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春玉 《科教文汇》2009,(36):114-114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借用学生生活,丰富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开放教学形式,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衔接课堂内外,让学生的七彩生活走进阅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地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地进行阅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自主学习,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好,而且学得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得还挺苦.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谈世平 《科教文汇》2009,(34):117-117
阅读是为了审美,其应体现审美的独创性,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快速高效阅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客观要求,要想摆脱阅读教学的这个困境,就必须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改变闭读教学低效率的现状,改变传统中不科学的阅读习惯,以快速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速度和理解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奏响美丽、丰富多彩的生活乐章,从小磨练、从小践行。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浅谈对个性阅读的教学的一些看法,以便于在今后长期阅读教学中更好的对待个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所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而小学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使命,而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桑玉萍 《科教文汇》2009,(35):164-166
阅读教学一向是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应该是通过一定的语言体系来体现的。本文从分析Hoey的语篇词汇重复模式入手,分析其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从而使阅读教学能做到"点"与"面"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主要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加强审美艺术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矫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外延功能,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这项功能的"正统性"不断得到加强。如何使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使学生的精神领域得到洗礼,让阅读成为毕生习惯,由此带动全民学习意识的养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动力支点。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一种占课时最多、精力最大的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效果将会直接影响中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而阅读能力作为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标尺,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是语文教学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经过多方面考察研究,并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成绩,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然而,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的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未能及时地去了解学生对于阅读的真实需求,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均没有明显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讨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论-图式理论。教师不但从中可以了解一定的阅读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应用于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细读文本的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而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细读文本的教育更是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与阅读教学相互结合,更加关注学生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品词斟句中获得知识,提升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本文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的探寻和整理,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提炼行之有效的文本细读策略和方法,为同仁们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一点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等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工作,以便及时有效地总结出一套科学的阅读教学模式并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蕊 《金秋科苑》2010,(14):160-160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目前英语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阅读方面加以方法上的指导与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保证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蕊 《今日科苑》2010,(14):160-160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目前英语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阅读方面加以方法上的指导与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保证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珊 《科教文汇》2014,(5):128+191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语文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只有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开展广泛的阅读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于都能力。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地基础。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学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地改善授课模式。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就是探究性阅读,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当前模式下,需要对研究性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根据其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陈珊 《科教文汇》2014,(15):128-128
个性化阅读是指能够反映学生个性的开放式阅读。个性化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行为,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点燃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质疑叩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促使学生的独特见解不断生成和升华,由此培养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阅读探究的乐趣带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个性阅读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唯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悟生活,积累情感;留心生活,提炼生活;广泛阅读,厚积薄发;丰富生活,广开"材路",才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摆脱无话可写、无情可抒的尴尬境地。教师要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将生活化为体验、情感和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