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音     
<正>读了《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9年第1期"独家策划"栏目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的编者视界》系列文章,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这组文章如春雨,为我们解开了如何正确理解编者的编写理念和特色,如何科学用好教材形象化地教与学,如何将书法教学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等问题。这是《江苏教育》2019年给我们书法基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拜读《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20年4月刊尹海滨老师的《授之以"渔",一课一"得"》一文,感受颇深。文章能够紧密结合前瞻的书法教学理念,紧扣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例,从汉字的结构特点出发,推敲拟定适合生字本身的书写指导方法,给一线教师的书法课堂,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从作者论述的"渔",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的书法课堂,我在开学之初统筹安排笔画及偏旁部首的教学,每节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书法教学中难免遇到各种困惑。每当这时,我都会打开自己的书法教学"百宝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7年12期张玲珑老师文章《艺术性:小学书法教学之根》尤其能引起我的共鸣。作者认为,小学书法教学要体现艺术性,可以从好玩、好看、有文化三方面进行实践,尤其是"好玩"凸显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玩方法、玩形式、玩作品、玩评价、玩个性"则从具体操作层面又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  相似文献   

4.
声音     
<正>读到《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9年12月刊发的专题"书法教育的坚守与突围"一组文章,我受益匪浅。《多元融合:小学书法教育长线推进策略》是从行政推动层面来谋划的,这是面。《书法教育的坚守与创新》是从课程实施层面来展开的,这是线。《书法教学的守正出新》是从教学路径层面来思考的,这是点。《梳理与阐释:书法学习的理路》是从技巧方法层面来打造的,这是力。我觉得这样的建构布局唯美、务实、高质,给农村小学有效推进书法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正>曹成,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现任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副校长。曹成老师致力于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倡导"生趣语文"教学理念,承担过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立项与重点课题,现研究主课题"小学语文生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数十篇先后在《小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福建教育》《山西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l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一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教育》(教师发展)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致力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为教师教育提供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主要栏目:视点、独家策划、团队建设、论坛、研训实践、观点参考、方法论、阅读、对话名师、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本刊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名家视线、名师讲堂、书史漫话、经典重读、名帖推介、名校课改、名作赏析、印林漫步、新人新作、课程与教学、艺林雅苑。  相似文献   

10.
<正>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活动1月26日在南京举行,《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同时正式首发。活动总结交流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表彰奖励了2015年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学生,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重点工作。《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刊物将追踪书法  相似文献   

11.
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活动1月26日在南京举行,《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同时正式首发。活动总结交流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表彰奖励了2015年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学生,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重点工作。《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刊物将追踪书法  相似文献   

12.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本刊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名家视线、名师讲堂、书史漫话、经典重读、名帖推介、名校课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在当下的书法教学中,一味关注技法的指导和传授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阅读了2019年第5期《江苏教育》(书法教育)专题"书法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相生相应"的一组文章后,我对于书法教学中适切地进行情感教育有了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书法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观念、摸索创新,从而优化书法课堂模式。在阅读了《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9年6月的专题"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系列文章后,我对书法课型创新有了清晰的认知:书法课型创新不仅仅在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在于学习理念的跨越、学习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优化课程的设计、开发、实践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能收获书写的技能,更能感受书法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推进书法基础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其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政策难行、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书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认识模糊是阻碍"书法进课堂"的几大原因。只有从课程建设着眼,确保书法课不被占用、加强书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书法师资建设、建立健全书法教学监督评价机制,才能使书法真正意义上进入学校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秉承"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省教育厅中心工作,追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教育民生问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栏目与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江苏教育的重大典型和先进经验,传播前沿理论和科学方法,关注教育管理者的发展和教育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本刊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名家视线、名师讲堂、书史漫话、经典重读、名帖推介、名校课  相似文献   

18.
<正>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自办征订·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6009·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0/G4本刊宗旨: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指导书法教育改革,引领和推动书法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本刊栏目:视点、独家策划、独家报道、名家视线、名师讲堂、书史漫话、经典重读、名帖推介、名校课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许多教师依据《纳要》要求,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实践研究,总结出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反复说—反复看—反复练"的课堂范式效果尤为突出,为书法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样态。  相似文献   

20.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并于2013年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目前,书法教师队伍是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其教学教研专业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本刊开辟"书法教育"专栏,旨在设立一个讲解书法理论与书法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辟一角介绍书法家及其书法特点的空间,为广大教研员和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先生多年来在"两会"上呼吁国家应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本期,我们连线苏士澍先生,来感受苏先生对书法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