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使火柴燃烧的方法,来演示气体内能的变化。做该实验时要用很大的力向下压活塞,不易操作,火柴燃烧时也容易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个电子温度计,测量被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示气体内能的改变。1元件选取两个10kΩ的电阻,一个10kΩ热敏电阻(电磁炉用),50kΩ电位器,大号注射器,灵敏电流表,6V直流电源,开关等。2制作方法和原理将3个电阻、电位器、电流表、电源连接成电桥电路(如图1),闭合开关调节电位器R3,使电桥平衡,用手触摸热敏电阻R…  相似文献   

2.
讨论气缸中用活塞密封的气体的内能、温度、压强、体积的变化情况,用到下列知识: (1)活塞的动态平衡.将对气体的研究转化为对活塞的研究,通过活塞的受力变化讨论气体压强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合刊“高中物理最新的试题精选”热学部分P83第20题:如上图所示,带有活塞的气缸中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将一个半导体热敏电阻置于气缸中,热敏电阻与气缸外的电流表、电源相连接,气缸与活塞均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活塞可以自由滑动,上面有几声质量不等的小物块,还有准备好的可以往活塞上添加的小物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4.
迟恩武 《物理教师》2001,22(6):13-14
众所周知,用打气筒向自行车轮胎里打气,筒壁会发热;在一个装有活塞的玻璃圆筒中放入浸有乙醚的棉花,若使活塞急速下压,棉花就会燃烧起来.此类现象,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不难解释,压缩过程近似绝热过程,外力通过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的温度升高.但对其微观过程,气体分子如何获得(或失去)能量问题,一直为很多学生困惑不解.本文对此提出解释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使火柴燃烧的方法,来演示气体内能的变化。做该实验时要用很大的力向下压活塞,不易操作,火柴燃烧时也容易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个电子温度计,测量被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示气体内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例1 如图1,在两端足够长的敞口、绝热容器中,有两个可自由移动的光滑活塞A和B,中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现有一块粘泥C以Ek0的动能沿水平方向撞到活塞A上,并粘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活塞A的压缩,密封气体的内能将增加.已知A,B,C质量相等,气体体积的最大压缩量为△V,大气压强为P0,求密闭空气内能增加的最大值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为了证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压燃器来演示做功改变了气体的内能。不容置疑,气缸底部的乙醚(或火药)燃烧的直接原因是气缸内空气温度达到了乙醚(或火药)的着火点。怎样的过程使空气温度升高呢?对此众说纷纭,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设想: 外力对活塞做功,活塞动能增加,同时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每秒65亿次以上)撞击活塞,那么,碰撞到活塞的气体分子动将能将增加(就如同乒乓球以速率υ撞到迎面击来的球拍后,以  相似文献   

8.
须雪忠  陈正毛  沈立平 《物理教师》2005,26(12):25-26,53
1内能可以为零吗?有这样一道热学题:关于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可以为零,内能不可以为零.(B)内能可以为零,机械能不可以为零.(C)内能和机械能都可以为零.(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内能也一定增大.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气体做功内能增大和减小的演示实验采用两种仪器,分别是空气压缩点火仪和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二者皆采用转换的思想间接呈现气体内能的变化,无法直接显示温度变化。用热电偶温度计创新改进实验仪器,可显示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和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不存在耗材损耗、便于分组实验等优点。学生通过使用该仪器直接观察并认识气体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45页从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试管内有液态乙醚出现的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而气体液化的时候要放热,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第二册第17页则又从压缩空气,使玻璃筒里棉花燃烧起来的实验得出结论:压缩空气,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二者是否矛盾?那么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有的气体被压缩时会液化,而有的气体却保持气态不变呢?原来,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有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匕,无论怎样增大压强即压缩体积,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在这个温度以下…  相似文献   

11.
空气压缩仪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学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做功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中常用的实验仪器。它的原理是由于汽缸的空气,在迅速下压活塞时被急剧压缩,活塞对空气做的功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空气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从而使得沾有乙醚的棉团燃烧。  相似文献   

12.
例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普遍使用高温高压蒸气消毒锅对物品消毒.图甲为自动测定锅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x为定值电阻,A为温度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Rx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3.
知识概要:1.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等容过程等容过程的特征是气体体积保持不变.ΔV=0,故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等容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  相似文献   

14.
1 由一道题引起的讨论对高中热学一道竞赛练习题,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题目] 如图1所示,容积为V_0的绝热密闭容器,盛有理想气体,温度为T_0,压强为p_0。轻质绝热活塞在外力作用下,由容器最右端A处,缓慢地移到中央B处,然后释放活塞,活塞即由B处返回A处,活塞与容器的摩擦不计,试定性比较气体最终状态温度T与初始状态温度T_0,及最终压强p与初始压强p_0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1] 第一过程,活塞由A处移至B处,外界对气体作功,系统绝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又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常量知,  相似文献   

15.
周栋梁 《物理教师》2005,26(7):6-56,58
图1题目:如图1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一根足够长的内壁光滑的水平圆管内,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活塞A和B,两活塞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现有一块粘土C,以Ek0初动能水平飞行撞到A上,并与之粘在一起.已知A、B、C三者质量相等,封闭气体质量不计,且与外界没有热传递.求封闭气体内  相似文献   

16.
大纲版教材演示"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实验的传统方法是:放在铁架台上的倾斜大试管中有适量的水,将其塞上橡皮塞后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加热,开水沸腾后汽化的水蒸气膨胀,对活塞做功,试管内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管内沸腾的水顿时停止沸腾。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伯塞活脱气体的内能、定压摩尔热容量与定容摩尔热容量之差,并分析讨论了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判定气体内能变化是物理知识热学部分较为常见的问题,然而有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压缩气体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但对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却没有实验.本文自制了一种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实验仪,验证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改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同时也为相关仪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仪器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志义 《物理教师》2002,23(5):40-40
由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有关气体做功的例题和习题 ,大都是“气体体积增大 ,气体对外做功”这一类简单问题 ,久而久之就使部分学生和教师形成了这类问题的思维定势 .因而认为“气体体积增大就对外做功”图 1这一结论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并予以澄清 .请看下面一道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如图 1所示 ,则无论经过什么过程 ,系统必然(A)对外做功 .     (B)内能增加 .(C)从外界吸热 .    (D)向外界放热 .图 2[分析 ]本题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可以经过任意过程 ,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