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能用牙齿充当耳朵听声音吗?似乎没有必要吧。但是,对于那些耳聋患者来说,如果有这种功能就太好了。这绝非所谓“气功大师”的特异功能,只要借助某些高科技仪器,就能用牙齿“听”到声音。  相似文献   

2.
悠扬 《百科知识》2010,(2):38-38
我们不仅能用耳朵听,也能用我们的皮肤感知声音的世界——基于给受试者听一些音节,同时感受皮肤上气流的冲击,研究者证明,大脑能够整合来自多个感觉通道的信息,构建一幅完整的听觉“画面”。  相似文献   

3.
以往我们以为,婴儿发出的除啼哭以外的“依依呀呀”的声音,没什么实际内容,其实这是我们的想当然。最近,一位澳大利亚的年轻妈妈就“听瞳”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婴儿们部分“话语”——“通用语”。  相似文献   

4.
1996年10月《发明与革新》杂志发表长篇报道《“牙齿增白涂膜”旋风从他们手上刮起》,并配以封面彩照,似乎主要治疗中国西部人“大黄牙”(氟斑牙)的旋风一起,困扰中国西部四千万人的“大黄牙”就能变得白净晶莹。八年过去了,我这个“牙齿增白涂膜”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已年过古稀  相似文献   

5.
庄林 《知识窗》2002,(3):20-21
你能仅仅用声音创造出一个固态的三维物体吗?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美国佐治亚科研所的几名研究生认为,这一设想绝不是在盼着天上掉馅饼.他们计划在2002年发射的美国航天飞机上,建一个“声音工厂“进行这项实验.……  相似文献   

6.
许斌 《内江科技》2004,25(2):44-44
本文通过对广播声音符号的分析,就如何产生电视画面一样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英国科学家在伦敦展示一种新发明的“牙齿电话”,这种流动电话看起来像牙齿、感觉像牙齿,可以接收流动电话,也可以接收无线电讯,别人完全听不到,使用者再也不用担心丢掉手机。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电脑不能像电视一样一开就能用?”这是许多电脑使用提出的疑问。当他们想在电脑上看影视节目,播放DVD,或在英特网上听广播,听音乐时,他们必须耐心地等待电脑慢慢地启动。  相似文献   

9.
一天,爸爸带我去逛超市,逛得正尽兴,忽然传来广播的声音:“近期本店有新进GPS全方位导航系统,欢迎各位新老顾客前来光顾。”爸爸一听就来了兴致,说:“我们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黑龙庙的山门戏台具有“窑洞内外不一样”、“戏台唱戏不费力”和“山西唱戏陕西听”的奇妙声学效应。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声音的直射、反射、共振等声学原理,从声源、声音传播和接收三个角度对黑龙庙山门戏台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窑洞内外不一样”是庙院内窑洞对声音的汇聚、共振及扩散传播的表现形式,“戏台唱戏不费力”是庙院内声音混响的反映,“山西唱戏陕西听”是庙院声音在庙院结构及其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11.
<正>甲虫班的飞行特训昆虫的翅膀“我飞我飞,我飞飞飞!”独角仙同学吃力地扇动着翅膀向学校飞去。虽然飞得不是很好,但至少比走要快一些,他可不想在开学第一天就迟到。可是,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快闪开呀!”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独角仙被一个不明飞行物当场撞翻,接着“砰咚咚咚”的声音是独角仙同学掉在地上后连翻三个跟头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朋友     
庞启帆 《知识窗》2011,(5):18-18
这是一个寒冷阴晦的早上。泰勒刚做好早餐,电话铃就响了。“你好,我是泰勒·杜克。”泰勒说道。“你好,我是尼奇·迪雷克斯,我想和你谈谈,你有空吗?”是一个女孩,听声音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13.
大脑会过滤掉不想要的噪音,就像电视遥控器上的消音按钮,让人们集中于正在听的声音.但如果是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呢?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音量设置网络,能选择性地把我们自己说话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调大调小.  相似文献   

14.
大海能用千万种声音讲话,又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会”,其中有许多是海洋动物演奏的。鱼类的发声多种多样、时强时弱、忽高忽低、富有节奏。有些还有音乐的旋律。  相似文献   

15.
俞敏洪 《知识窗》2011,(4):34-35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到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黑暗中随手打开电灯就能见到光明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只需交纳10美元,就可享受一次“时间旅行”?尽管这一切听上去太过荒诞,但美国一家名为“时间旅行基金”公司的创办人却郑重其事地宣称,他们有一套严谨的理论证明“时间旅行”这项业务“的可行性”,而且他们绝不是一家骗子公司,这也绝对不是玩笑——事实上,就连美国权威媒体《今  相似文献   

17.
声控电视机     
普通遥控电视机得用遥控板操作,有时候会带来一些不便,如果能用声音遥控操作那该多好啊!把主人的声音输入电视并储存起来,以后只要主人说开就开,说关就关,你想看哪个节目,就把节目名字说一声,电视机就自动换台了。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2,(19):29
正人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声音陌生?将自己的声音录下后,重新放给自己听,通常你会觉得这声音不像是自己发出的,而别人一听,就能确认那是你的声音。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我们说话的声音,除了通过空气振动传到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9.
听声音诊断肌肉疾病许多疾病需要经过听诊而得到治疗,但你听说过肌肉疾病也能靠倾听肌肉发出的各种声音而诊断吗?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通过测量“肌肉声音”诊断并监控肌肉疾病。  相似文献   

20.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