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1993年8月外文局于承德市召开联络员会议以来,我们认真做好外文局系统对外媒体记者专家采访的接待、对外书刊的推广陈列和“看中国”系  相似文献   

2.
4月25日至29日,中国外文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对外书刊宣传联络员会议。来自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外宣办、总政联络部、全国海员工会的联络员或外宣干部,外文局所属9个出版发行单位和4个国内图书发行机构的  相似文献   

3.
一年来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的领导下,外文局对外书刊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今年我局深化改革,开创对外书刊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提高书刊宣传质量取得了可喜成效对外书刊是我国对外宣传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军,即使在广播,电视等快速传播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书刊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党中央赋予外文局的任务,正是要在新的历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的形势和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今天,我们召开中国外文局对外书刊宣传联络员会议。我想借这次会议的机会,谈3个问题。一、对这次会议的要求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外文局召开的第六次书刊对外宣传联络员会议。由中国外文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宣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96中国对外书刊宣传联络员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辽宁省的对外书刊陈列工作,最近我们对部分对外书刊陈列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对外书刊陈列工作,尽管存在诸如书刊品种较少、供应量不足等实际问题,但影响对外书刊陈列工作宣传效益的,主要是书刊陈列工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情况而产生的新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对外书刊陈列工作的水平、增强其宣传效益,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配合中国外文局的“书刊对外宣传业务大讨论”,我刊从本期起开辟[业务大讨论]专栏,在外文局全体业务人员中开展以“我应该为搞好书刊对外宣传做些什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欢迎我局从事采访、编辑、翻译、设计、制版、印刷、发行工作的同志,结合本岗的实际,就如何做好书刊对外宣传工作踊跃为本刊投稿。征文时间从现在起到6月底结束。来稿请注明“业务大讨论征文”。征文来稿一经选登,稿酬从优。在征文活动截止后,所有来稿者都将收到我们的一份纪念品。  相似文献   

7.
3月13日下午,《对外大传播》杂志联络员座谈会在中国外文局举行,外文局副局长、本刊总编辑黄友义,副总编辑周东元以及本刊局内外联络员和外文局有关处室领导共22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者在会上提出了许多建没性的意见。中国日报社的于文涛同志说,他爱看“探讨与交流”专栏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理论性强,  相似文献   

8.
前年10月中旬,甘肃省委外宣办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外经济宣传的总体部署,邀请了以外文局数家新闻机构为主体的中央对外新闻单位和香港有关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团来甘采访。由于采访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深刻,日程安排合理有序,各方面联手合作,使为期12天的采访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有3点: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我省外宣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对外宣传的方针、政策,按照外文局的规划和部署,坚持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发挥优势,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外书刊陈列与发放、“看中国”山西系列折页制作和借助外文局所属各出版社的力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4月2日,中国外文局召开了如何做好编印发工作讨论会。局属各单位从事采访、编辑、翻译、设计、出版、印刷、发行等工作的专业人员70余人与会。这次讨论会也是今年外文局以书刊宣传为中心的业务大讨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讨论会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与会者紧紧围绕“以对外宣传为中心,从我做起”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实际,畅谈对书刊外宣的认识和体会,为推动外宣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不少同志事先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准备。黄友义副局长评价与会者的发言“让人听了很振奋,令人鼓  相似文献   

11.
海口会议期间,派出联络员的单位热情地向大会提交了一批书面材料,它们是各地多年来从事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经验之谈,很有借鉴价值。本刊摘登了代表们在大会上的发言,对其余的书面材料也一一摘编,采用“集纳”的形式刊登在这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外文局编委会于1995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了“1995年外文局加强对外宣传针对性研讨会”。局长杨正泉、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副局长黄友义、局编委会副主任刘传威、中央对外宣传咨询小组成员王微等领导同志、局编委会成员、局属单位和局机关有关处室的代表共70余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对外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是承担党和国家书刊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外国文教专家聘请单位。外文局所属《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画报》、《人民中国》等杂志社和外文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及中国文学出版社等单位常年聘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60多位  相似文献   

14.
以“我应该为搞好书刊对外宣传做些什么?”为主题的业务大讨论,从今年2月中旬起已在中国外文局所属各单位的业务人员中普遍展开。这是外文局党组年初在部署今年主要工作项目时,要求在上半年完成的重点任务之一。外文局党组认为,近年来外文局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书刊出版、发行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各项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许多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的难度也越大。所以,局党组明确提出了1997年我  相似文献   

15.
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局局长杨正泉在’99中国外文局全国对外书刊联络员会议上指出,当前对外宣传工作要在认真研究对外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对外宣传效果上  相似文献   

16.
为感谢在外文局系统出版社、杂志社工作的外国专家一年来为外文局对外书刊出版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1997年12月29日,外文局在西苑饭店举办了外国专家新年招待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徵因公不能出席,委托外文局领导向在外文局工作的外国专家、外籍工作人员及全体职工表示问候。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黄华同志、外国专家局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各局室的领导同志、局系统各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地外宣意识日益加强,利用境内外传媒进行宣传以提高本地知名度和影响力,已成为各地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各地组织的此类活动形式多样。但从规模来说,不外乎两种:一是零散的,邀请单个新闻单位记者的采访;一是有一定规模的,组织一定数量新闻单位记者参加的团组采访。其中后一种形式的采访因具有事半功倍之效而为各地纷纷采用,在近年可谓越来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文局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外文出版发行机构。2006年,外文局以11种文字出版了2104种图书.以9种文字出版了24种期刊。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与新中国的脚步同行。为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外文局强大的外宣领军人物。如著名翻译家、作家杨宪益、叶君健、冯亦代、徐迟。著名战地记者萧乾等扬名海内外。并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老一辈外宣工作者逐渐淡出工作岗位,外宣干部严重不足。加之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大势下。对外宣传面临针对性不明、时效性不强和对外发行有效性不足三大难题,这些都制约着外文局书刊外宣事业发展。 为解决上述三大难题,在中央领导的指示下。外文局于2004年正式开始了书刊“本土化”进程。在最近刚刚召开的“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指出:“对外宣传工作,对象在国外.必须走出去。能不能走出去、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走出去。体现着对外传播的能力.反映着外宣工作的实效。” 这一切都需要在走近,了解的基础上去实践,去实现。 以国内资源为依托.把选题策划和印刷发行前移到对象国和地区,国内根据前方要求编辑制作,利用对象国的渠道进行销售.形成“前店后厂”和“两头在外”的出版发行模式。“本土化”战略的实施给外文局的书刊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场“内容革命”。外文局举办的2006年度外宣书刊评选活动,就显露和折射出这种变化。 这是外文局第三个年度的书刊评选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评委们针对参选作品,在评审意见表中留下了多达几十条的评审意见。评委们外宣意识强烈,视野开阔,见解独到。他们的中肯意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性和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使数万名潜在的外国读者聚在北京,为对外书刊宣传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也为外文局把这么一次重大外事活动作为书刊宣传第一线,从而学习、锻炼、提高自己,提供了机遇。在中央外宣办和世妇会中国组委会宣动委的关怀下,中国外文出版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国对外出版集团北美考察团一行8人,本着“了解当前北美书刊业出版发行情况,改进外文局书刊对外宣传工作”的精神,于1994年7月14日至8月1日,访问了美国和加拿大。在19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美国最大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