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预设:1.能认读本课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2.能在教师引导下,个性化阅读、理解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基本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水乡小镇恬静的意境和欣欣向荣的气氛。教学过程:一、集中出现本课生字,要求学生自主整体认读。1.引领学生介绍认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课堂现场预想: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字,虽然是生字,但老师相信,有很多你们其实早就认识了。生:街上“永和豆浆店”的“浆”字就是这个“浆”。生:我们上数学课时用到过这个“尺”字。生:我们班“王雅莹”的“莹”就是这个“莹”。2.鼓励学…  相似文献   

2.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3.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课前谈话师:同学们,陆老师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新本领,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不仅会上语文课,还会画画。请睁大眼睛仔细瞧。(师画简笔画大象)师:看出来了吗,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请大家伸出手,跟陆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曹”字真有趣,不是横就是竖,间隔要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5.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6.
<正>任务一:联系生活经验,谈论天气现象师:同学们,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你是不是认识。(板书“雨”,学生认读)师:雨有很多种,我说一种雨,看看大家有没有印象。毛毛雨,见过没有?生:见过。下毛毛雨的时候,我喜欢把舌头伸出来尝一下。  相似文献   

7.
师: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习怎样观察。那“观察”是什么意思呢?生:“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师:是吗?在十字路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红绿灯,那谁能告诉我这三色灯是怎样排列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久才有人回答,几乎把几种排列顺序都猜遍了)师:(故作惊诧地)你们没看见过红绿灯吗?(全班摇头否认)刚才有的同学说“观察”就是看,但是红绿灯你们都看见过了,为什么说不出它们的排列顺序呢?看来,“看”不等同于观察。下面,我带你们到公园去实地观察一下吧!(学生兴致盎然,我带学生来到公园大门口)师:谁先来说说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8.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听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之后,教师巧用一则游戏(小魔术)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字,最近,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长了一样本领。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不用看就能知道你手里拿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们信吗?生:不信。生:信。……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将几张事先写有“葫”、“盯”等生字的卡片交给他,让他拿出一张,背着老师给大家看,然后请老师猜。师:(做出思考的样子)我猜这个字一定是“葫芦”的“芦”。生…  相似文献   

10.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11.
胡宏伟 《江西教育》2002,(23):31-31
“9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的内容,其中“9的分解”教学片段为:教师用课件出示右图。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机器人。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图形宝宝组成的机器人。大家数数,这个机器人由几个图形组成?生1:这个机器人由9个图形组成。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9个图形分成两类,你们准备怎么分呢?生2:我把它们分成3个正方形和6个三角形。师:根据你对图形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分成几和几呢?生2:9可以分成3和6。(师板书)师:机器人身上的图形除了根据生2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  相似文献   

12.
<正>一、谈话揭题师:今天是位新老师给大家上课。我姓张,名玉栋,(出示:张玉栋)就是这三个字。我叫——生:张玉栋。师: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生:非常好,听起来感觉很好。生:我觉得这个名字有来源,不像有些名字,就是随便取,如二娃、三娃之类的。师:看来你接触过农村的孩子,听说过这样的名字。张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人,他叫——(板书:三黑)来读一读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3.
谁先结冰?     
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杯热水、一杯等质量的凉水,在相同的条件下,哪杯水先结冰? 师:答案是显然的,凉水先结冰. 生:我从小学就听说热水先结冰,后来在课外读物上也看到过,并说得头头是道.从初中到高中我问过几位物理老师,也说热水先结冰,并作出了解释. 师:你做过实验吗? 生:做过. 师:什么结果? 生:凉水先结冰. 师:你相信实验事实还是相信道听途说? 生:当然相信实验事实,但有些物理老师的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热水散热快. 师:“热水散热快”这句话的意思是热水与环境温差大,散热…  相似文献   

14.
张美霞 《山东教育》2002,(16):36-36
一、谈话导入意图: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出话题。1.同学们,张老师对大家的课余生活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2.学生汇报。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摄影。(师:有机会给我拍张照好吗?)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弹电子琴。(师:你还是小音乐人呢。)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朗诵。(师: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老师是你的偶像吗?)3.小结。师: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吗?生:看过。师:崔永元叔叔以他那幽默、朴实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观众的好评。今天,咱们就采用《实话…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了解性地引入,动态性地感知 师:(板书“倍”)对于这个字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倍”就是倍数。生:我知道有几倍。……师:数学中的“倍”,确实有像你们所说的“倍数”、“几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马新民 《师道》2014,(10):25-27
师:同学们好!许艺(一名在座的学生)老师好!(学生坐下)为什么我要说“许艺老师好”呢?因为刚刚上课之前咱们班的许艺同学教了我一个字。(展示ppt中的“逋”字)就是这个字,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字该怎么读啊?(有的读fu,有的读pu,还有的读bu)有了三个读音,好,我们让许艺同学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流程】师:你们知道“看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用眼睛看。师:要由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仅用眼睛看是不够的,还得——(生:用心去想。)师:是的。“看”表示动作,而“见”呢,已包含了结果。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梅花”两个字,你看见了什么呢?生:我看见梅花开得很鲜艳。生:我感受到梅花不怕严寒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老师 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去结识一位特别可爱的小伙伴。(课 件展示: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师:谁知道老师要带你们去哪里? 生:我知道老师要带我们去大森林。师:小朋友们能不能说说你刚才在大森林看到了什么? 生:房子,大树,还有许多小动 物。 生:我刚才在大森林中看到了 大树,熊爸爸、小熊等许多动物在树 底下,旁边还有一座小木屋。 师:真不错!以后我们说话时, 一定要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把句子 说完整。(学生按“谁在什么地方看 到了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19.
师:请大家判断8、13、25、54、70中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生:能被2整除的数有8、54、70。生:能被5整除的数有25、70。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生:我是用“试除”的方法判断的。生:我也是。师:用“试除”的方法判断虽然可以,但是速度慢些,特别是对较大的数。我有个办法可以立刻做出判断。不信吗?我们试试看。哪位同学愿意说数?学生纷纷提出不同的数,教师迅速一一做出判断,同时把这些数写在黑板上。师:老师为什么能对大家说的数迅速做出判断呢?因为老师这里拥有“金钥匙”。你们也想拥有“金…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肺”字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师:(幻灯上打出“脯”)这是什么字?生:这是“胸脯”的“脯”。师:谁来说说我们的胸脯里有些什么器官?生:有心。生:有肝。生:有肺。……师:下面,老师来作个透视,你们会看到什么器官?(依次抽去“脯”的一点和两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