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翰 《百科知识》2006,(5S):13-13
玻璃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用不过的材料。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玻璃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比如说,人们希望玻璃能有多种功能,能在外界光线强的时候,变得更暗一些。在外界光线弱的时候.变得更透亮一些。这就要用到现代调光玻璃的技术。玻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变呢,原理有很多种,有光致变色、电致变色、温致变色、压致变色等。其中电致变色又可细分为:液晶类、可悬浮粒子类、电解电镀类等。但就成本而言,温致变色或者是压致变色的调光玻璃更实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4,(2):58-58
微晶玻璃也称玻璃陶瓷,它是综合玻璃和陶瓷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微晶玻璃板材,在国际上被誉为21世纪建筑装饰材料,是高档天然石材的最佳更新换代产品。其各项质量指标(高硬度、耐腐蚀、抗压、抗冲击、不吸水、少沾尘、无辐射)均优于天然石材板材。加入不同的无机着色剂,可生产出多种色彩,色调均匀一致或彩色花斑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16):119-119
玻璃深加工指玻璃二次制品,它是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普通引上平板玻璃、平拉玻璃、压延玻璃)为基本原料,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产品。  相似文献   

4.
新发明新产品英国一家公司生产出一种玻璃保护涂层。这是一种呈化学惰性、生态完善的透明液体,可以涂在玻璃的内、外表面。这种溶液与玻璃表面有特殊的结合特性,并可有效地将玻璃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使玻璃具有很强的排水、以及由水带来的尘土、泥浆、灰浆等污物的能...  相似文献   

5.
无雾玻璃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在浴室、眼镜镜面、车窗玻璃等物体表面产生雾气的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通过调查了解和查资料,我发现已经有人发明了无雾玻璃(镜片),但那是在玻璃(镜片)中加入金属丝,使金属丝发热,而消除产生的雾气,此法制作既复杂、价格又昂贵。于是,我想到了一种新方法:在玻璃(镜片)表面涂上一层膜,这层膜使蒸汽迅速消失,不能在表面形成水雾。它的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是明胶、明矾和水,制作时,按照一定比例,将明胶、明矾放入热水中加盖静置10小时,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使其呈胶液状,滴少许酒精除去胶液中的气泡,加热胶液并均匀地刷在平放的玻璃(镜片)上,晾干6小时即成。 在完成此法的过程中,运用了缺点列举、比较、联想、组合等方法。经多次实验证实,用此法处理的玻璃(镜片),不会在其表面产生雾气。经专利查询,该发明在国内尚无记录,且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玻璃温室     
《中国科技信息》2003,(10):40-41
玻璃温室是指以玻璃作为采光材料的温室。在栽培设施中,玻璃温室作为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形式,适合于多种地区和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玻璃温室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单因子环境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肖潇  刘传军 《百科知识》2023,(30):62-63+85
<正>理念指导材料应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理念。现代主义建筑就是在这样的环环相扣中不断前进。玻璃艺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伴随着现代主义兴起,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标识之一。其表现出来的简洁、通透的理念深深地印刻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并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玻璃的美学特点玻璃材质的艺术性从诞生开始就包含着透明性和轻盈性,玻璃材料形式简单,能够用最便捷、直接的表现形式满足建筑最大的功能需求。这种随着工业化而兴起的材料可以将建筑内外空间营造出似虚似实的视觉效果,消除了环境与建筑之间存在的各种障碍。大面积的玻璃嵌套在建筑上,也能让人产生视觉上的轻盈美感。  相似文献   

8.
双新集锦     
双新集锦日本研制成一种能自动除去表面污垢的玻璃。这种玻璃的表面涂覆了一层叫'光触媒"的透明膜,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能靠紫外线的能量将污染物分子分解。在通常情况下。新式玻璃表面污垢的分解速度快于附着速度。这种新式玻璃还具有杀菌作用。这种玻璃可作为高层...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出一种“智能玻璃”,不用空调,光是玻璃就能让室内冬暖夏凉。这种玻璃能够有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红外线,从而保持室内温度舒适宜人。  相似文献   

10.
方便玻璃刀     
我家附近有一个玻璃店,一天,我很好奇,跑进去想看看师傅们究竟是怎样切割玻璃的。只见他们先用尺子把要切割出的玻璃长度量好,做上记号,然后沿记号处刷上煤油,再用玻璃刀刻出划痕,最后把玻璃沿划痕处折断。如果遇到有些太厚的玻璃,一次不能把它弄断,就必须先用另备的小铁锤敲击刻有划痕的玻璃,让玻璃划痕处全部受到震动后才能把它弄断。“这多麻烦呀!能想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看着看着,我心头冒出这么一个念头来。从此,一有空余时间我就思考着这个问题,下决心发明一种能提高工效、且使用方便的玻璃刀。我把这事儿跟…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晚报》报道,从重庆南川旅游部门获悉,考察队员最近在重庆南川大溶洞古佛洞中考察时发现“玻璃植物”。最令人惊叹的是,这种透明植物竟在幽深的地底开出一片灿烂的黄花。在终年不见阳光的古佛洞深处,考察队员们赫然看到一片面积约100平方米的透明植物。这种“玻璃植物”高约30厘米,叶片长3厘米、宽2厘米、呈桃形,开出一些喇叭形的黄色花朵。而令植物学家惊讶的是,在潮湿阴暗的地底深处生长的“玻璃植物”还开出了黄花,而且黄花与茎杆的连接仅靠1片花瓣支撑。有关这些植物的进一步情况仍在研究中。古佛洞发现“玻璃植…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7,(12):4-5
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属玻璃材料一直径为35毫米的镧基金属玻璃体系,近期在浙江大学研制成功。它的成功突破了目前金属玻璃作为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大规模运用的根本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莫斯科技术玻璃科研所制造出比结构钢还坚硬的玻璃。高强度材料使玻璃厚度减少一半,还将使飞机玻璃窗减少很多重量。这种玻璃制造的装甲,用各种杀伤性武器都打不透,同时它比同等水平的材料轻20%~30%,用这种新型玻璃可以制造3~10厘米长的钉子,钉子可以是彩色的。  相似文献   

14.
会调温的玻璃 英国科学家发明出一种能起到空调作用的玻璃,它能平衡温度,让人在室内感到冬暖夏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30-30
以玻璃帷幕兴建办公大楼的趋势,在后现代的今天只增未减。这不仅和美感有关:玻璃的透光性带来精巧美观的印象、视觉上联系室内外空间的开放性等,也对建造工艺有可观的影响:除了可节省承载结构的材料外,并能降低结构设计的困难度。再由于玻璃的纳旋旋光性,冬天时,玻璃大楼的室温比一般建材高几度,对节省暖气能源不无小补。  相似文献   

16.
动物组织细胞的玻璃化冻存是一项新的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已成功地冻存了多种动物细胞,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和研究价值。本文论述几种主要组织细胞玻璃化冻存方法的研究及其进展,如小鼠胰岛和卵母细胞,大鼠卵巢、牛胚泡、牛卵母细胞、猪胚胎、人胚胎等,不同冷冻保护剂,玻璃化溶液和冷冻程序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玻璃化冻存动物以及组织细胞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5,(5):30-30
花1700万美元仅仅是为了建造巨大的电视墙?位于美国芝加哥市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肯定会让你印象深刻——这是一座由1万多块玻璃砖砌成的、高达15米的立方体玻璃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墙。这个巨大的玻璃塔内装配了上千个红、绿、蓝色的发光二极管,在夜间从远处看,它们发出的亮光构成了一幅幅壮观的电子画面。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3,(11):9-9
<正>本刊讯近日,资中县采用"产学研"一条龙实验项目建设,专注打造"高新玻璃"产业链。一是"产"量体现效益。投入5亿元,在资中新建LOW-E镀膜玻璃装备制造生产线、LOW-E镀膜玻璃生产线、热膜玻璃生产线、AR膜玻璃深加工生产线各1条,形成深加工镀膜玻璃100万平方米、热膜玻璃100万平方米、AR膜玻璃4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9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相似文献   

19.
一座宏伟壮观的玻璃穹顶建筑物坐落在北京西山脚下,它就是我国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展览温室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说,“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和曲线流动的造型,力图营造出“绿叶对根的回忆”这一意境。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打造多功能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22005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玻璃已不再是印象中透明易碎的概念,玻璃也由单一的品种向多功能、多用途方面发展。绝热玻璃美国研制一种绝热玻璃,它的性能超过了传统的隔热玻璃。以往采用溅射金、银、铜等方法制造隔热玻璃,效果差,造价高出一倍。这种绝热玻璃是加热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