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住宅建筑作为与大众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其适应性和灵活性长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建筑空间弹性设计作为针对建筑空间设计的一门艺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住宅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得到了建筑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文章主要从建筑弹性空间设计观入手,针对当前存在的设计观和设计思想进行论证和分析,提出建筑弹性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韧性社区是继智慧城市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治理理念,旨在提高社区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文章以文化服务为切入点,论述韧性社区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关联,针对空间、资源和服务等核心要素,提出社区图书馆参与韧性社区建设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汪浩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1,(6):781-782,785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采用空间分隔车流的方式,避免车流在交叉口形成冲突点,减少延误,保证交通安全,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文章以蚌埠市大庆路淮河公路桥胜利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介绍了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尤其在抵御风险过程中应有的作用,论述了韧性城市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关联,提出图书馆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具体方式:发挥第三空间作用、提升城市居民信息素养、打击网络虚假信息、提升图书馆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提升馆员的职业韧性。  相似文献   

5.
户外广告不仅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还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城市景观再创造的重任。由于目前我国户外广告设计对景观的忽视,造成了户外广告和城市景观之间的种种不协调现象。随着对城市形象及城市空间质量关注的加强,对户外广告设计也有了更趋向于多元化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从设计学本身出发,借鉴了部分景观学方面的知识,提出在景观意识下进行户外广告设计的观点。通过例证分析和归纳总结认为户外广告设计应强调整体性意识和个性化意识并举:在户外广告设计中应对包括媒体在内的环境中的一切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发挥视觉设计在空间中的能动作用,提出了户外广告设计的场所意识,强调人的场所体验是户外广告优劣的评价标准之一。本文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能给户外广告设计的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室外空间的设计在进行着千变万化。文章就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设计的功能性、存在的不足及其设计存在的价值进行探讨,只有对城市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城市空间才会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形象集中表现的亮点,这里是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貌的结合点。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必须引人城市设计的概念,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性化,注重空间的整合,让富有特色的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有助于重构图书馆空间的社会价值,有助于聚集人气和塑造城市文化。在“第三空间”理念的导向下,图书馆应合理设计建筑与空间环境,丰富用户的文化与休闲体验,不断引进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弹性设计思想作为当前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当前提倡"绿色建筑"、"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加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弹性设计思想的研究、挖掘和阐释,提出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格、"合适实用"的中庸思想、空间功能的可变发展、建筑空间的有机交融以及持续循环的建筑材料等多种建筑弹性设计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雨洁 《今传媒》2023,(11):132-135
菜市场是城市中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是了解一座城市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最佳地点,也是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城市菜市场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当代市井文化语境下菜市场更新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城市菜市场空间现状,并从城市菜市场的文化内涵、功能业态、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四个方面为城市菜市场更新设计提供思路,旨在为后续菜市场设计研究乃至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峰  刘燕 《信息系统工程》2011,(11):138-139,154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目前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引入应急能力测评的理论和方法,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城市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根据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建立一套城市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原中国历史和革命博物馆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继承和发展了原历史革命博物馆的空间格局,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是天安门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展览主体为国博新馆建筑,展示了新馆建筑的诞生过程,体现新老建筑的对比与变化。其展陈设计,充分考虑建筑作为展示主体的空间特性,将城市和建筑空间格局引入展厅空间,以达到城市与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形态上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发展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探索。根据对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从政策、社会需求、图书馆和书店的业务特征等角度分析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从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方面阐述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发展的具体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4.
吴锋 《编辑之友》2012,(1):44-46
"入世"十年间,我国报刊发行营销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产品"多媒质化"应对数字化浪潮,以价格"多极化"应对发行市场危局,以渠道"多元化"应对发行市场困境,以促销"多样化"应对市场疲态。未来我国的报刊发行市场仍有拓展空间:就纸媒发行而言,大型城市仍保持着稳定,中小城市增量空间仍较大;就非纸媒形态或曰数字形态报刊而言,数字出版发行市场将快速发展,并成为未来报刊业的战略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关晓辉 《大观周刊》2011,(38):228-228,210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必须顾及公众的感受和城市的环境,着力营造出舒适协调的城市空间。本文结合泉州市东海滨城一期J、L地块的建筑设计方案,对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与商业街城市设计的关联,以六安市舒城县梅河路商业街城市设计为例,展开基于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的商业街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探讨。以建构城镇形象特色为目标的商业街城市设计,在评价城镇形象特色资源的基础之上,提取建构城镇形象特色的元素进行商业街外部空间环境形态组成要素的设计,塑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品质的、舒适的购物与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新的建筑风格不断涌现,在强调它的功能性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注意信息设计在展示空间的应用,如导向系统设计、地图图表设计、型录设计、媒体展演设计、网络媒体设计、衍生产品设计等等,独特的信息系统设计对于特色化、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同时,信息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日益系统且完善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生产中实体化的工商业逻辑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情况由于社交媒介平台的渗透而发生了变化。在媒介化社会,城市空间生产已经自觉地遵循着以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媒介逻辑。网红店打卡的日常活动在社交平台流行,公共空间形式上的差异化成为了珍贵的资源,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景观和消费景观。媒介正通过生成性的方式推进着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和媒介化。  相似文献   

19.
从“休闲”的本义出发,阐释了休闲空间的概念,进而分析了城市休闲公共空间的特点以及我国当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现状,同时结合国外的优秀范例探讨了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尹帅平 《今传媒》2014,(8):125-126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资源的流动、重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崛起正在成为城市实体空间的流动性延伸,弥补了传统媒体互动性、即时性的不足,也成为了城市底层人民的话语开放平台。二者相互促进,城市化为新媒体的发展提奠定了物质基础,新媒体整合碎片化的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