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日语文体特点的分析,指出日语文体的对立表现为简体和敬体、口语体与书面体的对立.于此同时,分析了口语体与书面体在词汇方面、语法方面、句式方面的使用差异,列举出目前日语文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日语文体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琳  程菱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1):84-86,96
在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日本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可以采用"文化型句型训练"、"情景对话训练"、"多媒体网络视频的利用"等三种方法将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基础日语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黄小英 《文教资料》2013,(15):194-196
文体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它体现的是个人的社会文化及社会语言能力。文体的正确选择及顺畅转换是对话自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日语教学中,总结文体的使用现状,探讨有效的指导方法,是极其必要的。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了初学者文体误用的状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全球化,在中国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语码混用。英汉双语夹杂是"语码混用"现象的一种,指的是在汉语运用中夹杂英语的现象。本文从动机和态度方面,分析、探讨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真  马文静 《考试周刊》2011,(87):105-106
在学习日语动词的过程中会碰到"体""态""时"等语法概念,这常常使日语学习者无所适从,混淆不清。日语动词的"体"分为四种,即持续体、存续体、完成体和准备体。其中,完成体"~てしまう"最易理解。因此,本文就日语动词的"持续体~ている/存续体~てある/准备体~ておく"这三种用法进行了辩解分析,通过对比研究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巴赫金的"微型对话"理论,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篇作品的独白形式中存在着另一个声音,作品在意义结构上也存在着双重结构的对话。因为多重声音的出现,这篇作品呈现出一种言语层面上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在师生、生生、生本平等对话中演绎生成。热闹的课堂上有一种"活跃"的假象,出现不讲实效的"假对话"。笔者撰写本文对貌似"热闹的对话教学"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关注真实对话"、"巧用教学策略"、"构建生态课堂"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范式发生了转型,主要表现为: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在阅读教学范式转型过程中出现了阅读浅体验、教学假对话、教学伪生成、教学乱言说、教学无结构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话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这一理念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极大地拓宽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视野。走向对话,是开放时代人类的选择。本文旨在阐释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倾听"这一要素的内涵及意义,进而探究"倾听"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在课堂实践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对话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上,对话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方式。但是,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日语时体研究的最新成果,观察日语时体及其在具体文体中的表现并据此阐明日语时体的一般规则。日语文本的时体交替受制于文本的时间流向及时间基点的设置,时间流向(タクシス)在解读文本时体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日语剧情简介文本一般以"る"来表示其情节的进展,"た"提示前一情景的结果或对其进行点评、说明。因此,"る"具有使事件向前发展的功能,而"た"则具有表示同时的事件的作用。"る"表示将来,会给听者一种悬念感;而"た"则返回并停顿在前一个事件,具有与主时间链相区别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是一个对话的社会,"对话"是人以及各种关系的存在方式。在教学研究中,"对话教学"是教学领域中积极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是教学活动的存在方式,教学过程就是对话的展开,教学统一于对话,教学即对话。  相似文献   

13.
阅读对话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独特体验"、淡化教师讲解、引领等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被过分强调。尊重了"学生主体""独特体验"未必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对话教学不是不要引领,而是要尊重下的引领及合宜的引领策略。教师的引领失误往往体现在对教学中出现的"读误"现象不能合理纠正。引领的基本策略是语境还原和惯习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有的语文课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虚浮和无效现象。  相似文献   

15.
「です」一词看似简单,但实际使用却十分复杂,教学中也容易被忽视。文章通过对教材及语法类书籍中「です」用法分类情况的考察,并结合日本学者关于「です」词类划分的早期研究,对"判断助动词"和"敬体助动词"这一定位提出质疑。同时,结合日语学习者的各种误用现象,对「です」用法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再整理、辨析,并进一步对误用的产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语句子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而大量地省略单数数量词"一"的现象尤其显著,这也显示出了日语语言的暧昧性和模糊性特征。从模糊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数量词"一"的省略现象,既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日语数量词独特的用法,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日语语言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作文考试自从引入"话题作文"以来,文体对考生的约束降到了最低限度。"淡化文体要求"有其特定背景,这就是两个"套子"的存在:一个"套子"是近年来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模式倾向;另一个"套子"是命题与评判中过分强调文体要求的简单化倾向。两个"套子"都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发挥最好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它表现不同民族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其文化而存在,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学习日语必须了解其承载的文化。目前日语教学中存在轻文化导入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在日语教育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文化导入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是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将"对话"引入课堂教学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也是对语文教师本质力量的一种重新审视和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目前还存在着若干对话误区":满堂问"式的对话教学;对话中的"唯表扬"评价现象;获得文本里的真知就是对话的结果的认识。因此,整合三维目标,实行多维对话课堂教学,建构"和谐"课堂,势在必行":师生"对话——民主互动";生生"对话——合作共享";生本"对话—主动探究";师本"对话——感悟创新。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显示,从1984年开始,"研究性教学"见诸于期刊,截止到1999年的15年间,共有61篇文章出现;而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此类文章高达7 027篇,故"研究性教学"明显地刻着当代性的烙印。如何应对研究性教学当代性带来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是有必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展开研究性教学实践,是有必要关注的问题之二。"知、形、研一体"的研究性教学个案实践可作为研究此问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