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悦 《新闻前哨》2014,(2):90-91
2013年.东方卫视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梦之声》热播,频创超高收视率。据央视索福瑞的数据,至当年《中国梦之声》7月14日的“逆袭战”,全国(CSM33城)收视达2.04,全国排名第二。上海地区更是拿下12.7的超高收视。由于收视率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2.
罗红辉 《视听界》2013,(5):42-45
2013年夏季档,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等歌唱类选拔节目相继播出,对于制作播出该类节目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来说,这是制作之战、模式之战、编排之战,也是平台之战。这个“平台”除了电视荧屏的正面交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屏对决也如火如茶。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化、社交化视听消费行为渐趋主流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电视歌舞类选秀节目演绎得十分火爆,2013年更是再掀高潮。《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我为歌狂》《中国梦之声》《中国梦想秀》《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放歌中国》《我爱记歌词》《男声学院》和新一季《快乐男声》《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等等。  相似文献   

4.
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真人秀节目一如既往地备受关注,从《我是歌手》到《中国好声音》,从《中国梦之声》到《最美和声》,从《妈妈咪呀》到《最强大脑》,再到《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类节目,真人秀几乎做到了全年“无缝衔接”。从整体上看,近一年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电视人也在以亲身实践助推着“中国梦”的电视表达。  相似文献   

5.
金妍 《传媒》2014,(22)
正2014年,中国原创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好歌曲》在法国戛纳春季电视片交易会上被英国国际传媒集团看中,订购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继2013年8月26日江苏卫视的原创大型音乐对战节目《全能星战》节目版权卖给以色列(全球四大版权输出国之一)后,又一个"走出去"的音乐节目模式。原创节目的成功"逆袭"对习惯了拿来主义、一味模仿的中国电视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对苦于提升原创节目质量而无门  相似文献   

6.
李杰 《报林求索》2012,(12):86-87
<正>好声音持续火爆,让主办方浙江卫视赚翻了,凉茶加多宝更是因此逆袭突围。第二季强悍来临,好声音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好生意逻辑。11月2日,杭州黄龙酒店,《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广告招标会召开,加多宝集团以两亿元再度拿下第二季独家冠名权,独家特约则被百雀羚以7000万元的价格拿下。第二季节目广告实际成交价格高达近10亿,是《超级女生》鼎盛时期的三倍多。"好声音"成了"好生意",它究竟为什么能火,可以火多久?参与豪赌的广告商们能够得到他们期望的汇报吗?这一切都成了媒体和民众对这档唱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发展,综艺娱乐节目为抢夺固定的观众,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的程度。竞艺形态真人秀节目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种真人秀节目,节目事先预设规则,让竞争选手比拼某种技能,通过纪录选手选拔、培训、竞争、淘汰、获奖等一系列完整过程,完成选手、导师、观众等众人的狂欢。常见的竞技真人秀节目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中国达  相似文献   

8.
严敏 《声屏世界》2013,(7):82-84
2013年5月19日,中国版《美国偶像》终于在万众期待下如约与观众见面,名字并不叫"中国偶像",而是被换上了一个颇为"时髦"的称呼——《中国梦之声》。播出后,观众的好评率不断上升,微博热度持续升温。荧屏上出现的一群学员,迅速成为热点人物;四位导师首次"成军"便开足马力,表达通过与否的"过"和"谢谢"也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3,(7):81
自2013年伊始,各大卫视竞相发力,打造王牌节目。邀请巨星、投入巨资,力求把综艺节目做出"大片范儿"成为它们不约而同的选择,省级卫视宣告进入"综艺大片"竞争时代。在历经了《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声动亚洲》等多档栏目的沉淀与积累,东方卫视大胆创新,另辟蹊径,一路领跑。今年重拳推出的《中国梦之声》志在为普通的歌者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把梦想真正唱进岁月里。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3,(4):45
2013年中国各大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限娱令"、"限广令"的出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播出,同时观众品味的提高和收视习惯的碎片化现象也不容忽视,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体的全新挑战。就东方卫视而言,内容资源成为节目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东方卫视推出的《妈妈咪呀》、《舞林争霸》、《中国梦之声》三档节目展现了超强人气。  相似文献   

11.
叶立 《声屏世界》2013,(8):15-16
当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树立的“大片”标杆还在电视综艺界持续发酵的时候.普通观众相信草根选秀节目将依然是2013年各大卫视荧屏主旋律的时候,一场明星综艺时代的逆袭战正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真人秀纷纷抢夺观众的这个夏天,一档以“写字”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竞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叫好又叫座,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面前,我们曾经以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似乎正在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信息化时代、高科技产品在给我们带来便捷之时。又让多少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传承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是当前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类节目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心理起点。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版权“大战”、冠名商更换、改名风波后,浙江卫视的《中国新歌声》(以下简称《新歌声》)高举着“全新原创”的大旗高调逆袭,在已播出的八期节目中保持了1.69-2.24左右的全国网收视成绩,几乎扫下了所有的双网第一.①但另一方面,《新歌声》因与《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的诸多相似而招致不少非议.《新歌声》的节目模式是“全新原创”还是“换汤不换药”?是合法借鉴还是盗版“克隆”?如何界定相似节目之间是否构成知识产权的侵权?本文从国内法律和国际法律两方面进行解析,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0,(12):2-3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系列纪录片《战"疫"》最近,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系列纪录片《战"疫"》,全片分为5集:《鼠疫斗士伍连德》《灭天花》《抗疟疾》《围歼血吸虫》《消灭脊髓灰质炎》,展现中国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体现中国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相似文献   

15.
<正>(1)【#弹幕很"跳"#】编者按:弹幕视频早已流行多时,它以独特的传播形式凝聚了一批铁粉。今日,弹幕"跳上"大银幕,电影《秦时明月》和《小时代3》分别推出了弹幕专场。有人觉得更有趣了,有人觉得X字君让一部电影尊严扫地。#弹幕很"跳"#微议一via@中国青年报:吐槽仍然是"弹幕"电影的最主要功能。在大工业生产流行文化的背景下,让人"出戏"多少带有点逆袭的意味,然而,"逆袭"从不是"弹幕"电影的推动力。槽点消失太快,形式大过内容,"弹幕"对于电影产业本身的推动远远小于抖机灵时的快感。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2015,(4):4
<正>去年6月份,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宣布已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引发了整个传媒行业的震动。首先燃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版权之战,暴露中国网络版权缺乏管理和规范的现状。《广州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多家纸媒以及搜狐、地方新闻网站等纷纷起诉"今日头条"的侵权行为,索要赔偿。此后,网络侵  相似文献   

17.
于丽臣 《视听》2016,(11):9-10
《中国新歌声》依靠自主版权模式的创新,在版权纠纷中强势逆袭。研究《中国新歌声》版权模式创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摆脱海外版权模式限制,推动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打造自主版权模式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中国新歌声》"借鉴式创新"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不必过分迷信节目模式,更要重视节目内容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播出的火热气势来看,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从发起到结束必定会伴随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捕鱼达人"这款游戏与《中国好声音》的合作是品牌广告传播制高点的爆发,"捕鱼达人"共有2亿激活用户,覆盖的用户群非常广,而《中国好声音》的高收视、强大的收视人群,和"捕鱼达人"这样的轻度休闲游戏用户群高度吻合。这是我们选择《中国好声音》的原因,希望借助它强大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使品牌得到传递与升华,是我们高预算的真正买点。《中国好声音》因其高效的传播影响力,毋庸置疑成为企业及品牌传播的首选媒介。触控科技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和中国消费市场中还是一家年轻的公司,通过和《中国好声音》的合作在品牌获取关注的同时,还获得  相似文献   

19.
周云龙 《视听界》2012,(5):14-19
一个热点:电视荧屏众"声"喧哗事由:今夏电视荧屏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了。没过多久,荧屏上类似的选秀节目差不多同时井喷,而且几乎清一色地打出"寻找好声音"的口号: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深圳卫视《TheSingOff清唱团》等。有报道称,二线卫视集中"发声"。  相似文献   

20.
在被称为"选秀已死"的当下,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堪称自《超级女声》以来的又一次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狂欢盛宴,再次创造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神话"。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电视选秀类节目收视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并且以《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运作为蓝本,研究《中国好声音》为何在众多选秀类节目中出奇制胜,从而为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