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画是艺术家通过他所创造的视觉形式来表现自己情感或意念的产物.这样在艺术创作时就要认知和仔细观察属于创作范围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认知绘画艺术成为新时期中学美术教育的热点.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也离不开生活,美术教育应与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文化生活联系起来.中学阶段绘画形式的基础和要点在于通过初级美术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及身边的各种事物有一个美的辨别、认知的能力.纵观当今社会生活,由于受现代  相似文献   

2.
苦与乐     
廖红 《科技文萃》2004,(7):26-29
某一国际组织向很多国家的儿童调查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形象,调查结果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看了这些绘画,科学家们各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或戴眼镜或留胡须,似乎都在苦思冥想.那么科学家还会不会乐呢?  相似文献   

3.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强调“学科综合”,音乐与美术被形象地称为“姊妹艺术”,而两者之间也的确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的听觉艺术,是一种非具象性的艺术形式.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绘画的元素,就把这样的艺术形式转变得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更好理解.但绘画的元素只能是一种辅助的工具,要巧用、善用,要跟音乐的各个元素有效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幼儿教育的特点,绘画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可以以生活为背景高度整合.但是,这需要找到绘画和科学在自由绘画活动中两者结合的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图形表达活动可以作为两者的结合点.因为幼儿科学活动往往在操作及表达过程中进行.而绘画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主要也是表达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外艺术家的著名绘画作品的分析讨论 ,认为绘画作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的载体 ,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形态 ,构成审美形式的各个要素即色彩、笔墨、图式等。因此 ,艺术家对这些要素必须深入研究 ,使形式和精神得到完美的结合 ,这样 ,才能使绘画作品体现出一种“有生命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 1.采用小组绘画的形式表现幼儿园的环境、生活、活动,拓展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能大胆地创作,表达对老师、幼儿园的依依惜别之情.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一、引育 杰出的音乐家贝多芬告诉广大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应当使人人的生活爆出火花."音乐是一种特殊艺术形式的语言.其表现形式与一般的语言艺术形式、绘画艺术形式不同,既带有语言艺术形式,又兼有绘画艺术形式,抑或是二者相结合.它用声音或音响传达情感,也还会用恢弘的场面、别致的服饰等艺术造型渲染音乐的魅力.它会令人的思想在音乐当中,在遐想当中,在真实虚幻交替当中得到升华,以达到最高的艺术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与生活相融的美术形式.民间美术包括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服饰、民间建筑、民间工艺、民间器具等各种艺术形式,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崔红 《高中生》2013,(9):38-39
Leading:西方艺术风格经历了多次变革,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只谈及最重要的四个时期的绘画风格——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本文重点介绍了这四个时期绘画的风格及特点,以及各个阶段影响绘画风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 ,掌握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 ,对幼儿美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绘画的含义及其作用绘画是用色彩、线条和构图 ,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 ,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绘画是幼儿使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在平面纸上画出直接可视的物像。绘画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幼儿的知识 ,培养幼儿积极地观察生活、大胆地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和审美心理。二、绘画活动的种类三、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绘画是集智力技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关于绘画形式(即绘画语言)的本在意义,对于长期以来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僵化定义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出关于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本身亦包含内容的新思考.在绘画艺术进入多元化的时代里,本文主张“内容“和“形式“应该是绘画艺术的统一体,而不应该因循惯性概念,把“内容“和“形式“生硬地隔离,以至于使绘画语言日渐苍白、使审美视角日益狭隘.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类学生绘画基础教学中,平时成绩的核定要注意学生对形式感悟力的培养应当是本课程的重要方面.其间,包括在经典作品的感悟、写生训练、感悟生活以及加强交流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绘画的形式很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形式相对单一,因此尝试多材质绘画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绘画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欣赏名画,到绘画卡通人物,再找寻生活中的材料,打破原本绘画的局限性,开拓幼儿的眼界。关注绘画能力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辅导方式,让每一位幼儿喜欢并愿意绘画,从而真正提高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绘画历史悠久,教育内涵丰富,学习绘画,有利于全面素质的开发,对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绘画教学是美术课的主要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让学生从小动手作画,以亲身的体验掌握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造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陶冶性情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在绘画教学中,不论是什么画种,都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认识能力。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领略绘画中所体现的意境、情绪和思想,从而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绘画教学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5.
绘画的形式很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呈现的形式相对单一,因此尝试多材质绘画活动。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绘画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欣赏名画,到绘画卡通人物,再找寻生活中的材料,打破原本绘画的局限性,开拓幼儿的眼界。关注绘画能力不同的幼儿,给予不同的辅导方式,让每一位幼儿喜欢并愿意绘画,从而真正提高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绘画的形式、用现实主义手法讴歌当代藏族同胞的新生活,必须做到深人生活,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为了克服艺术形象的概念化,需要在绘画手法的变化上多下功夫。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从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在创作中,还需要努力提高绘画语言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小学美术课中的绘画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积极地观察,引领学生对知识视野和生活视野进一步扩大,同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对美术基本机能和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并让学生通过绘画形式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当前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绘画作品虽然距离教师的要求还很远,但却画出了他们的童心及内心世界。因此,抓好低年级美术课中的绘画教学对于提高每一个小学生的绘画水平的信心和勇气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131
情感的生理、感知、认知及行为各个层面在表现主义绘画中有复杂的呈现,对表现主义绘画简单定义并不能细致的反映情感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复杂性。本文从艺术家生活的情感经历与社会背景对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创作时与媒介的关联以及观众对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反应几个方面来讨论和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绘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点和线,是每一个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儿童美术活动,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儿童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儿童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从生活出发,让幼儿在游戏与生活实践中感受生命与大自然显然是培养绘画艺术素养的路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幼儿的绘画艺术素养,走进大自然,沉浸于游戏中,创造丰富的形式,给予更多的赞赏,让艺术成为幼儿成长生命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