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参照群体类型分析参照群体,指的是个人特别向往并接受其规范,成为自己言行参照系的群体。有时特指某种现象,又可称为参照现象。每个人总是归属于一个或几个正式群体,其中有的成为参照群体,有的则不然。现在,一些学生的参照群体取向,往往违背教育者当初的意图。有的在社会化过程的某一阶段接受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而在另一阶段产生了别的选择意向;有的同时接受正式群体和其它群体的行为规范,“制度化”行为和“非制度化”行为交替并  相似文献   

2.
现今时代,我们的受教育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有的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吵闹;有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规划,抱着得过且过的生活观念,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干什么事都心灰意冷,消极被动。很多教育者惊呼:我们遇到了"垮掉的一代"!从教育者应有的心态出发,要求教育者基于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从而在教育中深刻地影响受教育群体,使其成为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3.
乔玲 《湖北教育》2007,(5):40-40
作为教师,大家最开始的起步是一样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人成为优秀教师,有的人成为特级教师,有的人成为教育家。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在公正的时间面前有了差距,又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呢?  相似文献   

4.
审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有的乒乓球式的问答充斥课堂,教师以频繁的问答代替灌输,让人惊叹;有的教学情境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繁华里隐藏着许多的浪费;有的教学计划性不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造成宝贵时间的流逝,学习效率低下.一句话,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在缺失.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结论的准确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这极易牵动学生在学习中成败感。儿童在刚入学时,都是信心十足,充满生机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不断地成功,成为学生群体中的骄骄者,有的则由于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后,自信心逐渐消失,成为“差生”。如何使学生多一  相似文献   

6.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有的经济贫困、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存在学习障碍、有的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有的就业困难,这对他们在校学习、生活及及全面成人成才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基础上,寻求和探索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一"体改生"的特点1群体结构层次复杂由于"体改生"的招录条件的规定,使得学习同一专业的"体改生"的生源五花八门,有的为高校毕业生,有的为退伍士兵;有的毕业于地方院校,有的毕业于公安院校;有的刚刚走出校园,有的已参加工作多年。学员来自五湖四海,群体结构层次多样,教育管理难度增大。由于这些原因,他们在学习新专业时程度就参差不齐,学习的方法、兴趣度、投入度及学习的效率就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有的人会一蹶不振,甚至破罐破摔,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是有的人却能绝境反击,重新站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们对事情成败的不同归因.人们通常把事情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和运气.归因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这种不同的心理体验又会对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有的人能够在困难中看到积极因素,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培养起习得性乐观;但是有的人却在挫折的压力下,产生习得性无助,自暴自弃,走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无形的组织”,有较高的整体性、融洽性和功效性。从性质上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后进型。积极型,可以借用和保护;中间型的,能够引导和争取;后进型的,就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这也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后进型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共同的爱好,一致的态度,自然结伙,有消极和破坏行为的非正式群体,便是后进型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成员已经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不良的品德。他们有的在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后结伙出走,有的课外时间一伙无休止地玩,影响了学习和休息,有的通  相似文献   

10.
谈学习艺术     
古今中外,人人都离不开学习,人人都在学习。但是,有的人学得轻松,事半功倍、硕果累累;而有的人、学得维艰,劳劳碌碌,成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的天赋、基础、条件和努力程度外,还与个人的学习艺术有关。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更为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地学好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效应该掌握学习艺术,提高学习效率。大凡学有所成的人,都是掌握了一定学习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还存在着庞大的文盲群体,由于他们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营养,而成为贫穷、落后、愚昧,甚至罪恶滋生的土壤。这是一块瘠薄的土地。耕耘这块土地,有的人望而生畏,有的人半途而退,有的人敷衍塞责,然而在这块土地上更有着许许多多的执着眷恋者,辛勤耕耘者,我们的主人公克山县教委副主任姜殿福同志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在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校园要关注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组织或群体而言的,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交往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自然的群体。例如青年教师群体、老教师群体、班主任群体;老同学、老同事、老乡、邻居;棋友、牌友、酒友、书友群体等。这些群体有的以满足成就需要、创造需要为目的;有的以满足互尊、互爱、互助等需要为宗旨;有的是扎在一起图个快乐;也有的是为满足发泄不满、散布消极情绪等。这些群体,成员之间一般都是以感情为纽带,以某种共同的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有自己默认的“领袖”人物,在精神上乃…  相似文献   

13.
曹久爱 《教师》2013,(26):111-111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着一个习惯,隔三差五让学生写一下学习物理的感受。有的学生记录学习心态的变化及自我调节过程;有的学生总结学习物理方面的经验;有的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让物理融人到生活、社会中。学生们在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向我倾诉心声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挤出时间,挑选一些趣味盎然、有代表性的好材料读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做虽然会耽误些教学时间,但我认为值得。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上网的大学生中,只有大约30%的人是为了搜索资料,下载与增长知识有关的内容;70%的人上网,是在玩游戏,有的在聊天室消磨时间,其中46%的人曾浏览过色情网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的学生因通宵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考试不及格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因为“网恋”而退学。甚至误入歧途;有的以网络交流代替正常的人际交往,造成心理扭曲,与社会格格不入等等。  相似文献   

15.
汪俭 《教学与管理》2010,(2):131-132
一、高效能学习小组的特征 1.整个学习小组共享一种共同的目标感,每一小组成员都愿意为实现这些群体目标而奋斗。当然,英语口语高效能学习小组共同的目标感就是为了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而这些群体目标对有的组员来说可能是克服人前表达的恐惧和羞涩感,有的则是提高发音的准确性,有的则是希望和其他组员多进行沟通交流,增强语感和口语表达的流利性。  相似文献   

16.
学习方式有不少 ,如有的人喜欢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 ,有的人喜欢通过倾听来进行学习 ,有的人喜欢通过记笔记来进行学习 ,有的人通过写作进行学习 ,也有的人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 ,还有人通过听自己说话来进行学习 ,更多人的学习是各种方式交叉进行的 ,等等 .无论怎样 ,倾听 (听课 )是一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在此 ,准备和大家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感想 :为什么要听课 ?怎样听课 ?如何评课 ?课该这么上吗 ?1 为什么要听课一般来说 ,专家听课除了要评课 ,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 ,为了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领导听课是为了检查工作 ,…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上网的大学生中,只有大约30%的人是为了搜索资料,下载与增长知识有关的内容;70%的人上网,是在玩游戏,有的在聊天室消磨时间,其中46%的人曾浏览过色情网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的学生因通宵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考试不及格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因为“网恋”而退学。甚至误入歧途;有的以网络交流代替正常的人际交往,造成心理扭曲,与社会格格不入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学风的理论内涵和界定,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准确而统一的表述。本文谈及的学风内涵是指广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精神、学习风气和学习纪律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民办自费大学,学生的入学素质较低,学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入学素质低,表面上看是分数低,实际上各方面的素质都低。根据我校的统计分析,学生入学成绩偏低的原因约60%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他们之中多数人,不是本身注定不能考取好成绩,而是他们在中学阶段,有的学习不那么刻苦努力,学习进取心差,毅力不强;有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学习上;有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按照学习规则学习等等。这些缺点影响了他们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影响了他们高考的成绩,并把这些缺点带到了大学。许多学生在  相似文献   

19.
学习方式有不少,如有的人喜欢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有的人喜欢通过倾听来进行学习,有的人喜欢通过记笔记来进行学习,有的人通过写作进行学习,也有的人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还有人通过听自己说话来进行学习,更多人的学习是各种方式交叉进行的,等等.无论怎样,倾听(听课)是一种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在此,准备和大家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感想:为什么要听课?怎样听课?如何评课?课该这么上吗?  相似文献   

20.
郑彦芬 《云南教育》2004,(19):48-49
走进当今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教师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人家搞,自己也搞。有的教师一节课进行两三次合作学习,即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宣布合作学习,前排的学生很快回过头去,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