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体育"待进生"成因各有不同,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外在表现是麻木、冷漠、叛逆和不服从权威,与团体格格不入并对其他团体有极负面的影响。遵循教育规律,转变待进学生,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如何帮助体育"待进生"改变学习困境,让他们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有信心,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极大挑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程理念下,从优化体育课堂氛围,优化体育课堂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课堂心境,建立多元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转化体育"待进生"。  相似文献   

2.
姜永廷 《考试周刊》2014,(46):54-5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原来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待进生"仍然存在,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面对待进生并有效转化"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就如何有效转化待进生展开了论述,提出了转化待进生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3.
所谓"待进生",就是老师们常称的"差生",是指各方面暂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他们今天的"差"绝大多数都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只要教师对待进生热情关怀,耐心教育,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树立学习的信心,待进生一定会进步。一、更新教育观念,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待进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对人才的片面认识,严重地干扰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看法。受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及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伟 《考试周刊》2014,(41):119-119
随着初中历史待进生问题的日益突出,其有效转化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待进生转化策略研究因此成为重大的教学课题。文章从初中历史待进生有效转化入手,探究初中历史待进生的转化策略和方法,以供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的崇拜者和偶像,课堂是转化学困生的主阵地,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有效的转化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帮助"学困生"有效成长。  相似文献   

6.
做好生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老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师应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师生感情,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用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待进生,中职英语教师必须切实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用更多的爱心、耐心与恒心,引领他们走出英语学习的"泥淖"。本文通过剖析待进生的成因,提出了转化待进生的一系列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顾勇 《华章》2010,(36)
本文通过教育案例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待进生转化的典型.探讨如何通过"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民主平等,宽容待生;注重个性,因材施教"来达到待进生转化的效果.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待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比较发人深省的话题,在一个班级中都会有这类学生的存在,在我们的职校教育中更是表现的突出。对于这些学生,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很多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顾及的不够全面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教学做出相应的改变,对这些学生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给予这些学生帮助,让他们能够摆脱当前的困境,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在不断的进步中追上其他学生的步伐。本文就围绕着"转化职校待进生学习困难的实践与探究"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了解“待进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转变观念,实行成功教育,实行激励机制,挖掘“待进生”的潜能。建立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校、家联手,填补家庭德育的“真空地带”,是转化“待进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环节,它面向的是每一位学生,由于学生的身心素质不同,就产生了体育教学中的"缓进生"。本文从体育缓进生的心理转化为突破口,针对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真正实现"缓进生"的转化,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毅芳 《考试周刊》2012,(38):188-18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待进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待进生"是指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被老师、家长揪心和担忧的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班级、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然而,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渴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如何增强"待进生"社交自信,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汪秀茹 《考试周刊》2013,(26):143-144
<正>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工作意义重大,转化的策略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样的,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实现转化的前提条件。要转化物理学困生,教师首先应树立"物理学习困难可转化"的观念,这是转化的前提条件。有的物理教师认为,有些学生天生愚笨,无论教师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都学不好物理,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潜能生是班级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爱与帮助,转化潜能生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思想教育、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开展互助、家校联系五个方面谈谈如何转化潜能生,防止学习"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的转化是复杂和困难的,要有耐心去引导。"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转化就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只要充满爱心与热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生中,教师往往把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叫做“待进生”。如何对待待进生,激发待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所谓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但还大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潜能生的转化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潜能生转化必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潜能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合力作用,着力端正潜能生的学习态度,使之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指导他们不断克服心中的厌学、弃学心理和情绪。这样才能使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扩招"给技工学校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在生源上,由于选择余地变小,入学学生质量相对回落;在教育教学上,带来了老大不小的难度;在培养成果上,影响出人才的水平。最终给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隐患,因此,针对"问题生"展开的转化工作将成为技工学校全力以赴的日常工作。只有学校和老师"以变应变",在教育观念、管理制度、工作作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化",才能使原本不会合格的学生同样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低进高出",为职业教育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9.
叶雪美 《考试周刊》2011,(71):191-191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目前,在中学各学科中学困生都有不同比例的存在,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应是我们广大老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以化学学科为例阐述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思想偏激、我行我素、不思进取的学生,如果用合理的方法及时加以矫正,这些学生就有可能转变思想、健康成长,反之则会误入歧途。我们将这类学生称为“待进生”。本文探究分析了待进生形成的各方面因素,并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紧密配合,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开设家长学校,完善学校管理体系,优化评价机制等转变策略,以期铲除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土壤”,有效预防待进生的形成,并实现待进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