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我国端午龙舟竞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现状进行了解和研究,提出我国端午龙舟竞渡发展策略。即制定科学严密的竞赛规则;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举办系列比赛;加大向学校推进力度;各地建立龙舟博物馆,保护民间龙舟文化。从而为我国民间体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荆楚民俗体育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结论: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产生的渊源与荆楚文化传统、龙舟习俗、纪念屈原有关,新时期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地方及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影响与启发。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传承和发扬了荆楚文化、爱国精神、龙舟精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推动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龙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05-106,11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古老文化的漫长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和由此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以龙为主体的活动。龙舟竞渡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内的龙舟文化。本文通过对龙舟文化的起源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的论述,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龙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龙舟文化历史悠久,本文分析了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龙舟文化的发展,以及龙舟文化无形资产开发的社会学问题。提出了龙舟运动开发的措施,旨在弘扬民族文化,推进龙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贵州台江施洞苗族独木龙舟因独特的区域特点和民族风格,其文化的社会功能极为显著。本文仅就这一地区特殊的龙舟竞渡社会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竞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早在战国铜鉴上就有龙舟绘图。南北朝时,龙舟竞渡十分普及。唐代,竞龙舟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并有大量文学描写。宋代,竞龙舟已传入宫中,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一、龙舟的种类1.马头舟在河南辉县赵固的战国墓葬出土的“燕乐射猎图案刻纹”铜鉴上有一小船,其船首为马头状,头部较平(后来龙舟头昂得很高),头上有短角,马头下颌无胡须。船身刻有鳞状纹,船尾呈鱼尾状。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幅龙舟图了。在我国早期的农耕文化中,马是家养牲畜中主要动物之一,鱼也是重要的猎物,所以我国早期在龙舟创…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汨罗江龙舟竞渡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变,已经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龙舟文化。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在获取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对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与流变进行概括与分析。结论:现代化与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传承体系是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文化自觉是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0.
温州龙舟竞渡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它是温州政治、经济、生活的小缩影.本区域人群对于温州龙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它蓬勃发展的内驱力,推广温州龙舟应从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对温州龙舟传统文化宣传,设置具有温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龙舟赛事,激发群众更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扩大群众基础,更好地推动温州龙舟竞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沅陵传统龙舟竞渡源于纪念始祖盘瓠;经过自在自发时期、萧条与禁止时期、恢复调整时期、加快发展时期四个时期的变迁,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由"本土"祭祀性体育活动演变成与国际接轨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沅陵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龙舟赛事的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龙舟竞渡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历史悠久 ,深受各族人民欢迎。本文以福建地区龙舟竞渡民俗为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并从龙舟竞赛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提出看法 ,为相关方面的决策与研究提供参考。1 龙舟赛事的历史回顾龙舟竞渡 ,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 ,我国春秋中期已有龙舟 ,战国时期便出现龙舟竞渡。梁朝的《荆楚岁时记》写道 :“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汩罗江 ,伤其死 ,故并命舟揖以拯之”。之后 ,在中国民间 (特别是南方 ) ,人们把五月初五这天视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并以龙舟…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基本古籍库为史料来源,整理研究有关龙舟竞渡的浙江方志史料。研究发现,浙江方志中有大量记载龙舟竞渡的史料,主要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当地龙舟竞渡活动的开展情况,竞渡场地及龙舟制作,龙舟竞渡伤人及其治理措施,龙舟竞渡奢靡、废农耗业等现象及其治理措施以及竞渡诗词等内容。方志竞渡史料不仅可为浙江地区竞渡史研究提供文献史料支撑,还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为传统民俗体育研究以及传统体育的现代传承提供史料来源。此外以地方志为史料来源可为体育史学研究打开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以温州地区龙舟竞渡民俗作为研究的一个视角,以点带面,从其发展的历史沿革、内涵两方面进行考究、分析;探究吴越龙舟竞渡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主要集中于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对温州龙舟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制约因素从文化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和盛行不衰的深层动因,及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和独到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5.
倪依克 《体育科学》2004,24(4):73-76
在比较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龙舟运动各自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取向、以及组织与竞赛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升其整体地位,融入世界主体文化以及现代中国龙舟运动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竞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早在战国铜鉴上就有龙舟绘图.南北朝时,龙舟竞渡十分普及.唐代,竞龙舟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并有大量文学描写.宋代,竞龙舟已传入宫中,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7.
水球、划船     
G861.3 20025539谈水球区域联防的战术打法〔刊,中,B)/江逸华刀游泳一2002(3),一15一16(xH)水球//战术//打法//训练G861.4 20025540比较我国汉、苗、傣族龙舟竞渡文化之异同二C哪ar isonofdr鳃on一boat raee eult盯e胡ong nationalities ofHan,M iao and oai in比ina〔刊,中,I)/方祯,杨津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一2002一25(l)一19一21参9(LF)龙舟//比赛//中国刀文化//汉族//苗族//傣族 汉、苗、傣族的龙舟竞渡在我国多种龙舟文化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这三个民族龙舟竞渡的文化湃源、演化过程、祭祀习俗作比较研究,可看出,竞渡活动起…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闽台高校龙舟竞渡开展的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闽台高校开展龙舟竞渡的文化底蕴深厚、队伍数量增多、竞技水平提升和社会影响力扩大。同时存在开展形式单一、专业龙舟教材缺乏、训练水域匮乏、训练周期短等共同困境。理念差异使得闽高校队伍总体竞技水平高于台湾高校,学训矛盾是制约闽大学生参与龙舟竞渡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大扶持力度、营造校园龙舟文化氛围、科学选取龙舟教材、进一步深化两地高校龙舟竞渡的交流与合作、解决学训间的矛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上运动     
G861.4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Dragon-boat race and dragon-boat culture[刊,中,A]/张玲玲(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22-24参5(TY)龙舟//比赛//传统文化//中国 龙舟比赛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地域性、群众性、竞技性和民俗信仰。现代社会的龙舟竞赛,在舍弃了其原始的娱乐性和民俗信仰的同时,增加了竞技成分,更多的注重其团队的合作精神,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包括发展地方经济、弘扬民族文化在龙舟文化。  相似文献   

20.
贵州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实践活动场景规模宏大,文化内容古朴而独特,是一部真实的、生动而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运用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从历史文化景象、社会文化景象以及竞渡文化景象对贵州苗族独木龙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象进行追踪研究,并在总结其非物质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探寻龙舟竞渡背后所反映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