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大学生就业发展为载体,做好辅导员面向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辅助工作,将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有效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多元化开展,完善当前阶段高等人才教育培养就业发展体系,有效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教育实践优势。但是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高校通过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就业指导教育管理体系、优化就业指导教育评价与管理机制、构建多位一体就业指导新形式等途径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国内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等研究成果,对于做好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浙江中医药大学近几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发展与实践为主线,指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构建全程式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大一至大五,每一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有不同的重点与主题;同时随着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从形式、内容、队伍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愈来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就现阶段而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线单位,承担着具体而繁重的职责.针对新形势,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机制探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主对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总结、分析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机制的具体内容。借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为我国高校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得出了应从就业指导机构、经费投入、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就业指导与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学生本人的就业理念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机制.从而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以期尽早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化解或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多元化、人本化、专家化建设是高校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开展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大学生实现及时、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就高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即通过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全员参与、系统建设,建立起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广东省高校中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就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大学生就业工作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往往造成许多高校疲于应付而忽视其专业性、系统性的要求,从而对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其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以及我国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应对就业难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从原先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不完全买方市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根据市场供求理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性,切实发挥就业指导的功效,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指导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文教资料》2008,(22):89-91
本文对英国、美国、日本、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并从中吸取先进的经验,提出从六个方面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的途径即创新就业指导的理念,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建设,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和载体,建立完善、方便、快捷的就业信息途径和构建专业化、学者化、科学配置的就业指导队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我们国家、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显得日益迫切,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力,要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地位;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环境;由专业引领,提升就业指导力;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为核心,做到全程、全员、全方位指导,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田聪 《华章》2012,(29)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后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各大高校开始着手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融合.本文分别从建立职业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培养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建立就业通讯体系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就业指导与大学生活的有效融合,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率的同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一些实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发挥好他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高校辅导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采取个性化就业指导方式,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拓宽信息渠道,搭建有效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5.
林丽 《教育导刊》2009,(8):41-42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点面结合,一方面扎实做好基础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把个性化指导贯穿于大学生生涯发展之中。本文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课程、个性化的就业咨询约谈方法、个性化的多元就业信息沟通渠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满足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个性化需求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引导作用,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就业非常严峻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困难成为社会现象.而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模试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就业方法,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培养,结合大学生新的就业格局,就需要我们高校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平台,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做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同时也解决了当前社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棘手的问题.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指导规划,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提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北京市八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开展与宣传、内容与理论、机构与人员、硬件与评估等方面反映出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独立设置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保证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资金充足和信息完备,开设就业指导专业并着力开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建设和配备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研和统计工作,开展高校就业指导的评估工作,逐步发挥和强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反馈作用和附属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试探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工作第一线人员,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高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分析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的重要性,阐释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就业指导能力,进而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提升的途径,以期提升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从而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就业指导的历史短且起点低;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就业指导工作的功能与内容发挥不够;就业指导的手法和手段比较简单。针对我国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即从观念、形式、机制、模式四方面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