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林 《中华武术》2010,(2):51-53
一、疲劳及其相关因素 业余体育训练中的疲劳是指人体在业余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正常生理现象。运动后出现的正常疲劳对身体并无损害,而且正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性信号或称保险阀,它提示人们注意不要过度疲劳。疲劳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多,肌肉运动收缩时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的积聚,  相似文献   

2.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随着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对于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着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单一因素的致疲劳理论,已经逐渐被综合性疲劳理论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大量的代谢产物堆积,使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性趋于失调,脂质过氧化过程加强,酸碱平衡紊乱,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干扰,因而使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本文将着重对家兔运动时血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LA)浓度的变化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乳酸是葡萄糖或糖原经过糖酵解无氧代谢过程的最终产物。长期以来,乳酸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运动疲劳的代谢废物。然而,近年研究发现,乳酸在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1)乳酸作为能量底物和糖异生前体,不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反而起到缓冲作用;2)乳酸穿梭作用于靶向部位,发挥细胞间信号传导的信使作用;3)乳酸既是脑的重要能源物质,又可以介导运动改善认知和记忆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负荷超出机体承受能力的状况,使得机体的生理机能出现暂时减退的现象,是运动疲劳的特征之一.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运动疲劳的现象,因而对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及运动疲劳标志物在运动疲劳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研究表明,机体中的能源物质、代谢产物、血液中的生化指标、中枢神经递质、自由基、尿液、唾液等都是与运动疲劳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能源物质是最早研究并公认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对于能量物质与运动疲劳之间关系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血液、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指标;代谢产物和自由基的累积对机体有害,是衡量运动疲劳损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逐渐的关注到了中枢神经递质在运动疲劳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前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唾液是刚刚兴起的运动疲劳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由于其检测的方便性与快捷性,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运动疲劳生物标志物.今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验证生物标志物和运动疲劳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发挥生物标志物在运动疲劳评价以及运动疲劳恢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400m跑疲劳的产生主要源自于糖酵解代谢产生的乳酸而诱发的PH值下降,而磷酸肌酸(CP)的贮备量则影响疲劳出现的时间。针对CP的耗竭和乳酸的堆积,可通过补充肌酸和碱性盐来延缓400m跑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关于疲劳的生理机制主要有:体内能源物质“衰竭”学说、乳酸CO_2等代谢产物的“堵塞”学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学说等几种假说。当任何原因使连续的身体疲劳不得恢复时,即可产生过度疲劳。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体力性,心理性、病毒性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一种特殊的病理现象,它对人体的体能、精神、免疫能力等方面均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早期正确地区分和判断过度疲劳,且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防止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能按原来的强度运动了,这时,可以说身体疲劳了。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一般疲劳可以分为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两类,具体分可有以下四类:肌肉疲劳:肌肉疲劳一般从局部肌肉疲劳开始,疲劳部位与其收缩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肌纤维中的快肌纤维更容易疲劳。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低而糖酵解能力较强,主要靠无氧糖酵解产生能量供肌肉收缩,从而引起大量乳酸堆积。因此,一般认为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发生的局部肌肉疲劳主要由于乳酸堆积引起的PH值下降,是长时间运…  相似文献   

9.
疲劳问题是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长时间肌肉紧张活动而出现的一种状态。客观上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主观上伴有精神疲乏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不符合机体疲劳产生的时间和程度的。根据疲劳抑制过程的不同,许多学者将疲劳分为中枢与外周两种既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类型,当机体进行短时间剧烈运动时所出现的疲劳,是以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消耗、血液中乳酸堆积等外周因素为主;而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肌肉运动产生的疲劳则以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0.
骨骼肌的收缩能力是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肌膜内外离子的运动,决定着体内生物电的变化。剧烈运动时,由于代谢产物堆积、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可使形成生物电的主要离子K^+,Na^+浓度发生变化,特别是K^+浓度变化尤为突出,近而影响膜电位,最终使肌肉兴奋性下降,运动能力降低,出现疲劳。基于K^+,Na^+与骨骼肌疲劳之间存在重要关系,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钾、钠离子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按照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和社会疲劳。  相似文献   

12.
运动后机体能源物质的恢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运动离不开能量,运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不断消耗能量,又不断补充和恢复能量的过程,其中包括磷酸盐(ATP—CP)糖元,蛋白质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消耗与恢复。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和掌握各种能源物质恢复过程和代谢产物(乳酸等)的消除问题,这无疑在运动训练中对提高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恢复是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3):15-18
速度滑冰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训练负荷往往接近人体生理极限,产生运动疲劳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和心理调整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疲劳的产生,认为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是主要原因,提出采取运动性手段、物理性手段、中药补剂、合理营养膳食和强力营养补剂心,以及采取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意念放松法等心理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疲劳是由于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是由于肌肉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身体所表现出的必然现象。运动性疲劳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所致,它可分为全身,局部等类型。其机理有神经系统影响学说,能源耗竭及劳物质堆积学说等。  相似文献   

15.
训练和比赛后运动能力会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1.能源物质的耗损(ATP,CP,肌糖元);2.其他能量来源的减少(如肝糖元);3.代谢产物的堆积(即丙酮酸、乳酸、尿素、酮体等);4.水的丢失和无机盐平衡的改变(K、Ca的损耗以及K/Na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运动训练则是决定复杂系统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训练→疲劳→恢复→训练→再疲劳→再恢复,最后使机体实现超代偿的过程。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训练、疲劳和恢复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意义的训练,同样没有恢复的训练也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训练。1运动性疲劳产生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剧烈运动后,机体内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补偿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是是机体不能将其生理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也可以说疲劳是指运动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量或者最大输出工率暂时性下降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生皂苷能够增加肌肉中氧气供应和弥散的能力、并增加葡萄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从而明显增加人体的运动耐力。同时,人参皂苷能促进运动后肌肉能量储备的恢复、减少乳酸产生和降低肌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19.
1、运动性疲劳现象 运动性疲劳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一次性强有力的负荷或持续运动负荷后,靠应力集中的运动器官(关节、韧带、骨骼、肌肉)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脏器和调节功能下降、能量不足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功能性的变化为特点的导致运动负荷器官功能下降、感觉不适、能量缺乏和代谢产物堆积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 1 问题的提出运动后的恢复是一个值很注意的问题。恢复和训练本身同样重要。实践证明,在每次训练或大的比赛之后,如果恢复不好,就会造成过度训练,引起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影响比赛成绩。引起疲劳的因素之一就是乳酸的堆积,特别在进行极限或次极限运动时,由于运动强度大,耗氧量高,而运动员吸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肌肉活动就会以无氧代谢方式——糖酵解供能,产生大量的乳酸,由于乳酸堆积,体液PH下降,使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