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考察人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关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论多种多样,但仔细分析发现,到目前为止,典型的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模式主要有二种:一体模式和分离模式。这二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只有辩证地分析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构建教育与生活的交互模式,才能正确处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才能使教育适应并改造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教育与生活的交互模式是针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得出的新模式。交互模式体现了教育与生活是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主要是交叉、互动、适度、互补、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回归生活——活动建构"模式的基本环节根据冈特模式有效性三个条件之一:模式必须遵循明晰的教学步骤。我们为"回归生活——活动建构"模式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点击生活——活动链接——引导提升——回归生活"。将教材的话题纳入模式的框架内,从点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链接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建构生成新的意义世界,并回归生活去验证。整个模式以活动相链接,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回归生活既是课程建构的起点,又是课程建构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是道德践履的土壤,道德教育不能离开生活场景,不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来。高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必须通过具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建构,才可能由应然转变为实然。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全新特点体现在目标建构、内容建构、过程建构和评价体系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4.
德育回归生活是高职院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构建高职院校生活德育模式,明确生活德育模式的内涵,探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师生情感为纽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高职院校生活德育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一、“回归生活——活动建构”模式的基本环节 根据冈特模式有效性三个条件之一:模式必须遵循明晰的教学步骤。我们为“回归生活——活动建构”模式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点击生活——活动链接——引导提升——回归生活”。将教材的话题纳入模式的框架内,从点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链接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建构生成新的意义世界,并回归生活去验证。整个模式以活动相链接,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回归生活既是课程建构的起点,又是课程建构的归宿。[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生活育德是知性育德大行其道之后向传统育德模式的回归,它的核心理念是理论结合实践.生活育德模式与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在于生活本身就是实践、育德在践履,两者的逻辑联系决定了社会实践体系应反映生活育德模式的整体性、人本性、创造性等特性.生活育德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应从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生活德育以生活场景为基础,通过道德主体实践活动,主动体验道德、建构道德,实践性是其本质特征。在探索实施生活德育中存在着模式建构匮乏、途径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造成了生活德育的无根现象。构建多种生活德育模式,以劳动为依托,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培养德性是实施生活德育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护理模式是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生产、生活、心理、环境护理模式、其本质是帮助患者对内外环境生活适应,要求从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人的生活、心理、环境的护理问题,从而达到银屑病防治的目的。我科运用现代模式护理银屑病138例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范萍 《林区教学》2008,(6):81-82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讨论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模式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PPP模式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就是其中的一种。对如今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还是存在着譬如财政压力过大、"三化"程度不理想等问题。该领域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有效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PPP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国情和PPP模式特点,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中的PPP模式势必会对该领域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1.
品读     
<正>城市生活也许是目前人类最高效的生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乡村生活就要复制城市模式,乡村生活的很多美好是城市模式缺乏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怀有乡愁的原因。乡村学校建设也是如此,我们不应该照搬城市学校模式,而要因地制宜,"依乡而建",总结过去  相似文献   

12.
王蕾 《考试周刊》2015,(33):13-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生活的舒适性,对于个人的健康、心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变化,对于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生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这一改变将有效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对于高等医学课程改革提出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传统的德育模式之所以收效甚微、饱受指责,其根本在于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存于纷繁复杂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生活化德育模式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夏辛萍 《教育与职业》2012,(29):190-191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困境,阐述了高校社会工作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社会工作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的途径:济困——以协调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能生活;增能——以发展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会生活;励志——以补救性工作模式让贫困生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儿童工社下“真生活”的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环境创设、教育内容、活动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区域学习模式。这一模式坚持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整体融合的原则,运用创设有效互动的活动环境、探索个性自主的生活学习、实施多元互动的方法途径等策略,有效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童年生活模式与人格障碍矫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年期形成的精神状态会成为一种固定模式 ,遗留于人的头脑中 ,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时地表现出来。许多青年期、成年期表现出来的人格障碍诸如孤僻、封闭、自卑、冷漠、偏激、固执、懦弱、狭隘等不良人格特征与不良童年生活模式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因此 ,探讨影响童年生活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针对性的矫正人格障碍对策 ,可为高校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冯茹 《小学语文》2013,(4):50-52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过去我们有“课本剧”这样的学习模式,但是今天只有考试一种模式了。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学习模式被彻底抛弃。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这样一种教育的模式被完全根绝。什么叫综合?其实说的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而光靠有限的教材是实现不了这个任务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要突破课堂教学垄断地位,打破传统课程边界,设计开放式课程结构,实现多维度、多渠道的教学与生活的深度渗透,构建生活渗透式课程模式。生活渗透课程模式的内在机制就是教学与生活的双向渗透。这种双向渗透机制的要求,主要通过生活化课堂与生活化训练两个基本路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且逐步渗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多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新的技术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和信息传播模式,逐步形成了互动式、网络式和情景式等多元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要改革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紧闭、离开学生生活实际、不重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果差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结合的、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