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胜利油田潜油电泵使用的有关资料,证明了潜油电缆故障是影响电潜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从使用和制造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了潜油电缆故障原因,且给出了减少潜油电缆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当前国外与潜油电泵系统配套的电子电气测控产品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如高性能工频控制系统、变频器、多功能传感器和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指出了这些产品和技术对于延长潜油电泵机组使用寿命、优化油井开发性能、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当前国外与潜油电泵系统配套的电子电气测控产品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如高性能工频控制系统、变频器、多功能传感器和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等.指出了这些产品和技术对于延长潜油电泵机组使用寿命、优化油井开发性能、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潜油电机作为潜油电泵机组的重要部件之一,在井底正常工作时的发热与散热是影响耐温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经过对电机的发热损耗、电机型号及耐温等级的选择分析,得出结论,降低损耗可有效提高效率和控制温升;选用适当的电机型号,可使电机正常工作时温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电机的长期运行;选用高-耐温等级的潜油电机用于低等级的井中,增大电机的温升限度,可增加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并能延长其运转寿命.  相似文献   

5.
潜油电机的发热与散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油电机作为潜油电泵机组的重要部件之一,在井底正常工作时的发热与散热是影响耐温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经过对电机的发热损耗、电机型号及耐温等级的选择分析,得出结论,降低损耗可有效提高效率和控制温升;选用适当的电机型号,可使电机正常工作时温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电机的长期运行;选用高一耐温等级的潜油电机用于低等级的井中,增大电机的温升限度,可增加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并能延长其运转寿命。  相似文献   

6.
低速大扭矩潜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螺杆泵采油作为一项新技术逐渐被油田应用。为了评价该套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于教学,设计了一套潜油永磁同步电机直驱螺杆泵采油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潜油永磁同步电机直驱螺杆泵机组、油管路循环系统、控制系统和参数采集系统。完成了实验平台的设计、加工、安装及测试。该实验平台可有效开展不同工况下潜油永磁同步电机性能测试及采油系统性能测试,重点验证潜油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的有效性;采用该实验平台开展电机直驱螺杆泵采油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新型采油设备及过程,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及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宽幅排量工况下高效率性能对于作为变排量泵控节能系统动力源的柱塞泵至关重要,而现有研究对宽幅排量工况下泵效率及各容积损失变化特征的认识尚为不足。本研究探索并阐明泵效率、容积损失(泄漏损失及压缩流量损失)及各损失所占比重随排量工况的变化特征。创新点:1.提出更完整的滑靴副泄漏计算方程,建立显式容积损失仿真模型,发现由滑靴挤压微运动造成的挤压泄漏的不可忽略性;2.揭示泵压缩流量、泄漏流量及其造成的能量损失随排量工况的变化特征。方法:1.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及流体连续性方程,推导出更完整的滑靴副泄漏计算方程,基于此方程建立显式容积损失仿真模型;2.在不同压力、转速及排量工况组合下对泵各损失进行224组大范围工况下的大量实验测试;3.基于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对宽幅排量工况下泵效率及各容积损失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讨论。结论:1.泵总效率随排量减小显著下降;2.在额定转速工况下,5~35 MPa压力等级及13%~100%满排量变化范围内,泵容积损失在泵总损失中所占比重在13%~47%幅度内变化;3.额定转速下泵压缩流量损失在总容积损失中所占比重在30 MPa压力及88%满排量等级以上时最高可达41%,此后随着排量减小而逐渐减小,当排量降至低于38%满排量或压力降至低于5 MPa时,压缩流量损失在泵总容积损失中占比低于20%;4.压缩流量随排量减小而减小,而在绝大部分工况下,泵泄漏流量的典型变化特征是随着排量减小而逐渐增大,或先随着排量减小而减小,但在当减小到某一极小值时随着排量进一步的减小而逐渐增大;5.由滑靴挤压微运动造成的滑靴副挤压泄漏可以达到与由压差效应造成的滑靴副压差泄漏相当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轮毂液驱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压力饱和、油温过高等极限状态,提出了一种极限状态泵排量控制策略,分别对泵排量进行温度限制控制和压力限制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和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在极限状态下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泵排量控制策略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使液压系统油温尽快回归正常工作范围,系统流量损失显著降低。本研究增强了轮毂液驱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应对能力,提高了液压系统能量利用率,减小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对轮毂液驱车辆的实际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海上油田中深层系油藏极易发生漏失,油藏含气量高,气体快速上窜,造成完井、修井过程中的井控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海上油田罐装电潜泵管柱工艺,该工艺可以满足电泵底部悬挂管柱要求,下入电泵同时打开产层生产,起出电泵即可隔绝地层,降低井控风险。罐装电潜泵管柱中关键工具罐装电泵加强装置可为电泵提供机械保护,避免下入过程泵体受损。为解决电泵气锁问题,对罐装电泵加强装置进行开孔设计,根据井况及压溃强度分析,并基于布孔参数优化方法,对罐装电泵加强装置的布孔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在满足强度条件下外径177、139.7、127 mm的罐装电泵加强装置具有最好流通性的布孔参数分别为137、130、121个。在胜利油田埕岛油田应用10余口高气油比生产井,平均生产周期2.5 a以上,管柱长效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微流量控制系统的组成、机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介绍.而实现微流体的闭环控制是实现高精度试剂分配的重要发展趋势,鉴于压电泵在该领域的固有优势及缺陷,将微流量传感器与压电泵集成,进行流体的驱动、检测和控制一体化的设计,研制具有自检测与控制功能的高精度闭环控制微系统等方面均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1.
泵系统中的振动和噪声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结构传播的噪声,通常称之为振动;(2)、空气传播的噪声,一般称之为声音;(3)、流体传播的噪声,有时称之为压力脉动。 噪声就是任何我们所不需要的声音。这种定义也适用于泵和其它旋转机械,因为没有人在他们的泵系统中需要噪声。噪声可能只是令人出厌,但也可能显示设备中潜着问题。 我们怀疑泵系统中可能有振动问题,怎样确定问题是否严重呢?第一步应是测量泵的振动水平。通常需要在轴承座或旋转轴上用仪器测量,操作人员用手指也可粗略测量。  相似文献   

12.
李会芳 《教师》2015,(8):45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建立网页的步骤和方法,怎样设计才能使网页独具特色?这都是中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用教材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的核心任务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教师继续教育的职后特性和教师的成人特性,使课程内容既呈现开放性的生成,又考虑教师个体的需求;既要面向发展的需要,又要从现实出发;体现出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广泛性与选择性相结合,优化组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用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市场的激烈竞争,PCB设计越来越精密,并向高速化发展.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成本,而且要考虑如何设计PCB板才能使电路更具可靠性.不合理的地线设计会引入干扰,使系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在PCB的教学中也要经常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竞争力.本文就从地线方面讨论PCB板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PCB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潜课程意义的论述,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提出了设计适合体育专业潜课程的策略,以期使潜课程成为显课程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之外 ,很需要建立潜件的概念。潜件是指人员的计算机意识、计算机基础和学校的计算机氛围。潜件具有能动性 ,不易过时 ;潜件具有延时性 ,需要培育。培训和“断后路”是潜件建设的重要方法。潜件建设应走在硬、软件建设的前面。教育信息化需要“三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市场的激烈竞争,PCB 设计越来越精密,并向高速化发展。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成本,而且要考虑如何设计 PCB 板才能使电路更具可靠性。不合理的地线设计会引入干扰,使系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在 PCB 的教学中也要经常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竞争力。本文就从地线方面讨论 PCB 板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 PCB 设计的可靠性。一、地线布设的一般原则电子设备中地线结构大致有系统地、机壳地(屏蔽  相似文献   

18.
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的核心任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必须考虑教师行动教育的有效性和教师的成人特性,使课程内容既呈现开放性的生成,又考虑教师个体的实际成长需求;既要面向发展的需要,又要从当前现实出发;体现出实用性与支持性相结合,广泛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着力开发突出实用性设计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找准它独特的“学科价值”,思考它在现代公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需要在每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中多思考,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多加考虑,考虑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选择和生成科学的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崔树平 《职教论坛》2003,(10):46-46
一、课程特点及研究问题的规律《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具有设计性质的课程。它牵涉的内容多,涉及面广。教材中,公式、图线、表格、数据众多,还涉及大量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经验知识以及有关规范和标准。这门课程研究问题时,思维活动往往需要沿多条“线路”交错进行:既要分析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情况或零件的受力和应力状态,也要探讨如何选择材料、热处理方法、精度和公差,还要考虑怎样使结构合理、容易加工、成本低廉,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进行设计计算时,设计参数选择灵活性大,习题答案和设计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