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飞 《中国教工》2011,(10):1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2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18条规定:“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相似文献   

2.
《南昌教育》2007,(1):59-60
10月8日 市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关于大力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定》、《南昌市新农村规范建设达标校评估办法:《南昌市职业学校“十一五”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南昌市职业教育“春蕾计划”实施暂行办法》、《南昌市中等职业学校春;招生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数地方是实行“四制”为内容的改革,即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工资浮动制或结构工资制。笔者认为,将“校长负责制”与其他“三制”并提不大妥当,也影响改革效果。一、不符合《纲要》精神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决定》、《纲要》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领导体制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   总被引:92,自引:1,他引:9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等,对教师的资格、职责等作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国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中也指出:“学校可按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招聘社会上…  相似文献   

5.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两个《决定》的颁布,极大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1.学校要形成“以德治班”的制度环境 以德治班得以实施,需要一个“德治”环境,要靠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班级公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违纪处理意见》等制度,为班主任以德治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的高三学生每天下午不上课,可以自由选择功能教室进行自修,你相信这样的学校存在吗?这不是天方夜谭——从去年开始,一所一向低调的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始进入公众的话题:2011年9月,《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对该校的教改作了关注;今年6月9日,《南方周末》以一篇《十一学校教改“+、-”法》也对其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纸媒,都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过报道。’十一学校为什么忽然“火”了起来?今年10月,《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以专刊的形式再次予以关注,本期目录与标题或许能提供些许答案:“校园处处皆课程”、“过程性评价”、“让教师成为教育家”、“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在人们看来,一向低调行事的十一学校受到如此关注,是与其丰硕的教学成果与合理的育人理念分不开的——十一学校的老师及管理者一直有个愿望,  相似文献   

8.
再议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许凤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从《决定》到《纲...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提到学校“章程”的是《教育法》。《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有章程。《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原则上应实行‘一校一章’。《教育法》施行前依法设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凡未制定章程的,应当逐步制定和完善学校的章程,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管理规程》针对小学的情况再次指出:“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残疾学生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意义。《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68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择校热”在中国社会兴起。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学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丙次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13.
索引     
一、课程改革 1.曹树,邬春芹:《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异化现象”探析》,《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2.王小红:《代际之维:学校课程改革的文化论观照》,《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4.
《教育法》把“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列为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并赋予学校行使“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中又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要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意识,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快制订、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按章程依法自主办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这次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热点和难点。2006年《人民教育》第3-4期合刊《透视新课程》专栏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案例,“追问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分野”,引出郑毓信谈《学校数学:必要的抽象》,引出孙晓天谈《生活,“发现”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开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将分步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实施意见》提出的建设目标是:力争用5—8年时间,即到“十二五”末全省所有完全小学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要达到《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要求,初级小学和教学点按照《标准》要求规范办学。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学校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开创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然而,就学校课程管理而言,如何确立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怎样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地位对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纲要》中提出的“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够的。因为我国“实行国家、地方…  相似文献   

18.
未来新星     
作者档案Introduce Myself姓名:马珮文出生年月:1999年4月就读学校: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兴趣:写作、阅读崇拜的人:朱自清、韩寒座右铭:天道酬勤。曾获荣誉:在《作文与考试》《中学生优秀作文》《语文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近20篇。获第十一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十佳小作家提名奖",2012-2013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初中组全国一等奖。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原创文学大赛个人最高奖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等众多荣誉。  相似文献   

19.
<正>专门教育,这词有些新鲜。因为在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才有了“专门学校”的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有“专门学校”,这之后才有了“专门教育”这个新词。但是,进行专门教育的专门学校,很少。来自共青团中央权益部的统计是:截至2020年底,全国仅100所。  相似文献   

20.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巾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同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