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郝燕 《家长》2014,(7):39-40
正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感知到自我,才能对照出世界;体察自我的愿望和情绪,才能学会去关照他人;被爱、被认可,才能承担责任;目标明确,才会主动思考。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帮助孩子认识自我的游戏,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玩。  相似文献   

2.
孩子受欺侮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怎么就会打起来了呢?老师和父母都很想知道,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进安地带。可是,一个小小的攻击事件一经分析,您会发现它是那么复杂,在许多环节您都可以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当然,这里的前提是您必须对整个事件的细节有足够的了解。本文旨在提醒您至少要在五个环节上与孩子充分交谈,这样您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孩子逐渐获得清晰的安全意识和完善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自我。认识自我是幼儿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一切积极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一个认识、了解自我的孩子,才能逐步产生良好的个性意识,才能相信自己有值得表扬的地方,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是一个善良可...  相似文献   

4.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自我教育,是使孩子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自我反省对学习和生活不无裨益,无论是优等生或是后进学生,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做到学习中目标准确,有的放矢。家长随时对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可以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与各位家长及老师共勉!  相似文献   

5.
文华 《家长》2011,(10):31-33
能够自我觉察,才能自我克制。能够对症下药,渐次改善坏毛病,对孩子来讲,何尝不是自我锻炼的开始!在群体里被孤立的孩子,内心其实都渴望拥有朋友,却往往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不知道从何做起。父母及师长应该协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并逐一化解,重新开展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瑞 《成才之路》2014,(7):32-32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希望。在当下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幼儿安全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幼儿园只有在安全前提下,才能去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应进入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让家长、教师共同努力,使幼儿获得一个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可以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和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从孩子幼年时起,家长就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用言语和行动长期浸染、熏陶,进而改变生命的过程,进程缓慢而值得期待.但这个过程中长期的量变仍需要关键时刻的质变才能促成真正的成长.课改给了孩子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机会中也多了些对孩子新的更为全面的挑战.教育者如果可以捕捉孩子成长的瓶颈、困惑,在其“愤”“悱”,甚至是“怒”的时刻,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教育,课改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寒江穆 《家长》2011,(Z1):22
面对孩子的求助,我们不妨"冷漠"一点,给孩子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善于思考、勤奋努力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9.
语录     
《中国德育》2013,(23):5-5
@商国才:孩子只有在‘自由自在地做他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心智才能彻底地活跃起来,神经系统才能受到良好的刺激,才能深刻地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事物,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主见,才能从容应对。@温儒敏:前日有杂志采访我,问:孩子们都不太喜欢读书,怎么培养兴趣?答:家长自己爱读书,孩子自然也对书有兴趣。父母成天打麻将看电视聊大天,家里完全没有读书的气氛,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读书?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加上阳光性格,比考上好学校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寒江穆 《家长》2011,(2):22-22
面对孩子的求助,我们不妨“冷漠”一点,给孩子自我思考和自我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善于思考、勤奋努力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爱心门诊     
孩子不敢在公共场合有所表现该怎么办江西省刘嫣读者问:我的儿子4岁半,在幼儿园上小班。孩子经常在幼儿园里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吃该怎么办Rtpjtg@eyou.com问:我的儿子3岁半,最近他经常在幼儿园里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吃,老师说了他以后好些,可过不了多久他就故态复萌了。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答:在3岁之前,孩子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他还不能将自我和外界区分开,他会认为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而到3岁之后,孩子就能将自我和外界区分开了。但是,如果家长溺爱孩子或者孩子与他人接触的机会较少,…  相似文献   

12.
淘猫妈 《家长》2009,(11):9-10
对所有的生物而言,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表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类更是这样。所以我以为,人出生的主体愿望首先是实现自我价值,当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客观上起到了有益于社会、或是帮助到他人的作用时,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社会互动,所以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实现其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班主任,在我的班里有这么几个让我头疼的"调皮捣蛋"孩子。他们个性强、胆子大、自我约束能力差,给班级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还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当孩子有过错时,对那些平常比较调皮的孩子往往态度严厉,而对初犯或成绩好的孩子则较为宽容。这样戴着"有色眼镜"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是对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只有分析他们课堂上调皮的真正原因,正确引导孩子,才能让每个生命都绽放  相似文献   

14.
家长的能力主要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它不同于家长的其它能力,如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家长的职业能力可以表现为政治才能、军事才能、管理才能、某种技术才能等,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则包括与教育有关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指点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做出表率、把握教育分寸、协调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等能力。为帮助广大家长更好地学会把握这些能力,使你的教育效果更好,特推出此系列专题讲座,请广大家长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家长的能力主要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它不同于家长的其它能力,如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家长的职业能力可以表现为政治才能、军事才能、管理才能、某种技术才能等,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则包括与教育有关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指点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做出表率、把握教育分寸、协调亲子关系、自我控制等能力。为帮助广大家长更好地学会把握这些能力,使你的教育效果更好,特推出此系列专题讲座,请广大家长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和学习中都缺乏合作,形成的单打独斗的场面,而有些问题孩子单独是很难完成或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久而久之与他人相处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自我主义,学习、生活、活动时考虑的都是自己,很少为他人着想,头脑里也少有与他人合作或是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的意识。这必将影响到了孩子的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使孩子学会与他人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加强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6.
自我保护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是其人格独立、价值观确立的基本保障。在当下的幼儿教育中,大多数幼儿园只关注教师对孩子的保护,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建设"温室"上,忽略了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使其健康与生命安全得不到根本保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其自主能力,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伤害,让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孩子有其自己的认知规律,在数学发展水平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数学模式是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寓教于乐,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孩子在活动中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能力得到挖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3~6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直观、形象的特点,需要通过多次亲身体验才能将所学的东西内化,获得数的经验。如果从小引导学龄前孩子对数的学习,上小学后,加上教师有步骤、系统地进行数的教学,孩子就很容易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9.
踏入幼儿园的幼儿都是刚刚离开家,走入集体班级这个小团体的。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的溺爱,在家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就造成了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更加不知道来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地方是干什么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好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中笔者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6,(1)
受表扬赞美的孩子,会感到倍受尊重,进而能激起他们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每个孩子都该得到这种感觉,这是我们为人父母者的责任。表扬和赞美是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表扬的话可以鼓励孩子,让他们觉得倍受尊重和有价值。赞美能让孩子肯定自我、尊重自我,进而发展更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