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史之乱后,盛唐诗风不复存在,大诗人杜甫开"诗世界",即开创"宋调"先声;中唐韩愈进行诗歌解构,颠覆盛唐诗已有的艺术规范;晚唐杜牧继承杜甫、韩愈开创的新诗风,并在诗歌创作中加以实践,成为了开"宋调"的另一位大诗人.宋人严羽概括的"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宋型诗要素在他诗歌创作中已有明显的表现.其"以才学为诗"主要表现为:在诗中大量用典;在自己诗中加注;好在诗中用奇字僻词,化用经学语句.杜牧"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与其个性、家学、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杜牧在诗歌的构思与表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他在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中的议论不只局限于一时、一事、一物的微观视角,而表现为雄视千古、经邦济世的宏观视角,多关注宇宙永恒、人生代谢、生命价值等重大问题,显示出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同时,杜牧"以议论为诗"多用赋笔和直白议论,导致诗风少蕴藉,较为直切。杜牧"以议论为诗"的成因在于其显赫的家世、深厚的家学和独特的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3.
[定位 ]杜甫《登高》诗鉴赏。杜甫的诗十分工整 ,可以说字字机杼。学习近体诗 ,他的作品应该说就是最好的诗律教材。同时 ,杜诗意境深远 ,内容深沉 ,因此语文实践和探索应侧重于使学生熟悉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篇幅短小、题材广阔、格律严格、语言凝练的特点 ,了解杜甫诗作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在赏析中使学生掌握近体诗的一般阅读、鉴赏规律。[切入 ]1 .课前布置学生小结并整理出在教材上所学过的以及其他自己较熟悉的杜甫诗篇并背诵、交流 ,深入体会杜诗的风格特点。2 .要求学生将所熟悉的杜诗分类 ,找出有关律诗篇目 ,仔细比较杜甫…  相似文献   

4.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不同于晚唐柔糜的文风,他的诗立意高远,跌宕豪放,高丽健朗。“拗帩”是其律诗的主要特色。本文将从杜牧的一首律诗入手来研究杜牧“拗帩”诗风的表现,然后再从杜牧的身世经历、文学思想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形成这种诗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律诗诗体建立的过程中,形式的完成是诗体繁荣的首要条件.盛唐律诗的繁荣首先要归功于齐梁到初唐历经三百多年确立起来的完善的律诗形式,因此,着眼于诗体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在律诗诗体建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晚唐杜牧继承并发展了绝句,一改以往绝句多写景抒情的传统,开始大量运用绝句议论思辨,如多用绝句咏史议论、用绝句写景寓理。杜牧对于绝句的变革,扩大和丰富了绝句的表现题材和艺术技法,对宋诗影响巨大,成为了宋型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杜牧的绝句变体也成为了唐宋诗学转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捩点。  相似文献   

7.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创作自由,唐诗大盛.诗到盛唐,蔚为大观:数量上,仅据清代康熙年间《全唐诗》所录,有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近五万首,相当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七百年诗歌总数的三倍多;质量上,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而且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其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是中国历史上任何  相似文献   

8.
魏群 《语文天地》2015,(4):42-43
古代文学家精心选择数字入诗词的比比皆是,大体上说,数字入诗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至南北朝,鼎盛于唐。唐代诗人偏爱数字,甚至达到了离开数字便无法成诗的地步。唐代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是活用数字入诗的高手,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刘禹锡、孟郊、柳宗元、李贺,晚唐的杜牧、李商隐等都能在诗歌中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简单的数字能在诗人的匠心独运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一般来说,数字入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1,(Z2):19
【闲言碎语】杜甫是一位技巧纯熟的诗歌大师,他以过人的才气,很好地掌握了各体诗歌体裁,并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面引入到律诗里来,给律诗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由于他在诗歌上多方面的成就,被后人称"集大成"。杜甫对后世影响有多大,还是  相似文献   

10.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牧作为晚唐时期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其在近体诗创作中,对于意象密度的问题是比较讲究的.他的绝句常常把意象安排在前两句,产生先声夺人的气势;律诗往往将意象平均分布,从而对仗工稳,节奏均匀,营造出张弛有度、缓疾有致的艺术效果.在意象密度与意象种类的关系上,杜牧巧妙地把握了平衡.对意象密度的合理把握,是杜牧近体诗创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