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高速增长”时期强调“规模扩张型”的发展转向“高品质发展”的学校内涵建设上。高品质学校建设离不开高品质的课程与教学,高品质课程与教学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基础与核心。高品质学校要探索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全面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以课程与教学领导的思维方式,探索高品质学校卓越课程与教学创新,需要推进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系统变革”,增强“突破性革新”的改革勇气与魄力,关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是开放性的、形式多种多样,校本课程的创设、研制与发展也是基于学校所处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教育环境等,存在很大差异,校本课程的建设有自身的建构进程和规律。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过程。校本课程的建构要历经从学校课业规划到学生学业进展的自然建构,从学生学业进展到社区教育生活的自然建构,从社区教育生活到地方教育实践事业的自然建构,再从地方教育实践事业向学校课程美化事业的自然建构,这一课程进化的过程是校本课程发展的基本取向。探究校本课程建构意义上的自然进化取向的意义.也在于期望获取校本课程发展规律的模式化启引。  相似文献   

3.
本从现代化的全球化和民族性、化传播的多样化和动态性、化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和涵延性等方面分析现代化对学校课程的挑战,进而提出学校课程建设必须重视课程化的整合、主体性课程化的建设、课程生态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重心下移是教改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以学校为本”便成为凸显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于是,对学校功能重新定位,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学校进行整合、实施.就成为校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颠覆式的社会效应,包括知识生产公共化、社会建构网络化、社会文化媒介化,彻底改变了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课程知识、课程组织与课程质量三个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变革挑战。基于开放系统组织理论视角,学校课程对信息社会环境的适应,实质上是一个知识输出、组织转型及文化生成的过程。学校课程要通过社会化应对知识生产公共化的需求,通过扁平化适应社会建构网络化的现状,通过精品化应对社会文化媒介化的挑战,进而实现学校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杨四耕 《现代教学》2005,(10):11-12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是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对学校来说,创造高品质的课程也就自然成为其追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程建设就是落实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将学校文化落地变现的过程。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而意义广阔的问题: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化。实现学校文化课程化,关键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建构学校课程文化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怎样将学校文化植入课程.并相应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里以校本探索为例,展开六个点位的探讨。一、为什么要将学校文化课程化如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德育一样.当下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如将学校文化文字化、彩色化、口头化,以致形式化、形象化,学校文化缺乏认同与内化,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力和生命力。学校煞费苦心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因缺失文化引领而陷入无序状态。破解“两张皮”现象,我们的核心主张是:学校文化课程化。建树这一观点至少有四点理由:一是学校文化植入课程才有教育力量,这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教育特性。二是学校文化只有落地课程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导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三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优质的课程建设和高水平实施为依托,而这种依托取决于学校课程领导力。四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必须以渗透学校文化的课程文化建构为根本途径,脱离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也就生长不出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它体现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要构建符合五年制小教专业素质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就必然进行课程理念、课程建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变革。这里,我们仅从五年制小教专业课程建构的角度,谈谈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建构五年制小教专业课程体系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关注视角】 四川省第十四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校长论坛”。主题聚焦“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校本实践”。这是因为,当下学校课程改革大都停留于“点线式”状态,或窄化为开展活动,或简化为课程增减,或矮化为教学方式变革,尚未整体建立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引发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其中的一大症结是缺失课程化视野与课程化行动。推进学校教育课程化。一个必须突破的关键问题是提升课程领导力。事实上,提升课程领导力已成为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问题。学校只有站在课程领导力建设的高度,才能从课程价值领导和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研究等方面,系统建构起适宜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建构的源头。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以“志正”文化为背景,以目标导航,架构课程思路图谱;应儿童所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养正课程体系。学校通过统筹课程实施方式、重构课程实施场域、丰富课程评价方式,促进课程高质量实施,达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推进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区域推进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校品质品位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我区以课题为抓手,大力开展区域推进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在学校愿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现代化是智慧理念统摄下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的建构过程,课程建构方向专业化、课程建构路径智慧化、课程设置人性化、课程动力自主化是其主要特征;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加速度发展则是其核心驱动力。实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现代化需要从构建现代化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智慧课程出发,通过树立岗前培训智慧课程理念、完善岗前培训智慧课程体系、优化岗前培训智慧课程环境、实行岗前培训智慧课程评价,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现代化教师岗前培训课程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有效、规范开展德育工作的保障。本文结合小学德育工作实际,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学校特色的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在回顾学校课程统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从学科课程融合、学习环境融合、评价方式融合、教育资源融合以及生涯教育五个方面进行升级,从而探索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路径,构建适合的教育,打造高品质示范高中。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是课程改革的应有内涵,教师课程领导的前提是拥有课程理论。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课程理论缺失的问题。觉醒教师的课程理论,需要教师用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课程理论认识;学会用开放性反思形式来寻求更多的课程资源;用行动研究来建构自己的课程理论;努力寻求学校的支持,建构优质课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是指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有利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只有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才能转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行为,而这个浸润转化的过程就是课程化过程。新课改引发的学校教育转型,要求建构素质教育新图景,必须以学校教育课程化为根本途径和着力点。七年前我校从企业办学的阵痛中改制而来,校园还是“下雨一身泥。刮风沙尘暴”的破烂环境,一种似乎看不到希望的迷茫在大家心中蔓延。伴随七年课程改革,学校走上了课程化建设的发展新路:着力课程系统建构和内涵发展,形成了课程化引动学校整体变革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育人环境大为改观,师生在丰富有效的课程实践中主动、快乐、有个性地发展,课堂效益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而这一切.皆源于学校多年课程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学校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提升了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9.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程度愈高,课程系统的效能愈高。和谐课程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理想状态,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以系统的观点总揽课程设计、以整合的观点确定课程内容、以后现代观点建构师生关系、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程评价是和谐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赵颖  郝德永 《教育学报》2004,(11):10-14
民主与协商 ,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与重要途径 ,也是今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对对话中心课程、协商式学习与非等级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分析 ,阐明了当代学校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蕴含与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