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和辛弃疾同属于豪放派词人。他们的词境界雄阔,壮丽;情感豪迈奔放;语言明丽简达。然而苏轼词境界雄壮明丽,情感豪放豁达,语言简达直白。辛弃疾词境界雄壮阴寒,情感豪放郁结,语言简达隽永。  相似文献   

2.
美学理论认为,优美是一种阴柔之美,它和谐、含蓄、细腻;壮美则表现阳刚之气,它豪放、直率、雄壮。诗歌将二种美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  相似文献   

3.
美学理论认为,优美是一种阴柔之美,它和谐、含蓄、细腻;壮美则表现阳刚之气,它豪放、直率、雄壮。诗歌将二种美集中体现在主人公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之中。  相似文献   

4.
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他追求理想,追求自由,热爱祖国,批判黑暗,蔑视权贵,使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叛逆精神,他还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使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习作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习作教学更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习作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习作教学更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征戍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华夏族内部及其与“四夷”之间的军事冲突及社会各阶层民众在烽火遍野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幅情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先秦历史社会画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场面宏大,气势雄壮,感情激昂,有一种阳刚之美;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格调低徊哀伤,沉郁悲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创作手法,赋、比、兴的广泛运用,情景交融的鲜明特色,豪壮刚健的感情和语言特征,铸就了《诗经》征戍诗之雄壮豪放和悲概苍凉之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我国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其豪放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以充沛激越的感情,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给读者以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这种大手笔、大气魄的艺术呈现,与作品中夸饰手法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魏晋以来的中国古代士人充满一种音乐的精神,这种精神传达出他们对人生、宇宙更灵动、超脱的理解。艺术领域的"气韵生动"一说与这种音乐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韵"是一种现象学时间意识在绘画中的体现;它表明中国艺术家在绘画中追求的并非某种现成化的客观对象,而是直观宇宙本体的活生生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我感受到了伟人的英雄气概和浪漫情怀。苏东坡名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使我体会到了大师的豪放和大气。他们有共性,那就是对生活充满了激情。激情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态度。一个真正有激情的人,不仅自己能充满激情地生活,还能用激情去感染周围的人。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呢?我认为激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顾晓莉 《文教资料》2011,(36):192-194
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五代,在宋朝得到了发展与兴盛。宋词作为文学史上的一朵亮丽的奇葩.总是无时不在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豪放词,给人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壮气势;婉约词.又给人一种“凄凄惨惨戚戚”让人听之欲断肠的凄美之情。无论哪首宋词,细细品味,都能品出其中的情、意、境,那不仅是一种艺术视觉、听觉上的关.更是一种思想境界上告白雷槭暑一种心暴的威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论起苏词,多以“豪放”赞之。苏轼天性豁达、侠骨峥峥,创作中,刻意要“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形成其词豪放、旷达风格。但苏词中还有一批叙写儿女私情、离愁剐恨之作,婉约柔美,纤丽清新,剐有一番风情。通过对苏轼具体词作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词特有的艺术风格应是:纤丽与雄壮齐飞,婉约共豪放一色。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而人的创造性思维又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创新教育必须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来进行。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人类正是靠着创造的伟大精神,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文明。而创造是离不开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的,正是由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才使今天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光辉。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既包括集中思维,又包括发散思维;既包括直觉思维,也包括逻辑思维;还包括直觉、想像、灵感以及潜意…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大家的共识。然而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有一种精神,或者说,只有教师有了精神,才能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愉悦,才能让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充满激情、诗意和浪漫。教师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课前的文本钻研精神文本,简而言之就是过去所说的教材,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呈现形式。教师在使用文本时,由于与编者在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不一致,必然会出现在同一课标下对同一文本的理  相似文献   

15.
读稼轩词,词中“气吞万里如虎”、“看试手、补天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袖里珍奇光五色,它年要补天西北”之句,《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章,使我们不能不为稼轩词慷慨激昂的情怀,雄壮豪放的风格而击节赞赏,故自宋以来,人皆视稼轩词为豪放。但是,豪放并不是稼轩词的全部。稼轩词是多姿多彩的。除豪放外,还有委婉清丽者、纤绵密者、诙谐幽默者,故从诗歌审美来看,豪放仅为稼轩词审美内涵的一部分,将稼轩词仅视之为豪放,未能充分发掘稼轩词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音乐活动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传达和再现,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利用音乐这门艺术有效地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歌审美意象群中有两个中心意象,这便是“海”和“泪”。舒婷用“海”和“泪”这样充满青春气息而又涌动着生命渴盼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执着人生态度,营造了一片精神飞越的幻境,给逼仄而久旱的诗国带来了一种壮阔之气,一种润译之感。  相似文献   

18.
刘克庄豪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传达出的疏狂性格 ,既是对辛弃疾、陆游豪放词的继承 ,也与莆田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着重探讨刘克庄豪放词与莆田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轼力求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早年,苏轼大力提倡豪放、雄壮的风格,到了饱经忧患的晚年,却推崇平淡朴质的风格。这种风格在艺术渊源上吸收了韦、柳的简古,白居易的浅易,陶诗的质癯。  相似文献   

2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是一曲雄壮豪迈的革命交响;长征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长征更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回首漫漫征程,冰封雪盖的皑皑雪山、渺无人烟的茫茫草地、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