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海良  徐佳  王普查 《资源科学》2014,36(2):334-341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导致资源被集约化使用的同时,耗用量却显著增加。以城镇化进程为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率与全国用水总量、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基础,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是全国用水总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格兰杰因;城镇化率每提高1%,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提高7.68%,而总用水量将提高0.58%;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到60%时,全国用水总量将突破红线控制要求,水资源作为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制约作用更加凸显。对此,提出从技术节水、结构节水和生活节水三方面挖掘节水潜力,以及从生态增水、国际市场购水以及虚拟水贸易三方面增加水资源供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CGE模型的水资源政策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调整水资源要素水价、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促进用水技术进步是实现有效节水的对策。基于水资源同时以水要素和水商品形式存在的特点和我国水资源报酬征收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包含水生产与供应业、水资源要素报酬、生产用水补贴的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建立了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3种情景;以江西省为例,编制SAM表并利用CGE模型模拟各情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且对同一节水目标下3种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都能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减少总用水需求量;但无论从总产出、GDP、就业、物价水平还是居民及企业收入等指标看,前两种情景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且削减生产用水补贴的负面影响更大,技术进步则在达到节水目标的同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3种情景变化对农业的产出和用水量影响显著,说明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进行政策选择时应该慎重考虑各种政策的影响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将农业作为重点节水行业,并长期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调整水资源要素水价、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促进用水技术进步是实现有效节水的对策。基于水资源同时以水要素和水商品形式存在的特点和我国水资源报酬征收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包含水生产与供应业、水资源要素报酬、生产用水补贴的水资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建立了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3种情景;以江西省为例,编制SAM表并利用CGE模型模拟各情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且对同一节水目标下3种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削减生产用水补贴和技术进步都能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减少总用水需求量;但无论从总产出、GDP、就业、物价水平还是居民及企业收入等指标看,前两种情景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且削减生产用水补贴的负面影响更大,技术进步则在达到节水目标的同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3种情景变化对农业的产出和用水量影响显著,说明农业节水潜力巨大。进行政策选择时应该慎重考虑各种政策的影响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将农业作为重点节水行业,并长期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信息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群  蒋艳灵  陈远生  郝泽嘉 《资源科学》2009,31(10):1722-1729
本文立足于北京市第三产业取水定额管理,分析了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体系框架结构:管理体系内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需求管理信息过程的体系结构,初步得到了各类用水过程中的信息从微观层面(终端消费者、用户)到宏观层面(行业、区域及管理部门)以及各层级之间传递和反馈的类型、方式、路径及机制等;建立了以行业水资源数据库、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库、定额计算指标确定方法库、专家知识库以及决策支持库为基础,辅以空间数据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实现手段的第三产业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用水的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势在必行.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远大、任务很艰巨,必须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统一水资源管理主体,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初始水权制度,完善水市场运行机制;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节水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等途径,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主要用水是城市生活用水,而高校是城市生活用水的耗水量大户,西安这样高校云集的科技教育型城市,高校用水量占比超过城市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抓住高校节水就抓住了城市节水的关键少数,是城市节水的重点,本文通过在高校采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实施校园节水,结合高校校园供水系统的特点,通过四步系统节水技术的实现,节水效果显著,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和技术改造节水实践及效果比较,认为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高校节水的有效机制,并对高校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模式节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许朗  黄莺 《资源科学》2012,34(1):105-113
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用水效率的提高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的用水大户,测算灌溉用水的技术效率对于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政策,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的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用Tobit模型对影响灌溉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1,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农户种植经验的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农户节水意识的增强、井灌方式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灌溉水价的改革等都对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星级旅游饭店是北京市的主要用水行业之一,自实施取水定额管理以来,其水资源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北京市349家饭店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典型调查,在分析饭店业态变化的基础上,对饭店2005—2015年期间的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变化原因。结果发现:①饭店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大幅提升;②饭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餐厅在饭店中的重要程度增加,其用水量也大幅增长;③贯彻落实取水定额管理、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进行精细化用水管理、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源是促进北京市饭店行业用水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④2008年颁布的饭店取水定额标准的分类方法和核算单元仍然合理,可以在修订的新版本取水定额标准中继续沿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助推着高校管理工作的改进。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在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同时也推动高校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根据信息化高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分析高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管理科学化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川 《今日科苑》2009,(18):15-15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我国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突出,节约用水作为缓解用水危机的有效措施日益受到关注。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加快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水价体系,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普及推广节水型设备和用水器具;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雨水的综合利用是现阶段城市用水节水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水资源数据管理问题,基于J2EE平台,开发节约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系统的目标和任务、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选型,功能模块设计等。实现用水计划管理、收费系统管理、数据采集、用水计划考核管理、节水统计模块等功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细化,实现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邵维懿  翁应芳 《大众科技》2021,23(4):152-154
高等院校作为城市用水大户和人才培养基地,应是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先行者和践行者.文章分析了武汉高校用水现状和特点,以中国地质大学合同节水为案例,总结高校合同节水的措施和成效,也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合同节水实践存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贺伟成 《资源科学》1982,4(3):12-20
近些年来,北京市用水迅速增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各用水户争水现象不断发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解决好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当前首都城市建设和生产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 在当前地表水、地下水大量开发利用的新形势下,必须改变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的传统观点,深入探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才能对水资源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本文在研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筑中大量浪费的日常用水排水现状,提出了一种建筑智能节水减排系统,在介绍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DDC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DDC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分配以及节水系统DDC控制变量的分配和控制过程,实现了对建筑中日常用水排出水的水质检测、判断和控制,对较洁净的水自动分类存储和消毒后使用,促进建筑日常用水排水健康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用水也在不断增加,这让本来就相当匮乏的水资源问题面对更大的挑战。为了节约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农田的灌溉中,应该努力推广使用节水灌溉的技术。本文将从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农田节水灌溉的技术投入和节水灌溉投入机制的日益完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农田节水灌溉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些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节水灌溉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开封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2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干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开封市主要的地表水供水工程为境外引黄河水灌区。对开封市的水文水资源特点、用水结构、用水定额、用水效率、节水方向、节水措施进行分析,依此来分析开封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用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国家已经制定和正在实施节水行动方案,高校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节约用水任重道远。面对目前高校节水意识不强、用水量大、浪费水严重、节水管理不到位等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高校节水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增强节水意识、建章立制、节水改造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措施,加快节水型高校建设进程,全面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全社会节约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治理仍保持计划经济的特征,由政府分配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核算水资源,这使得用水单位节水积极性弱,水核算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设节水型社会进入了瓶颈期.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提出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水资源治理体系,通过建立所有权、使用权明晰的水权法律制度,赋予水使用者把节余的用水指标结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