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指导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本研究对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结构。(2)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三个部分;品格由爱、志、信和毅四个方面构成;自我价值涉及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联结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结。(3)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内涵是指健康、充分发展的青少年所具备的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方面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个体与发展情境之间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结果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积极青少年发展相比,既有相似之处,更存在内涵上的差异。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也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社会适应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对衡量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有着重要价值。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哈尔滨、北京、西安、武汉、昆明、上海和广州等七城市共4898名中学生施测"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以考察我国城市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总体状况。结果表明,七城市青少年的整体社会适应状况良好。但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城市青少年在人际和自我领域的适应状况优于行为和环境领域;二、男生在自我、行为和环境领域的适应优于女生,而女生在人际领域适应好于男生;三、所在城市的GDP水平对青少年社会适应也有所影响,在自我肯定、自我烦扰、违规行为、积极应对以及消极退缩5个维度上,欠发达的第三类城市优于第一、二类城市;四、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在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所有维度上重点学校都优于非重点学校,两类学校的学生在三种社会适应状况类型中的人数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大多数维度影响显著,与中、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相比,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调查了1 768名蒙古族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发展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族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生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人际适应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学校类型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除生理适应外的所有因素,重点学校青少年适应水平均高于一般学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蒙古族青少年在适应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来源的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城市>乡镇>农牧区的递进层次;蒙古族青少年心理适应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和高一发展较好,初三出现低谷,随年级的增高,蒙古族青少年的适应性水平呈起伏式增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办学是政府的提倡、社会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和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担负基础教育发展重任的中小学校长,理应有成为教育家的自信与追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校长应该以教育家的办学视野,培养和形成学校核心发展力,逐步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使教育均衡发展由外在帮扶型向学校自主发展型转变,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青少年被试1384人,使用<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量表>进行施测,以探索上海市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的特点,结果显示:(1)上海市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在中等水平;(2)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女生;(3)年级差异显著,社会适应水平呈V型变化;(4)社会适应水平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石家庄市初中生自尊状况与自信水平进行研究,对282名学生进行了自尊(SES)和自信水平(PEI)的测试,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初中生整体的自尊水平较高;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自尊状况和自信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自尊状况和自信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自尊状况与自信总分、体育运动、爱情、社会相互作用、交谈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经历留守初中生的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使用问卷调查法对886名经历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八年级学生的学校联结显著低于七年级,而学习倦怠显著高于七年级;(2)随着母亲外出务工时间增长,留守初中生的学校联结有减弱趋势,而学习倦怠有升高趋势;(3)学校联结在母亲外出时长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减少母亲外出务工时间、提高留守儿童的学校联结有助于预防学生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校长应该以教育家办学的视野,培养和形成学校核心发展力,逐步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使教育均衡发展由外在帮扶型向学校自主发展型转变,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72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自我报告法,收集感觉寻求、社会印象、情感联结和网络游戏成瘾的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方法考察社会印象、情感联结在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其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间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感觉寻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2)正面社会印象和情感联结在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其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即感觉寻求通过提升青少年对网游玩家的正面社会印象促进其对网络游戏的积极情感联结的形成,进而影响网络游戏成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发青少年自豪感和愉悦感的关联事件类型,并明确两者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采用对被试的主观报告进行分析和分类的研究范式,探讨青少年自豪感的关联事件类型,并与愉快感的关联事件类型进行区分.结果:青少年自豪感的关联事件类型可概括为:与个人荣誉相关的事件、与自我提升相关的事件、与个人道德提升相关的事件、与集体荣誉相关的事件,青少年愉快感的关联事件类型可概括为:与活动快乐体验的事件、与个人荣誉相关的事件、与自我提升有关的事件、与个人道德提升相关的事件;两类情绪的关联事件类型差异显著,与个人荣誉相关的事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自豪感体验,在活动中的快乐体验的事件最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愉快感体验;示范性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在产生自豪感和愉快感的事件类型上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学校和教师应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和学科教育中对学生渗透情绪教育,同时积极搭建家校平台,促进家庭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