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 《青年记者》2003,(9):26-26
“新闻由头”顾名思义,由者,缘故也。由头,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新闻的引子,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陈植源 《新闻知识》2001,(10):38-39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有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泛,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一新闻由头,实质上是新闻事实的反映和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可以成为小言论的由头。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成为小言论的由头呢依笔者所见,能成为小言论由头的新闻事实大致有以…  相似文献   

3.
新鲜是新闻的生命,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新闻由头多种多样,而笔者则认为,"记者昨日获悉"不是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4.
和其它言论体裁相比,小言论更注重新闻由头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新闻由头的小言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言论,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言论新闻性的重要体,也是小言论一种常用的立论方法,圾了恰当的新闻由头,议论可以缘事而发,顺理成章,反之缺乏新闻由头的小言论,不仅议论容易空,而且分析说理也容易简单生硬,令人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5.
二、抓好新闻由头,追踪采访新闻事件多个现场,获取现场短新闻的资料。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记者每天碰到的都是新问题。新闻要求“新”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有主动进取精神和独创意识。诚然,现场新闻有不少突发性事件是记者无法事先预见和准备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已发生了稍长时间,如果记者作后续采访,写成现场短新闻则时效性差;若是不写又太可惜。因而,抓好新闻由头不失为补救时效性差的好办法。一旦抓到好的新闻由头,记者就应该有所准备地深入到新闻由头发生的现场,去捕捉新闻事实。每一个发生在现场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6.
俞杏莲 《新闻窗》2011,(2):43-4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画人首先必须先画人的眼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头发画得很逼真,那么这幅画是不成功的。导语就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借用“顺藤摸瓜”的俗语来说明新闻由头与新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闻从业者把新闻本身处理得生动活泼,新鲜及时,与众不同,就能在与别家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体现出优势。新闻要鲜活,首先体现在导语上;而导语要鲜活,则不得不在新闻由头上下工夫。那么,什么是新闻由头?一般认为,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是新闻发布的依据或契机。指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或事实的出处,是一个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它可以是最重要的事实,也可以是次重要的事实,还可以仅仅是新闻的来源,但必须是说明最新动态的事实。如何寻找新闻由头呢?以下针对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不同特点分而述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佳 《记者摇篮》2010,(3):24-24
由头,也是切口,正像是一个便于操作的手术工作面,从这里,表皮被打开,皮下的骨血神经也就是新闻的内涵和背景都能顺利地通过深入报道呈现出来。对一条消息新闻来说,由头小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由头深便于挖掘出大背景,所以新闻由头选准了、挖深了,一条优秀新闻要求的反映事实的典型性就自然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高静 《记者摇篮》2005,(6):59-59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都有个“由头”,而这个“由头”应该与新闻敏感密切相关。无论你写作水平多高。逻辑性多强,概括能力多出色,没有新闻敏感或新闻敏感缺失,都不会写出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来。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业界有个说法,好的由头是消息成功的一半.也因此,记者编辑们在由头上很是下工夫. “百度”了一下,新闻由头,又称新闻根据,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引子. 由头又称引子.爆仗的引子,在我们老家叫信子.引子、信子,有时又称引信.请注意,这里有个“信”字. 由头之“由”,是个很有趣的字.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由头,能够将新闻内容实质更加直观切实的展现在受众面前。具备一条优秀的由头,能够引发更加强烈的反响,同时将新闻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对于新闻报道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策划愈显重要.本文从新闻事实、由头、法律规定、策划手法和统筹兼顾等五个方面总结晚报新闻策划的原则,用大量新闻事例论证坚守原则将使新闻锦上添花,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3.
《记者摇篮》2006,(5):52-52
1.“踏访”式由头要“踏”出新东西来所谓“踏访”式由头,是记者或通讯员深入到现场,通过观察后写成的新闻由头。利用这种方式要注意,记者或通讯员一定要善于发现新的事实。不要把那些与要报道的事实无联系的事来作为新闻由头。2.少用“了解到”式由头所谓“了解到”式由头,就是记者或通讯员把自己到某个部门、某个单位去了解情况的事作为新闻由头。如果说这种方法值得推广的话,那么,记者和通讯员无须再紧张了,可以不急不忙,随便什么时候什么单位去采访都可以写出“新鲜”的新闻来,甚至还可以写出“昨日”新闻来。然而,这种方法也不是不能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可以活用为新闻,其关键在于创设新闻由头,以此搭建一个形式上的新闻事件,其本质是对历史事实或历史真相的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15.
"新闻点",专业上即是"新闻由头",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新闻由头"是新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方面. 党刊一直以来以报道党的建设大政方针政策以及党建工作经验和信息为主,和报纸、新媒体等比起来,仿佛新闻性不是那么强,需不需要找"新闻点",怎么找"新闻点",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新闻由头"就是新闻的引子,是新闻发布的依据或契机。一般指新闻发生的时间或事实的缘由,是一个事件能够成为新闻的一个事实的依据。一个好的新闻由  相似文献   

17.
长期关注中培养出新闻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优秀稿件的产生,需要记者对社会的长期关注和理性思考,新闻敏感性也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关注中培养出来的,一旦碰到合适的新闻由头,便会撞击出灵感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电视、报纸新闻相互竞争的现状下,报纸的导语也日趋于多样性,日渐创新,不再拘于形式和墨守成规,而是以老调谱新曲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一般说来,导语即紧接新闻由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主题,吸引大众能有兴趣阅读完全文。  相似文献   

19.
变旧闻为新闻,有三种方法: 一、以新近发生的事实为由头,把它与过去发生的同类事实链接起来 变的要点是,新闻由头的时间要素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最好是“昨天”或“今天”发生的,如果不是则最好点明具体发生时间。新闻由头非常忌讳时间上的模糊性,如“改革开放以来”,“年初以来”等等抽象的时间概念,时间久就不成其为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20.
对于已有耳闻、已从其它渠道获悉或已接到新闻发布会通知的待发生新闻,是等待通过正规渠道确切发布还是迅速抢发?等待新闻的确切发布,意味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往往会使报道在时间上落于他人之后,处于被动境地;而在第一时间抢发,又担心引起相关部门不满,更重要的是怕"抢出问题"--由于没有得到最详实的材料,新闻事实变数大,新闻由头也无法确证,很可能因抢发而失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