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双4f相位成像技术,在皮秒时域内分别测量了CS2在532nm和745nm两个波长光学非线性系数的变化。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CS2在这两个波长的光物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共振区内,随着波长的增加,CS2没有双光子吸收,三阶非线性折射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改进后的定硫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1)硫酸钡实验得到的硫酸钡实验曲线的线性回归公式为:Y=0.0844X-9×10^-5,相关系数R^2=0.9999,表明采用该改进的定硫法定量测定硫酸钡含量是可行的。(2)定量滤纸空白试验表明定量滤纸过滤前后的质量误差非常小,范围在0.5%之内。这说明滤纸在酸性条件下质量几乎不受损失。最后得出改进后的定硫法在测定大蒜活性物质硫化物时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加热和H3PO4存在下,NO2^-催化过硼酸钠氧化荔枝红色素的反应,首次提出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催化光度法。该褪色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94.09kJ/mol,速率常数K=1.84×10^-3/s。所提出灵敏度高,其摩尔吸光系数ε500=1.5×10^5L·mol^-1·cm^-1检测限0.02μ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logA/A=0.024+0.09528CNO2^-(μg/L);相关系数r=0.9996。此法已用于矿泉水、井水等样品中亚硝酸根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效应。一个与广义相对论等效的真空极化量子引力理论,进一步预言温度变化的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均匀性会影响引力的大小。且比热愈大的物体引力温度效应愈强。我们用真空天平测量密封在烧瓶中的水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重量至化,证实了上述预言。水通过微波加热从300°K升温至373°K相对增重(8±1)×10-6(500W微波功率)与(5±1)×10-6(225w微波功率)。从373°K自然降温至323°K相对减重(4±1)×10^-6。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被测物H2O2的浓度一定时,用电流-曲线,CdS量子点(CdS QDs)修饰电极在光照时与不被光照时电流大小有明显的差异。CdS QDs修饰电极在光照条件下有明显的促进电流增大作用,并且容易受到pH的影响,在pH=4最有利于增大电流。pH=4时被检测物H2O2浓度在3×10^-7到4×10^-6成很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H2O2低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苏加强 《金秋科苑》2012,(20):115-1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样品马拉硫磷,样品用甲醇溶液提取测定。本研究方法为使用XDB—C18(150mm×4.6mm)的色谱分离柱,70%甲醇:30%水(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1/min,最佳波长为220nm的紫外检测器。研究结果表明,在10-100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9;检测限为10.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S(n=5)1.10%,回收率为95.5%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扎日尕那地区各地质体含矿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的综合分析,发现Au等元素在该区成矿的可能性较小,w、sn等高温元素在区内成矿潜力巨大,w元素在大多数地质体中平均值接近或超过其1/2浓幅分位值,变化系数在387.9%以上,在二长花岗岩中达到最大值977.2%。目前已发现w在细晶花岗岩中含量可达1.04×10^-2,在二长花岗岩中含量最高可达4990×10^-6,分别超过其工业品位要求。初步确定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细晶岩脉为w、sn等矿体的可能主要赋存位置(地质体),并指出了今后工作方向和采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讨论的富镁安山岩(MAs)是指SiO2〉53%,Mg^#≥55的安山岩,也包括富镁荚安岩和富镁闪长岩。阿尔泰南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中泥盆世,东、西天山和阿拉套山的富镁安山岩形成于石炭纪。本区富镁安山岩SiO2 53%-65%,TiO2含量低于1%(0.21%-1.08%),平均0.72%;MgO平均5.90%,与国外玻安岩平均值相比,Mg含量较低,Ti、K、Na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总含量低(〈100×10^-6,范围15—95×10^-6),相对富重稀土(La/Yb)N0.98—6.4,多数在4±;Eu弱亏损到无亏损(Eu/Eu^* 0.65—1.15)。相容微量元素Cr、Ni含量高,分别为72×10^-6~790×10^-6和29×10^-6~276×10^-6;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相对富集流体中富集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Y含量较高(〉15×10^-6);Sr/Y比值较低(4.4~6.2)。(^143Nd/^144Nd)i值变化范围较大0,51221—0.51255,εNd(t)+0.28-+7.2,Nd模式年龄tDM485—1220Ma;(^87St/^86Sr)i值变化范围较大0.7029~0.7065,在8εNd(t)-(^87Sr/^86Sr).图解中位于第一象限。上述特点表明,本区富镁安山岩源区为复合源,包括有蚀变洋壳、弧前增生棱柱的不成熟、新生地壳物质及地幔楔橄榄岩。成岩作用具复合性,既有俯冲洋壳板片的部分熔融,又有俯冲板片熔体对地幔楔橄榄岩的熔体交代作用。形成于特殊构造环境:高地热梯度和富挥发分;导致弧前增生棱柱俯冲的俯冲剥蚀作用;由俯冲板片撕裂、断离所形成的软流圈窗或洋脊俯冲。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荆;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0.87g与无水磷酸氢二钠0.22昏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乙腈(920:80)k/2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该方法在20ug/ml-100u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7755E-6×+3.8871E-03(r=0.99996),回收率为99.3%,重复性实验RSD=0.47%,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及硫酸介质中,70℃恒温水浴中,铜(Ⅱ)催化溴酸钾氧化亚甲基蓝褪色。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方法。铜(Ⅱ)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mg.L^-1,最大吸收波长为66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4L.g^-1.cm^-1,检出限为3.82×10^-6g·L^-1。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用于测定水中铜含量时,测定结果与AAS法的结果相近,所得结果的RSD值均小于3.2%,回收率在99—104%。  相似文献   

11.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2=57.66~66.94%(>56%),Al2O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46×10^-6(≤18×10^-6),Yb=0.72~1.42×10^-6(≤1.9×10^-6),Sr=540.4~655×10-6(>400×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12.11~28.56),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δEu*=0.95~1.09).高Sr/Y(48.66~74.57)、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K2O(1.11~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εNd(t)(=-15.1),高(^87Sr/^86Sr)i(=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 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卡德沙星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lm01/1柠檬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5.0)-乙腈-甲醇(84:16: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该方法在20ug/ml~60u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2.2864E-5X+1.9273E-3(r=0.9999),回收率为99.1%,重复性实验RSD=0.024%,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产于冈底斯南缘一个变形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原位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变形花岗岩为高硅(SiO2=73.38%~76.06%)钙碱性岩系,K2O/N%0=0.69.1.17.铝指数(A/CNK)=1.03~1.07,为弱过铝质岩石.变形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贫大离子亲石元素(e.g.Rb=47×10^-6~71×10^-6)和高场强元素(e.g.Nb=1.31×10^-6~-3.09×10^-6,Ta=0.23×10^-6 ~0.54×10^-6),具有岛弧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78±1Ma,该年龄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178Ma)值变化于+14.1~+17.7,表明变形花岗岩岩浆来自初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形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与新特提斯洋向欧亚板块南缘的俯冲消减作用存在联系,其岩浆结晶年龄反映了新特提斯洋发生俯冲消减的开始时代不晚于早侏罗纪,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  相似文献   

14.
克拉玛依西山的枕状玄武岩与浊积岩-凝灰岩共生,厚度大于400米的枕状玄武岩层被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硅质岩.凝灰岩覆盖。岩枕之间充填着硅质泥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枕状玄武岩可能在早寒武世形成(〉517Ma,这套地层曾经一直被认为属于石炭系)。枕状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含量(117.4×10^-6~153.6×10^-6)和配分模式与洋岛玄武岩(OIB)基本一致。枕状玄武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K、Pb和Sr)的含量变化较大(明显偏离OIB),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和P)相对OIB和原始地幔没有表现出明显异常[e.g.,(Nb/Ta)PM=0.92-O.98,(Zr/Hf)PM=1.08-1.18]。西准噶尔地区存在这套OIB型海相火山.沉积建造说明古亚洲洋在西准噶尔地区于寒武纪就已经存在。这套海相玄武岩岩枕中存在大量古元古代一新太古代(1883—2536Ma)岩浆锆石的事实说明,早古生代洋岛玄武岩岩浆源区存在古老大陆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15.
皖东的滁州、上腰铺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东缘、毗邻郯庐断裂带东侧,与之伴生有一些铜(金或铁)矿化.它们的黑云母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127.17±0.40Ma,129.90±0.23 Ma.滁州、上腰铺侵入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与埃达克岩基本一致:如SiO2>56%,高Al2O3(14.84%~16.38%)、Sr(369×10^-6~1335×10^-6)、Sr/Y(43~185)与La/Yb(22~44),但低Y(5.51×10^-6~11.0×10^-6),Yb(0.51×10^-6~1.09×10^-6),无明显Eu异常-正的Eu异常(δEu=-0.75~1.28).另外,岩体中部分样品具有较高的MgO(2.23%~5.25%)、Mg#(53~68)和Cr(89.6×10^-6~206×10^-6)、Ni(43.0×10^-6~72.0×10^-6),类似于高镁安山岩.这两个岩体的Nd-Sr同位素特征为:(^87 Sr/^86 Sr)I=0.7060~0.7067,εNd(t)=-11.53~-14.07,说明其由俯冲洋壳熔融形成的可能性较小.我们认为,滁州、上腰铺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由拆沉下地壳熔融形成,熔融产生的岩浆在穿过上覆地幔的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强烈相互作用,一方面,由于地幔橄榄岩的混染而使得埃达克质岩浆的MgO、Cr和Ni含量显著增高;另一方面,岩浆中的Fe2O3可能加入到地幔中,导致地幔的氧逸度(fo2),)增高,地幔中金属硫化物被氧化,地幔中亲铜元素则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熔体中.富含Cu、Au等成矿物质的熔体在快速上升到地壳浅处时,可能由于温度、压力或氧逸度(fo2)的降低,释放出Cu、Au等成矿物质,导致矿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理论,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氨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计算和评定,得出该法测定水是氨氮的测量结果2.88mg/l时,取包含因子k=2(约95%置信概率),扩展不确定度u=0.092mg/l。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集了北京市石景山区2006.5~2007.10的雨水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ECD)检测雨水中84种多氯联苯(PCBs)。日的是为了计算雨水样品中PCBs的浓度和估计北京PCBs的湿沉降通量。雨水中∑PCBs的算术平均浓度为683±755ng/L,总质量/总体积得到的平均浓度为260ng/L。∑PCBs浓度有很大波动但是没有季节性的变化,总体呈减小趋势。对PCB异构体分析发现雨水中PCBs以2~6氯的低氯取代物为主。由2006年和2007年降雨量分别为172mm,348mm得到年湿沉降通量分别为78.01×103ng·m-2·yr-1,25.12×103ng·m-2·yr-1。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头孢硫脒合成工艺改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YMCC18色谱柱(218mm×4.6mm,5μm),磷酸盐缓冲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钠2.76昏枸橼酸1.29g,加水溶解稀释成1000ml)-乙腈(80:2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头孢硫脒在50~1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该工艺路线操作简便,收率高,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天山地区那拉提北缘断裂北侧出露寒武纪(516.3±7.4Ma)橄榄拉斑玄武岩,其Al2O3(120.71%-14.14%)、P2O5(0.09%-0.21%)含量较低,TiO2(1.39%-2.35%)、MgO(5.35%-8.14%)含量中等,全Fe2O3(11.74%-16.03%)含量较高,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型式平坦,(La/Sm).和(Y/Nb).比值接近1,为过渡型洋脊玄武岩(T-MORB);并且Th/Ta比值(0.8—1.5)低,高场强元素(Nb,Ta,Zr,Hf,P)没有明显亏损,缺乏陆壳混染或俯冲带流体活动的印迹.部分T-MORB的Fe、Ti含量较高(FeO^T〉12%,TiO2〉2%,FeO^T/MgO〉1.75),Mg^#值(0.40—0.49)和Cr(53×10^-6-110×10^-6)含量较低,属于Fe-Ti玄武岩(ferrobasalt),应为岩浆依Fenner趋势发生较高程度结晶分离演化的产物,很可能形成于洋中脊的扩展型裂谷环境.我们认为,那拉提北缘寒武纪T-MORB和Fe-n玄武岩可能与境外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北天山南缘的旱古生代Terskey蛇绿岩带相连,为Terskey蛇绿岩的残片;寒武纪我国境内发育Terskey洋.那拉提北缘断裂可能与尼古拉耶夫线相连,代表西南天山地区Terskey洋闭合形成的一条早古生代缝合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30只,制备兔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分钟再灌注3小时。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MI/R组(I组,n=10),MI后5分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滴速0.5ml/min;硝酸甘油治疗组(Ⅱ组,n=10),MI后5分钟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25mg加生理盐水250ml,以1μg·kg^-1·min。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左-卡尼汀治疗组(Ⅲ组,n=10),MI后5分钟给予左旋卡尼汀3.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至实验结束。观察指标包括: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电图的动态演变;术前及再灌注末动脉血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OK-MB)、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心肌梗死范围的测量。结果: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治疗组和左-卡尼汀治疗组心电图ST段出现有效改善。MI/R组、硝酸甘油治疗组与左卡尼汀治疗组术前CK-MB、AST、FFA及SOD含量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处死动物前,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治疗组与左卡尼汀治疗组CK-MB、AST及FFA含量明显减少,SOD含量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卡尼汀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CK-MB、AST、FFA及SOD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MI/R组、硝酸甘油组及左-卡尼汀组之间比较,三组总缺血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与MI/R组比较,硝酸甘油组和左卡尼汀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