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对对碰 在长江、汉水之滨,龟山、蛇山之麓,有一座因水而兴、得水独厚的城市.它雄踞长江中游,形成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地理格局,承东启西,南北交汇,不仅是我国经济地理的心脏,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商品聚散功能最强、市场空间最广、交易最为活跃、流通规模最大的城市--武汉.  相似文献   

2.
夏水与汉水是"互受通称",所以古代文献中把汉水称为夏水。汉水在武汉注入长江,因受夏水之名,所以在武汉就有了"夏口"、"夏汭"等地名。  相似文献   

3.
悠悠长江 ,自西向东横穿祖国大地。武汉地处我国中心腹地 ,长江及其支流汉水在城区中心交汇 ,历来为全国重要名城之一。今天的武汉 ,依然位处我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既是长江经济带“上海———武汉———重庆”开放开发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又是“香港———上海———武汉”和“北京———上海———武汉”两大成长三角带的中部战略支点。在促进中西部资金、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资源高效配置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南面的新州区 ,有一所技工学校———新州技工学校 ,正是在武汉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而武汉厚重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梦里蒹葭     
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水,汉水的最大支流是唐白河,唐白河是由唐河和白河交汇而成,我的家乡就在唐河岸边。  相似文献   

5.
文苑·城事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说的江城就是它--湖北武汉。江城是座大都市,大都市就当然要有大都市的底蕴。他第一次带我去龙王庙看长江与汉水交汇时就让我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强大气场,黄泥泥的长江水却浊不清滔滔东流而去,旁支一股青碧隽秀的汉江水波澜不惊地缓缓注入,两江在龙王庙的当口汇聚,这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在繁华喧嚣的市井生活中也不失为一奇景。  相似文献   

6.
正江汉交汇的武汉因唐人李白"江城落梅"之咏,久有"江城"雅号。又因1957年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尔后武汉落成跨越长江、汉水的桥梁十余座,又获"桥城"美名。伫立黄鹤楼头,观赏江桥交织的景象,不禁涌起"桥文化"的遐想。1自然环境提供文化创造的物质基础,具有理性和劳作能力的人类又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使  相似文献   

7.
“光”是光电子信息技术的简称,“谷”是指某一事物集中分布的地区,“光谷”是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生产的聚集地带。“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南部的科技新城区,主要生产光纤放大器、光电端机、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所需的光电子产品以及激光器件等高科技产品。“中国光谷”为何落户武汉,与武汉具有以下优势是分不开的。区位优势:从全国看,武汉地处承东启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古时候从这里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向南经…  相似文献   

8.
武汉是中国六大中心城市之一,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长江、汉水把市区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武汉是中国古代繁华的商埠,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保存着十分  相似文献   

9.
在九省通衢、长江汉水交汇的武汉,有一所上一世纪50年代拔地而起、后来声名远扬的华中工学院。它1988年改名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于今,它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F0002-F0002,F0003
中原大地,荆楚名城,两江交汇造就了武汉非凡的文化骨骼,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就是在这里,汉水江畔,一群热血男儿。携笔从戎,蓝色方阵谱写青春壮歌;就是在这里,黄鹤楼下。座落着一所军中名校——海军工程大学。  相似文献   

11.
黄明 《高中生》2010,(4):47-47
一,整体状况 1.武汉由三镇组合而成 长江、汉水把武汉市区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2.
第八站:武汉     
武汉,简称汉,湖北省省会,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力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  相似文献   

13.
<正>故事缘起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之处,这里不仅人杰地灵,美食更是一绝。著名美食家蔡澜曾说:“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处于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如他所言,每天早晨,武汉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浓郁的美食香味,  相似文献   

14.
城市和人一样,一面是人文的,另一面是原初的。大凡有人迹之处都有人文,无非是流传宽窄底蕴深浅不同罢了。从这一点上,武汉和别的城市没什么两样,如同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武汉又是特别的。长江把武汉划成江南汉北,汉江再来把江北划成两片。一条城市有两条大江,或者两条大江养了一座城,武汉分明得到了某种苍远的眷顾。看汉水入长江非常风情,两条大江都不舍昼夜奔流而来,像是赴一场约会,交汇处,长江半迎过来,汉水半扑过去,摇摆出一道半明的水线,这城市顿时陷在妩媚里。再加之,一曲高山流水,知音相遇的古琴台、楚辞的韵歌,都给城市打下温柔的底色。沿着水岸,时有码头,进而形成一种码头文化,硬朗,入乡随俗,再加之著名火枪汉阳造,武昌城头  相似文献   

15.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3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唐代大诗人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就坐落于这座城市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中国光谷"  相似文献   

16.
张紫鑫  金瑶 《求学》2023,(1):10-11
<正>我的大武汉,有江,有湖,有分不开的武汉三镇,有永远热气腾腾的生活。四年朝夕相伴,彼时我并不知会这般惦念你,现在这些惦念汇成了这些文字。原来我开始爱你,有这么多的伏笔。原谅我把他乡活成故乡,只因为你。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别称江城,又称百湖之城。这是一座两江交汇的城市,奔流不息的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城市中央,将中心城区一分为三,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共荣共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共同号称“四渎”,是四条著名的文化大河.其中,长江与黄河历来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父亲河和母亲河,其地位无比崇高.但近年研究考古却发现,文化历史也有自身的盲区和失误.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悠久、最应享有尊崇地位的河流应该是汉江.只是汉水固有的历史文化光芒被长久地、偏执地遮蔽起来了而已.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仙桃职业学院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座落在素有“鄂中空地,江汉明珠”之称的仙桃市城区,东临武汉、西连荆州。北依汉水、南望长江,风景秀丽、交通便捷。  相似文献   

19.
荆州所在地区居长江中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故东晋南朝历代皆以荆州为仅次于都城建康之重镇,鲍照、谢朓、沈约、范云、王融、江淹等当时著名的文人皆得以行宦于荆州。南朝诗人笔下的"荆山楚水"意象,因融入长江、汉水交汇这一独特的自然风貌,汉女、巫山神女的神话传说,楚、三国吴旧址等历史掌故,而呈现出神奇、美丽、历史底蕴深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人才重心的南移和时代童心的南移,决定了迁都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因而中国未来的新都应是开放交汇中的长江中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