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崇 《学周刊C版》2014,(9):235-235
幸福教育存在着隐忧,认知混乱、人际关系失和、理想期望的丧失将影响“幸福感”的获得与体验。追求个人理性、德性和自由的“教化”带来了幸福教育隐忧消融的契机。这种教化对幸福教育而言,无异于解忧之道。  相似文献   

2.
二千多年前,孔子曾经谆谆教诲我们:“君子谋道不谋食”,希望“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一生孜孜以求德和教化。虽有弟子三干,亲随七十二人,但仍然希望通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百面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怎样才能立道振纲,  相似文献   

3.
位于乌江中游的思南,成为该地域政治、文化的中心,教育事业繁荣。从宋代銮塘书院开办,中原文化在此传播,教育链条绵延近千年,人才辈出,堪称黔中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德育乃思想品德教育之简称,古代称为教化,是研究“应当怎样做人”的学问,是一项促使人性趋于完美、人格趋于健全的活动,《三字经》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在宋初“以儒为主,佛道为辅”政策的基础上,佛教虽强调自身参与教化的正当性,但这并不构成儒、佛对秩序重建主导权的“争夺”。在儒学大兴的背景下,庆历儒者在儒学之道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的基础上,否定佛教参与教化的正当性,这是北宋儒佛“争夺”秩序重建主导权的起点。契嵩应时而起,提出儒佛一贯理论,强调“道”的开放性和“心一迹异”的方法,消解了儒学之道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并明确倡导佛教方为教化之本。后来的儒者围绕“道”的开放性和“心—迹”关系的争论显示,“秩序重建”既是北宋儒、佛关系的主题之一,也是超越儒、佛关系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6.
我省史学家是以“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以五万军队的军事手段,将思南(今地)田宗鼎、思州(岑巩)田琛逮赴京师处斩,分其地为八府四州,遂设贵州布政使司”于贵阳为由而认定此为贵州建省之始的.笔者认为,这一结论未见准确:北宋末年,宋徽宗为开化黔中以南消灭羁縻州而置黔南路。此应为贵州建省之始.  相似文献   

7.
刘勰对“道”的阐释 ,贯穿了他的儒家经学思想 ,把玄学的援道入儒、以道为体、以儒为用的儒道合一思想 ,表现在了他的文艺本质观中。哲理性的自然之道具体化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 ,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成为普遍规律的道的体现 ,这样既昭示了刘勰注重圣人教化的“明道”文艺思想 ,同时也自然地把老庄之道与儒家之道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8.
就教育对象而言。老子的教育对象以被社会文明异化了的人或成年的文化人为主,尤其是受文明毒害愈深者.因为老子最为推崇的是有如婴儿般真挚朴实之人。在整部《老子》中,我们会发现,老子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以“在上”者为主,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因为老子认为,只要“上无为”必能“下自化”,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这样说来,如果在上者能够接受无为之道的教化,则下位者必可自我化育。而若将此理论运用于教育界.则教化者当以在上者优先。  相似文献   

9.
就教育对象而言。老子的教育对象以被社会文明异化了的人或成年的文化人为主,尤其是受文明毒害愈深者.因为老子最为推崇的是有如婴儿般真挚朴实之人。在整部《老子》中,我们会发现,老子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以“在上”者为主,尤其是最高统治者,因为老子认为,只要“上无为”必能“下自化”,所以,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这样说来,如果在上者能够接受无为之道的教化,则下位者必可自我化育。而若将此理论运用于教育界.则教化者当以在上者优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在进行教化时往往采用隐喻进行表达,并尤爱将水作为喻体,以其自然之义承载人事之理。先秦儒家以水为喻的局面发轫于孔子,孔子洞察水的多种特性,偏爱以水喻“德”和以水喻“学”。孟子和荀子承袭了孔子的以水喻教思想,侧重以水喻“性”和以水喻“政”。持“性善论”的孟子主要抓住水的本性,以其来承载“存养扩充”的人性教化和“仁政”的政治教化主张。持“性恶论”的荀子更加注重教化的力量,借助水来阐述“化性起伪”的学习之法和“王制”的治国之道。孔、孟、荀的水隐喻相互关联,一脉相承,实现了一种隐性且委婉的教化方式,滋养了中国古代以水喻教的话语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朱元璋是大力兴学重教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佼佼者,他的“教化为本”方针及其实践在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教化为本”方针的确立朱元璋确立“教化为本”的治国方针,根源于其对教化功用的深刻认识。他认为,教化的功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善俗本于教化”,即教化在:“导民为善”中起着根本作用,因只有通过教化,才能使天下臣民皆晓“仲尼之道”和“国家法令”。“知所循守”,所以,“教化行,虽闾闫可化为君子,教化废,即中材或坠  相似文献   

12.
“孝”曾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产生的根源。正如孔子所说:“夫孝,道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但是在当今,有不少家庭不是要求孩子孝敬父母,倒是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有不少学校,孝敬父母的教育未被纳入到育人的工作中。事实上,独生子女不孝敬父母所致的诸...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继承了传统的“立君为民”思想,认为要改变当时君民相隔、民隐不达的状况,必须“力为图治,亟行教养”。他一方面把传统的的儒家伦理纲常作为重要的民众教化内容,希望改变“教养失道”的局面,另一方面高度重视近代教育,把学校教育和女子教育作为民众教化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致天下之治在人才,成天下之才在教化,行教化之业在教师。”2014年是渝北区实施教师教育“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校长班、中层干部班、骨干教师班,上海、北京、重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培训、影子培训,“国培”“市培”“区培”“校培”整体联动,形成了教师教育的合力,揭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篇章。渝北教师教育“456”行动模式已经逐渐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15.
荀子从“人性恶”假说出发,提出了一个经济这的基本矛盾命题:“欲多物寡”,并提倡“节欲”说和“足国之道”予以解决,其“节欲”说认为,以师法教化、礼义、法度等措施,可以制导人类欲求;其“足国之道”指出,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等政策措施,可以增另物资产品供给。“节欲”说与“足国之道”,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从而达到调整“欲多物寡”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毕生躬行“师道”,追求通过社会教化方式来实现理想的社会之治。在为师目的上,他希望通过教育方式使社会能够形成“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状态;在为师要求上,他强调一个人必须“修身立本”而“内圣”,继之“处为天下万世师”而实现“外王”;在讲学内容上,他注重把百姓日用之“人欲”与圣人之道的“天理”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成学”思想体系;在教育方法上,他注重案例式、启发式、榜样式的讲学创新,形成“百姓日用之学”的讲学风格;在教学对象上,他坚持“有教无类”,使得教育对象更加平民化。  相似文献   

17.
幸福教育存在着隐忧,认知混乱、人际关系失和、理想期望的丧失将影响"幸福感"的获得与体验。追求个人理性、德性和自由的"教化"带来了幸福教育隐忧消融的契机。这种教化对幸福教育而言,无异于解忧之道。  相似文献   

18.
张芃蕙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33-135+139
《中庸》第十二章引《诗经·大雅·旱麓》中“鸢飞戾天、鱼跃与渊”一诗句阐释论点“君子之道费而隐”,是围绕《诗经》原句本义进行论述的。在《诗经》原句歌颂君子之道沐泽大地的基础上,深化原句意味,使君子之道的实施对象具有普遍性,赋予其更深的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代著名教育家孔颖达以"道"为核心的政治教育思想主要有以"六经之道"为本的教育理论、以"尧舜之道"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修习"大学之道"的教育过程和"以正道训民"的政治教化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他的经学教育的实质是政治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灌输儒家的理想政治模式理论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养成合格君主,培育政治精英,教化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20.
朱熹以传统儒学“学以成人”为教化目标构建了“小学-大学”的教化体系。小学之教立足“事”,重在“涵养”人的良善本性,是“学以成人”的逻辑前提;大学之教立足“理”,重在穷究事物之道理,是“学以成人”的现实保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遵循朱熹“事-理”的逻辑结构,统筹教育内容由“事”到“理”的阶梯性与系统性,坚持教育目标“涵养”“穷理”的阶段性与立德树人的一致性,推进教材体系的层次性与整体性,用朱熹教化体系的智慧增强思政课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