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技术恢复灾害档案褪变字迹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恢复灾害档案褪变字迹的方法和流程,并以某地地震灾害档案为例,阐述了利用文检仪、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恢复灾害档案字迹的具体操作步骤,展示了对洇化扩散字迹、半透明污斑遮挡字迹以及背透字迹的恢复效果,其目的是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成果为恢复灾害档案褪变字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复印件档案在使用与保存时由于诸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纸张老化、字迹墨粉脱落褪变及纸页粘连等情况,特别是复印件墨粉脱落所致的字迹色泽淡化现象,降低了档案价值,缩短了档案寿命,破坏了档案的耐久性,因此加强复印件的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一、复印件档案老化的原因当复印件档案受到不适宜温湿度、机械磨擦等作用时,会出现档案的老化。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一部分以填充方式分布在纸张的表面及浅表面的字迹墨粉从纸张中散失,而发生字迹褪变;墨粉的脱落愈多,则字迹的褪变也就愈严重。纸张中另一部分分布在较深层的复印墨粉,分布在纸纤维的空隙及填…  相似文献   

3.
再论蓝黑墨水的不耐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档案字迹材料耐久性能调查中发现,1990年以后入库的纸质档案上的蓝黑墨水字迹的颜色褪变严重,甚至呈灰白色.而圆珠笔字迹的颜色除略有扩展外,并无太大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几位同仁在<酸对纸质档案的影响>论文中曾得出蓝圆珠笔油字迹材料的耐酸性能好于蓝黑墨水的结论;上海大学宗培岭老师<对纸质档案耐久性调查与分析>论文中也曾提出蓝黑墨水字迹褪变率占到总体的46.37%,几乎接近于公认的不耐久字迹材料纯蓝墨水的褪变率.由于省市级档案馆库房中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材料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作为长久保管的档案制成材料蓝黑墨水的性能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字迹是档案、文献内容的反应,保护已形成的、恢复已褪色的字迹是档案科研工作的一大任务.然而由于许多字迹的褪变,使得恢复和保护工作困难重重,严重的至今尚无法恢复.倘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字迹的耐久问题,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字迹的恢复,不利于档案的保护.碱性耐久墨水的研制就是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字迹的耐久性问题.公元11世纪欧洲僧侣提阿菲罗曾记载由荆棘木的渗出液与绿矾(FeSO_47H_2O)混合制成一种墨水,此为鞣酸铁墨水的最初记载,也是后来广泛使用之书写墨水的由来.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蓝色书写墨水的化学组成大致分为亚铁盐墨水和染料墨水两大类.(一)鞣酸铁墨水的主要成分是(1)鞣酸(单宁酸),分子式为C_(76)H_(52)O_(46),它是植物鞣料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多元酚基和羧基的有机物;(2)没食子酸(又称五倍子酸),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5.
国家重点档案由于其形成年代久远,历经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老化现象,为此,必须采用纸张加固、脱酸、去污、防霉、防虫、字迹恢复与加固、修裱等技术予以修复处理。但如果一份档案存在多种病害,对其进行多次修复、反复处理的副作用就会很大。为使档案在抢救修  相似文献   

6.
<正>档案是物质的,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随着岁月累积、环境变化,它的载体材料和书写材料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不及时有效地采取可行措施,任其蔓延,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必须加强馆藏褪变档案的调查、研究与抢救工作。笔者对馆藏永久文书档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同1990年的调查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部分档案字迹发生褪变,甚至出现了字迹消失及档案霉变的现象,这直接威胁着馆藏档案的安全与利用,档案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研究》1991,5(1):78
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留下各种类型的原始记录,我们现在统称之为档案。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历史档案浩如烟海,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各种类型的档案载体和记录材料却为档案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用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的各种档案和资料,由于纸张和有机染料的化学变化,在不长的时间里都会出现字迹褪变和扩散现象,有的甚至字迹全无,失去利用价值。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困绕着档案界,许多国家面对字迹褪变的档案一筹莫展,连一些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1983年,25岁的李玉虎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陕西省档案馆技术处工作。当时,正值馆里抢救2万卷陕甘宁边区时代珍贵档案之际,李玉虎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描绘时代风云的墨迹,已被岁月剥蚀得字迹不清,有的变成残纸碎片时,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由衷地感到一个档案保护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静电复印技术由于其在产生图文复制品方面所具有的简便性、高效性以及其对原件的适用性等多种原因,已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它在保护档案原件及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凭证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复印件档案在保存与利用过程中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存在字迹褪变、墨粉脱落及纸页粘连等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9.
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管理》2007,(2):68-68
我省各级档案馆馆藏有大量的国家重点档案.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加上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这些档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现象.尽快抢救并保护好这些档案,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随着"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的加大和国家对此项工作要求的提高,档案馆不能囿于传统的抢救模式,必须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技术与方法开展馆藏重点档案的抢救.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2,(19):4
近日,沈阳市档案局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的感谢信,感谢市档案局帮助其成功修复馆藏珍品档案清光绪五年的诰命并传授档案修裱技术。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珍品档案清光绪五年的诰命,因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字迹褪变、局部残缺等严重  相似文献   

11.
杨冰 《西安档案》2003,(3):48-48
为积极参与全市档案系统开展的“优质服务年”活动,提高雁塔区档案局的服务水平,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管理科全体同志专门到省档案局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学习档案抢救的有关知识。学习之后,我馆对馆藏部分珍贵档案和褪变档案进行了固定恢复和抢救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就是给档案文件"治病"的工作.通过修复可以使已经破损了的文件,修复成完好的文件;使失去机械强度的文件,恢复其原有的强度;使字迹褪变了的,让它再现出来可以阅读等.总之,修复工作可以使档案文件恢复"健康",一方面挽救即将损毁的档案,同时还可以大大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3.
纸质档案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姜华 《浙江档案》2004,(11):24-25
档案纸张和档案字迹在保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出现一些不可逆的变化,譬如纸张破损、发黄、变脆、生霉以及字迹涸褪、扩散等.档案纸张及字迹的耐久性是关系档案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必将影响档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有许多归档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但常常由于字迹褪变而使档案失去文献价值,在档案界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如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的各种科学实验总结、工作测绘报告、会议记录、文件、专家手稿、领导批示等,形成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纸张和笔迹的化学变化,许多重要档案和珍贵文献的字迹都发生褪变扩散,有的甚至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失去了使用价值。我国的各种档案管理办法、公文处理实施办法[1-3]中都指出,凡归档的文件材料,宜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但随着书写工具和书写墨水的迅…  相似文献   

15.
闸北区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已达26.7万余卷件,馆藏征集品3350件。其中,国家重点档案和珍贵历史藏品5000余卷件。这其中包含了一批上至清朝同治八年下至民国三十七年的地契档案和清朝名家字画等实物档案。这批档案是国家的宝贵遗产和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档案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老化,有些纸质酸化泛黄变脆,有些污斑严重字迹褪变,亟待实施抢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84年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档案保护技术学》第二章档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第36页-40页)中就明确提出:印台油的色素为盐基品红、盐基品蓝、盐基青蓝、直接湖蓝,这些色素都是水溶性的耐光件很差的有机染料,遇酸、碱易褪色或变色,遇高温、高湿时,印迹也易渗化或褪色。属不耐久性的字迹材料。随后,笔者在许多档案报刊上也多次看到有关印台油属不耐久字迹材料的文章。笔者清楚地记得,1990年笔者所在单位因档案馆目标管理工作的需要,使用了印台油盖档号。2000年笔者在一次调阅档案时发现部分用印台油盖的档号已经开始褪变,特别是盖在资料标签上…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科技档案在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繁,加上保管条件不理想,导致科技档案纸质受损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复制,就会给科学技术研究等带来影响。所以,要积极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对纸质老化、变黄、霉烂、字迹褪变模糊的档案进行重点抢救复制,以延长档案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珍贵气象科技档案保护策略浅论倪景春吴增祥家气象档案馆保存有一大批解放前形成的原始气象观测记录表、簿和天气图、出版物等气象科技档案,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经历历史的沧桑,这些档案(资料)普遍出现了纸质老化、恶化,字迹褪化、扩散现象,严重危及档案的生命。对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对辽宁省档案馆馆藏1945年至1954年的档案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档案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黄、变脆、字迹褪变等现象,值得引起注意。本次调查采取随机等距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总体案卷49165卷,抽取3277卷,抽取比例为6.7%。在所抽取的样本单位226735页档案中,纸张破  相似文献   

20.
加强档案的保护保管是我们各级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抢救褪变破损档案又是一个重要方面.从“六五”时期起,我区各级档案部门积极组织进行了这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止,全区地县市档案馆复制褪变破损档案共达38636.8万字,占摸底应复制任务数4.5亿字的85.7%,从而基本上完成了复制任务.其中“七五”期间以来共复制22438万字,占应复制数的49.7%.13个地、县市馆,复制字数超过1000万字的有11个馆,其中超过3000万字的有淑浦、沅陵、芷江、会同、靖州和地区馆.通过开展褪变破损档案的抢救复制工作,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对抢救褪变档案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且促使各级各部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以至杜绝新的褪变档案的产生.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