寓言也许会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种树的启示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许筱睿、马赛几个小朋友拿了两片绿叶子往树下沙土里埋。问她们干什么,她们满脸兴奋地说:“我们在种树呢!”看来,孩子们对种树产生了兴趣。我决定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寻求答案。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失望地发现:小树并没有长出来。她们一商量,觉得应该给小树叶喝点水,可是沙土里的树叶喝饱了水,一连几天还是没有动静。这次孩子们倒不急了,面对我的询问,反而安慰我说:“过两天,再过两天就会长出来了,长得和树妈妈一样高。”看到这种情况,我启发她们挖开土坑看看树叶变成什么样了?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绿叶子已…  相似文献   

20.
种树的妖     
今生,我只想为你种下一棵树,记录下我所有年少轻狂的梦。我的任务就是种树,因为我是一只种树的妖。我开心时种树,不开心时也种。我种的松柏翠绿常青,我种的枫树如火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