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孩子太难管。凡此种种,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懂家教艺术,步入了家教误区。补偿心理: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应该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上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学习也安排的满满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身边,父母与孩子互不理解、难以沟通的大有人在.孩子反感父母,不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计可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懂家教的艺术,走入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比率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早期家庭教育,但有些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不少的精力和物力而效果却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据了解,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步入了误区。下面仅谈谈早期家教中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 过高的期望 望子成才是普天下做父母的正常心态,尤其是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寄予着很大的期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  相似文献   

4.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当前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可爱,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又会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当前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泼可爱,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又会自觉不自觉地步入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学习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所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也前所未有。只知对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父母的爱越多,所给予父母、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的爱越少。这样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仅对来自他人的关爱照单全收,并且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8.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9.
当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孩子片面教育,缺乏科学性,结果是顾此失彼,使孩子畸形发展。这种现象应该及早发现和纠正,免得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提醒家长切莫步入如下误区:误区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有些父母认为抓孩子的早期教育,就应该从抓早期智力开发入手。因此,把注意力放在只抓知识传授和  相似文献   

10.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作为现代家长,在教育层面普遍遇到一个挑战,即生儿育女的任务远比过去繁杂,除了"生",更重要的是如何"养"、如何"育"。为帮助现代家长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中国协和医科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误区。本文从一下三方面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别成了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推手。误区一,家长不能正视挫折,导致孩子怨天忧人;误区二,家长爱慕虚荣,导致孩子自私自利;误区三,家长的过于袒护,导致孩子失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经意间就会走进误区。本文从一下三方面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别成了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推手。误区一,家长不能正视挫折,导致孩子怨天忧人;误区二,家长爱慕虚荣,导致孩子自私自利;误区三,家长的过于袒护,导致孩子失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揭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孩子聪明与否的重要指标。幼儿园发给家长的《幼儿发展情况表》上也有一栏:是否有创造力?几乎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常常令人不可捉摸:当他们无休止地问“为什么”时,让你觉得他们身上蕴藏着创造的潜质,但他们的创造力如天上的彩虹般绚丽却也容易转瞬即逝。家长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才是创造力?孩子到底有没有创造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哪些误区和假象影响了我们对孩子创造力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至少有以下10点: 1.家长对孩子要做到既是父母,又是教师和朋友。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应该既爱又亲又教育。 2.父母之间要恩爱相亲,和睦共处,不要吵架,特别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要互相揭短。 3.父母要讲文明,不要用武力对付孩子。 4.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5.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及时、准确地给予回答。 6.父母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卢桂清 《广西教育》2008,(16):27-27
在我们许多家长、老师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听话”就是好孩子吗?好孩子就必须是听话的孩子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孩子“听话”的习惯,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长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听话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8.
适度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延续学校教育,如果家长拔苗助长,对孩子的学习、学校的教育其实是很大的破坏。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吴文儒老师总结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四个误区。误区一: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很多家长都曾表示,要让孩子实现自己当年的梦想,但是简单地把孩子当做自己“还愿”的工具,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会让孩子感觉他学习是为了父母,而不是从自身愿望考虑主动学习。吴文儒举例,曾经向她咨询过的一个孩子,从小喜欢无线电单片机,但该生的父母因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希望孩子能考上高中进而考上大学。他们并…  相似文献   

19.
通晓新媒体是新生代孩子的必备技能 新媒体时代来临,网络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少家长感觉“孩子不听话了,被网络带坏了”,面对“顽皮”的孩子,许多家长采取了“断网”等严格控制措施,却无法收回孩子的心. 孩子们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知道他想要了解的任何信息,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也有一些家长表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孩子像今天这样难教育,因为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我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觉得是网络带坏了孩子.  相似文献   

20.
罗霞 《教育导刊》2003,(1):47-48
不论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成长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家长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家长面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得不将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这样就难免会忽略与孩子的沟通以及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可是无论工作怎样忙碌,作为家长,不能推卸为人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父母对其的教育付出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