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琼 《新课程研究》2007,(12):38-39
苏教版第8册《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  相似文献   

2.
一、在"读"中品味"感恩"1.重点反复。《第一次抱母亲》重点写"我"守护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她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眼里流出了泪水。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知母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叙述,不需要华  相似文献   

3.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看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来信     
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相似文献   

5.
"想我时,你就看看我给你用纸折叠的星星,这些星星是双眼皮,一道是你的,另一道是我的。那时,你就不会孤单害怕,因为妈妈看着你"。这是一个母亲对她5岁的孩子说的话。当时的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头对她说:"孩子,妈妈要到天堂摘星星去了,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著名作家张炜月在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时,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禁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旧事,  相似文献   

7.
手中的母爱     
你曾认真观察过你母亲的手吗?--题记 "你又在欣赏你的手……"前桌蛇妞不满地发出怪叫.我笑笑,右手轻轻托着自然下垂的左手.长大后,我常常这样,无事时便托着自己的手,凝神良久.心落于何处?每到这时,我会想象成母亲的手正托着我,传给我一种力量,源源不断,支持着我.对,我想我是一个恋家恋母的人,就算长大,也恋着母亲那双不大的手握住我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正>暖暖的太阳一照,大地母亲就觉得她身体的某个地方痒痒了。春风是她柔软的手,轻轻一挠,哈,痒痒的地方长出一棵蒲公英来。"啊,我可爱的孩子,有我给你的爱,你就快乐地长吧。"大地母亲慈爱地说。  相似文献   

9.
每次碰到邻居大姐拉家常时,总会说到孩子,我免不了会吐苦水,诸如:家有学生娃,每天要准备早晚餐,还有教育孩子中各种麻烦的琐事,特别耗时耗力,再加上工作,真的好累心!大姐却语重心长地说:"好好珍惜吧!现在应该是你累并快乐的好时光!我儿子上大学一个学期才能回家来,天天盼着,我都羡慕你呢!"听到这话时,心里有点不服气。春节时,从北京回到老家与母亲相聚,母亲很享受子女们围绕的感觉。因身体不好,本来久不做饭  相似文献   

10.
中考真题例解: 例:(2008&#183;恩施)请你替下面材料中的婴儿给他母亲回一条手机短信。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废墟里,一位母亲用身体庇护一个三四个月大正熟睡着的婴儿.母亲已经遇难。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家里穷。为帮补家计,妈妈常常拿些加工毛衣的针线活回家做。后来,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可家里还堆着好多没完工的毛衣。交毛衣是有时限的,母亲就痛苦地对我说:"根根,还有一些毛衣,我实在没力气做了,要不你缝吧。"刚开始,我只会缝袖口,在母亲指导下,后来我连领口也会缝了,最后不用母亲指导,我自己就能缝一件完整的毛衣出来。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领悟     
薛丽峰 《小学生》2010,(2):63-63
幸福,就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群可以彼此信赖的朋友,这些都值得我们一辈子去感谢。第一个让你感到幸福的人,应该是母亲。在你生命的历程中,你用你的爱去关怀别人时,第一个也应该是母亲。  相似文献   

13.
火旺烟就少     
记得小时候,家里炒菜做饭都是烧柴火。一次,母亲炒菜时,要我帮着添柴。可不知怎的,灶火却烧得直冒浓烟,呛得我咳嗽不止。"怎么这些柴烧得尽是烟呢?"我埋怨着。"不是这些柴烟多,而是你没有把柴烧好。"母亲说着,拿起一根棍子,蹲在灶前,把棍子伸进灶里拨弄着。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有面向家长的开放日活动,但有的家长对如何参力。开放日活动并不很清楚。为了使家长通过开放日活动有更大收益,我们请方老师说一说。一位幼儿的母亲在幼儿园的开放日来到女儿所在的班上。在观摩一节语言教育活动时,她发现不少小朋友表现非常活跃,有的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当众上前表演,而自己的女儿则表现胆怯。这位母亲几次走近女儿催促:"你也举手!你也上去讲呀!"但越说,女儿越退缩。回家的路上,母亲接捺不住内心的不满,一路数落着:"瞧人家多棒,你怎么这么笨?这么胆小?真没出息!"孩子噙着泪,低…  相似文献   

15.
向生命致敬     
<正>"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时一位母亲临终写给怀里孩子的短信,我们无法想象她濒死前那一刻的百感交集,却被这种让人心碎的爱催下了泪水。那是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了呼吸。废墟间隙,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她这个抵死保护的姿势下面,是一个还活着的孩子。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那条已经写好的短信。这条短信永远不能发出了,却被我们所有柔软的心灵接收。我们看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还在沉睡,浑然不知这世上的巨变与生离  相似文献   

16.
案例介绍因为父母怀疑她精神不正常,佳佳,一位初一女孩,被父母带到心理咨询中心。见到佳佳时,她正在和母亲拉拉扯扯,似乎不太情愿进心理咨询室。我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小姑娘:黑黑瘦瘦,个子矮小,扭动着身体,不停地发出"嘿嘿"的笑  相似文献   

17.
母亲吟     
恍然间,已做了七年的母亲。七年来,我几乎倾注了身为母亲的所有和所能。伴随着女儿成长的脚步声,我愈加真切地体会到:做母亲幸福,做母亲不易。身为母亲,你会变得强大无比。不管先前的你是怎样的一夜无梦,雷打不醒,做了母亲,你就会变得警犬般敏锐,孩子的一呼一吸都牵动着你的神经。特别是孩子生病时,无论他(她)是多么的健硕,你是多么的娇小,你都能抱得动他(她),  相似文献   

18.
母爱的姿势     
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医生发现手机屏幕上母亲所留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20.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