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老师问:"猴子为什么会上树?"学生们答:"猴子会上树,那是因为猴子生来就会上树。"老师说,猴子会上树,就像人会走路但人并不是生来就会走路一样。猴子会上树,那是因为果子在树上,在猴子够不着的地方。而猴子爱吃果子,是树上果子的吸引和召唤,让猴子一次次去够着  相似文献   

2.
豌豆颤抖了一下。"可是爸爸,"她说,"他不是耗子。他是只老鼠。这是有区别的。""王室成员,"国王说,"是有许多责任的。其中之一就是不要和一个人类的敌人,即使是远亲交往。把他放下,豌豆。"公主把德佩罗放下了。  相似文献   

3.
生来是苦的     
<正>树上,一枚刚长出来的果子感到苦极了,便问树:"妈妈,果子生来就是受苦的吗?""孩子,有些果子,生来是苦的,但不是生来就是受苦的。"树说。"生来是苦的,不就是生来就是受苦的吗?"刚长出来的果子说。"孩子,生来是苦的与生来就是受苦的,是两回事。生来是苦的,是先天的,是命中注定的,是无法改变的;而生来就是受苦的,  相似文献   

4.
正主题由来: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发现地上掉落了许多像豆角一样的东西,有的是绿色的皮,有的是黄色的很脆的皮,孩子们捡起来研究发现,把皮拨开后,里面有一粒一粒的豆子,便高兴地你一言我一语说:"这是树上结的豆角吧。""这不是豆角,它们不能吃。""那是不是树的种子呢?""不是,树的种子不是小树苗吗?""种子就是这样一粒一粒的,这些就是树的种子。"孩子们对"树的种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于是,我们针对幼  相似文献   

5.
生来是苦的     
树上,一枚刚长出来的果子,感到苦极了,便问树:"妈妈,果子生来就是受苦的吗?" "孩子,有些果子,生来是苦的,但不是生来就是受苦的."树说. "生来是苦的,不就是生来就是受苦的吗?"刚长出来的果子说. "孩子,生来是苦的,与生来就是受苦的,是两回事.生来是苦的,是先天的,是命中注定的,是无法改变的;而生来就是受苦的,则是后天的一种生命态度,一种消极的生命态度,一种认命和屈从,任其如此,就会苦一辈子."  相似文献   

6.
没文化     
<正>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  相似文献   

7.
幽默小故事     
孩子的眼光小汤米七岁,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用铅笔和蜡笔画他所看到的世界。他妈妈带他去公园,他不想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甚至不想玩秋千和跷跷板。他只想画画。他的父亲为此深感担心。"我不希望汤米把自己的一生都用在画画上。"他说。"为什么不可以?"他妈妈说,"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想想所有著名的艺术家——伦勃朗、高更、梵·高。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兴趣就是绘画。""呵,他们有天赋。汤米只是画画而已。"汤米的爸爸说。"他还小,"他妈妈说,"他会好起来的。何况我认为他已经显示出非凡的能力了。""如果他真那么棒,也许我们最好给他找个老师。那样他就能学会如何正确  相似文献   

8.
《礼记·学记》中说 :“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就是说 :君子教学 ,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诱导而不是牵着走 ;鼓励他们不是强迫他 ;给他点明解决疑难问题的“决窍”,但不把现实的事实告诉他。这里讲的就是课堂教学要善于提示 ,提示要有艺术。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 ,“教学要让学生跳起来够到果子”。你把现成的果子给他 ,学生会失去自己获取果子的能力 ;但如果跳起来也够不到果子 ,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适时地给他一把梯子 ,让他自己上去去摘果子 ,这把梯子就是适时、适度的提示。由于数…  相似文献   

9.
赵银平 《成才之路》2014,(26):69-69
正时下,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学生不好管""班主任不好当"这两句话。诚然,现在的学生有个性,管理起来有难度。一味要求学生服从的管理不仅不能管理好班集体,反而会导致学生反感。所以,班主任要学会"低调",学会"低头"。教师"低调"就是把权力的服从变成学生的信服与佩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于学生内心世界,教师把头低下会与学生走得更近,心贴得更近,师生关系更融洽。我教的班里有位同学,名叫H。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但  相似文献   

10.
大熊垒窝     
《教育》2011,(30):60-60
<正>大熊对喜鹊说:"邻居,我的窝藏在岩洞里,不受风雨的飘摇,但常受蛇蝎的捣乱;你的窝搭在树上,避免了蛇蝎的搔扰,可又受风雨的侵袭。我想,用岩石在树上垒成一个窝来,使它兼有两者的优越而又消除两者的缺陷。""好倒是好,"喜鹊说,"但是岩石在树上是不怎么好垒的。""不要紧,"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件物品,就是一次简单的探究活动。这不仅能帮孩子建立对事物更加丰富、立体的认识,也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好方法。挂在树上的石榴秋天到了,我带孩子们逛幼儿园的小花园,在很远的地方,他们就看到石榴树的果实又变大啦!孩子们纷纷拍手叫好,于是我们走近石榴树,仔细地观察起来。我指着石榴说:"石榴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纷纷喊道:"红色。""青色。""黄色。"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树上挂着很多石榴,有全红色的,但也有一些不太熟的,确实带着黄色和青色。我又指着石榴的头部问:"这个位置像什么?"孩子们一边睁大眼睛仔细看,一边大声说:"老师,像小花。"  相似文献   

12.
素材:画风     
《同学少年》2014,(9):52-53
<正>一天,老师让学绘画的孩子画风。孩子不知如何下笔,问老师:"风是看不见的,怎么能画出来呢?"老师没有说话,拿起笔画出了水面的涟漪和岸边轻轻拂动的柳枝。"我看到风了,"孩子说,"这风真柔美啊!"接着,老师又画出了连根拔起的大树和一片倒塌的房屋。"这也是风,"孩子说,"这风可真丑恶啊!"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要引导他们不单是"学会",并且"会学"。这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的教,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学生"是",还是"不是","要这样"或"不要这样"。学相声讲究的是"学""说""斗""唱",而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在"趣""说""写""作""问"几个  相似文献   

14.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7,(6)
车票查票员过来了,威尔逊先生才发觉忘了带月票。他想了想,对查票员说:"我不是逃票的,你看,我这张诚实的脸就是车票。""那请你把脸伸过来吧,"查  相似文献   

15.
小猪胖胖     
小猪胖胖吃了睡,睡了吃,身子养得圆滚滚的。胖胖看见小猴灵灵在一棵树上爬上爬下,累得气喘吁吁。“灵灵,你在干吗?”胖胖奇怪地问。“我在学爬树,”灵灵说,“学会爬树可以上树采果子。”胖胖摇头晃脑地说:“不用费劲爬树,果子熟了会掉下来。”胖胖走到一棵苹果树下,嗵的一声,从树上掉下一个红苹果。胖胖捡起苹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第二天,来了一群大猩猩,有好几十只呢。大猩猩们呼啦一声,全都爬上了苹果树,一边采一边吃,树上的苹果一个也没剩下。胖胖不会爬树,在树下急得哼哼直叫。小猪胖胖@虞运来  相似文献   

16.
陈庆珏 《教师》2013,(12):31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作秀课。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学会品评、鉴赏,吸收、传承、创造精髓文化,学会沟通表达。任何教学形式都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否则就是"伪语文"。坚守语文真实,把语文课上得朴实、扎实和厚实,当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17日多云"嘻嘻哈哈,太好笑了!""就是,就是!"老师还没来,教室里就乱成了一锅粥。无论班长把口哨吹得多么响,都被同学们的声音压了回去,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有一个人也在笑,但那不是哈哈大笑,而是苦笑。他就是我们班的"错别字大王"———黄文杰。过了一会,老师走了进来,同学们马上坐好,但有的和同桌还在桌子底下偷笑。老师见状,操起教鞭,"笃笃"两声,同学们知道大事不好,马上坐好。老师说:"在这里要批评几个  相似文献   

18.
<正>策略是"教"出来的,还是"催生"出来的?若要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答案似乎更接近于后者。丁爱平老师也倾向于认同后者,正如她在课例中向大家所展示的,她更愿意把策略看作一种"智慧",而智慧是内隐的、缄默的,具有很强的个体特性,不是通过统一的方法所能"教"出来的。之所以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因为这关系到本节课乃至"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类课的教学定位问题。我们知道,"解决问题"是可以从外部输入的,亦即我们只要把  相似文献   

19.
天使     
"妈妈,"孩子说,"真有天使吗?""《圣经》上说有。"妈妈说。"是啊。"孩子说,"我看过天使的图片。可是妈妈,你见过真的天使吗?""我认为我见过。"妈妈说,"但天使穿的跟画上所画的不一样。""我要去找一个!"孩子说,"我要沿着路跑,跑啊,跑啊,直到找到一个天使。""这是个好主意!"妈妈说,"我会跟你一起去,因为你太小,不能独自跑太远。""我已不是小孩了!"孩子说,"我都能穿裤子了,我长大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生走近老师,问道:"老师,一个人应有多少朋友——一个还是好多?""一切都很简单,"老师答道,"你瞧,最高的那根树枝上结了个红苹果,你这就去把它摘下来吧。"学生仰头看了看,而后回答说:"可这苹果高挂枝头,老师!我够不着呀。""你去招呼个朋友,让他来帮你。"老师答道。这学生唤来另一名学生,然后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