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非教学论”主张对教学论学科独立化的挑战 ;信息社会对教学论理论基础的冲击 ;丰富生动的教改实验与僵化、单一的教学论体系的矛盾。加强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研究 ,促进教学论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拓宽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论流派是 2 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已由“单一课程”向“课程群”转变,且课程的性质也由“必修课”向“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转变,同时丰富了实践教学课程.如何更好地完善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使其与基础教育更好地契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应走人本价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多学科教学论相互融合、具有学科特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和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现代教学论对实践的关注,都要求其理论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论的研究重心和取向。以实验和实证研究为主导,教学论在未来发展中将主要探讨下面一些热点问题:主体教育思想的教学论研究,素质教育的教学论研究,教学与智能、创造性、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活动教学与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学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而其未来发展走向主要表现在:从构建学科体系走向教学问题解决,教学论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客观化、多元化,教学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教学论研究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取向。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教改分为课堂教改和第二课堂教改两大部分。课堂教改的内容是转变观念,精选教法,让各种活动走进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改革起着导向的作用。当前,转变观念主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主体论的改变、封闭式教学观向开放式教学观的转变、"师道尊严"观向"民主平等"教学观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5.
教学观的变革根植于思维方式的变迁。随着哲学对人的认识由"预成论"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学观相应也经历了从教学的"预成论"到教学的"生成论"的变革。教学"预成论"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秩序、规范与控制以及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接受、掌握与认同,忽视教学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个性特征,从而丧失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教学"生成论"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化和动态"生成",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系统诸因素的相互渗透与制约,决定了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蕴含着教学"生成"与创造的潜力。教学观的变革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学派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围绕学术大师并形成一定的师承关系;二是要有一个学术组织或机构作为阵地;三是形成体系完备的学术观点.我国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先生、李定仁先生为代表的"教学七要素学派"、以西南大学张敷荣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学派、以北京师范大学王策三先生为代表的教学认识论学派、以华东师范大学施良方先生、叶澜先生、钟启泉先生等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学派.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趋势:一是教学论内部的发展,即教学论内部不断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二是学派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的教学论学派.为了促进中国教学论学派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论研究的实践性;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学术队伍的整合;研究方法的突破,等.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从统合到隔离、再到结合是教学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导致教学世界里生活化的缺损和人性的遗失,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理论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进而重新焕发教学论指导教学世界的生命力,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教学论百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走向现代 ,实现从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的转换 ,是 2 0世纪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在 2 0世纪 ,我国教学论的研究经历了现代教学论的萌芽时代、探索和曲折发展时期、全面建设时期三个阶段 ,通过对教学理论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百年探索 ,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同时 ,我国的教学理论也存在基础理论比较薄弱、对国外的教学思想消化和吸收不够、现代教学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我国再次掀起"美学热"的研究浪潮,美学也逐渐走进教学论的发展中,与教学论相融合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美学也由其自身的人文特性逐渐成为了教学论研究的科学基础与人文导向。教学论与美学的融合发展从最初的尝试到初步融合,在新世纪的来临之后逐步进入多元、深入融合的发展阶段。回顾教学论与美学融合发展历程,在今后逐渐深入融合的发展趋势中,要加强教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践行"古今中外"法;加强形上之思的研究,以此来促进教学论与美学深入融合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世界视野下的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从统合到隔离、再到结合是教学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的产生及其科学化历程就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导致了教学世界里生活化的缺损和人性的遗失,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教学论研究范式的变革,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理论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进而重新焕发教学论指导教学世界的生命力,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来源,其影响到教学成果,而社会语言学教学理论考察的是交互过程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的培训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教学质量在不同培训行为教师人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学描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机制;推动接受理论向实践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13.
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教学,有其深刻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论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有意义学习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发展理论(发展性教学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从知识论的角度讲,有效知识论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构”一词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著作中的一个概念。在当代,国外把建构主义大致分为三类,即“极端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这一教学论启示我们:构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模式;确立合理的教学方法;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教学。  相似文献   

15.
大学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了比较,界定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操作性定义及其实施过程,明晰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应注意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理论对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结构主义理论、认知和构建主义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分别分析了这三种理论对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与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主要认为,应该树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美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很丰富,但教学论的理论构建对美育理论的吸纳和融合还很不够,直接影响着美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借鉴美育的理论成果,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取向、社会学取向、教育学取向和实践取向四个维度来全面理解美育的内涵。基于美育研究四个取向的成果,美育对教学论的理论构建有三个方面重要启迪:启发我们反思教学论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启发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个体认知机制”,启发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教学论流派的创生看中国教学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现代教学论流派纷呈,既有分流意义上的教学论流派,如发现教学理论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也有分支意义上的教学论流派,如施瓦布、奥苏贝尔和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理论。为创生中国教学论流派,我们可以从美国教学论流派的形成历史中获得借鉴: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向,关注中国大地上的教学实践,是创生中国教学论流派的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敬业、求实、创新、诚实和勇气,是教学论研究者创生中国教学论流派的精神凭借。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双语教学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思维、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优化选择教学内容,规范、生动、富有表演性地使用教学语言,大力吸引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文学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