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质和风格,展现出绚丽多姿的地域服饰文化特色。同时,畲族与惠安妇女服饰纹样无论是装饰部位、装饰手法还是装饰风格、题材运用等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比较发现,传统畲族和惠安女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凤鸟纹样、蝴蝶文样的文化内涵和装饰造型的吉祥寓意上。  相似文献   

2.
新疆伊斯兰建筑在民用、商业、宗教等多种建筑中能够易于辨认和识别,主要归功于装饰造型符号和装饰纹饰符号的明确表达。装饰符号的地方性、历史继承性、发展性等综合特征和传达给人们的特殊装饰语言的象征意义,装饰技巧和审美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5,(7):16-20
从梅县传统古民居装饰符号的"地域特点"层面,分析该符号在特定的文化、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成因,并从符号特征的局部借鉴、造型改造及材料的置换上论述了其在当今客家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借鉴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结,其历史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实用的捆系、绳结之结到如今具有装饰意味的装饰之结;中国结的造型及命名都具有吉祥的寓意,是民间传达祝愿的吉祥符号。中国结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吉祥、祝福的象征,承载着华夏人民对幸福和美的渴望与追求。中国结结艺文化渊远流长,悠久的历史成就了中国结特有的民族韵味。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族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纹样,在我国少数民族建筑中独树一帜,这些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和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并且融合了新疆维吾尔族的发展历史。新疆维吾尔族建筑不论是商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6.
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璜、陶泥塑、陶祖形支架等器物饰件,其中泥塑儿童像纹面形象以及仿动物造型的特殊器皿采用多种装饰纹样及塑造手法,装饰意识十分强烈,装饰造型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双墩器物装饰符号中有花、蚕、猪等动植物图腾,这些装饰符号说明双墩先民对图腾崇拜从真实模拟自然过渡到身体装饰再延伸到器物装饰上,无一例外地象征着某种特殊的神秘含义,以求得图腾对于氏族的庇护。  相似文献   

7.
敦煌图案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印度文化、华夏文化、西域文化装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成特征以及特定象征涵义,呈现出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北凉、北魏作为敦煌石窟艺术的初创阶段,石窟图案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纹样造型、装饰特征和装饰风格.此期纹样图案对中国纹样装饰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纹样装饰历史研究中不容错过、忽视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汉字发展到今天不仅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更被视为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其独特的装饰感、象征性或造型研究的价值都超越了其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功能而成为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视觉设计的诸多领域。本文的重点在于以视觉文化思维的研究视角,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六书"来解读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思维,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造型之美。  相似文献   

9.
蝙蝠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吉祥符号,通过分析蝙蝠符号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及由此符号衍生的折扇形符号造型的文化审美意义,掘发蝙蝠指符的具体“所指”乃福、寿、德、善、美、仁。  相似文献   

10.
博物小侦探     
觥是盛酒的礼器。凤纹牺觥产于商代晚期,整器是一头牛的造型。请你穿过凤纹牺觥身上的花纹迷宫,给这头“牛”套上鼻环,让它下地春耕吧。  相似文献   

11.
服装装饰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艺术,它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被积累、被创新,成为人们美化自身、体现自我的一种文化,自产生以来在服装的视觉效果和情趣表达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体现民族风格和地域风貌的视觉标识,民族整体意识的丰富情感、历史、色彩与民俗传统都饱含在这些多姿多彩的装饰形象中。  相似文献   

12.
秦安小曲是天水市秦安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本文阐述了秦安小曲的形态、起源、传承及其现状,并以秦安县叶堡村为例提出了几点针对小曲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秦观是北宋中后期一位创作成就突出的词人,他在词中大量、成功运用了点染艺术。秦观词中点染艺术的特点是点少染多,即词中直接抒情、说理较少,而更多的是渲染、描绘。点在词中出现的位置主要有开头、过片和结尾等三个关键之处。秦观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其词具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对其婉约词风的形成以及秦观能成为宋代一位著名的婉约词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肖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毋须质疑,但传统文献中的记载却众说纷纭,而秦汉简牍材料的出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事实上,在秦汉时期生肖文化就已经成熟化,十二生肖名称也逐步定型。而通过不同秦简的记载,可以看出秦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这一变化与当时的社会也是密不可分的。另外生肖文化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杂糅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图腾便是其中一种。因此,通过对秦汉时期简牍材料中生肖记载的分析,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当时的社会变迁与民众思维。  相似文献   

15.
壁画艺术是一个民族或族群历史的积淀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晶.在阿细祭火民俗文化场域中,壁画艺术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它构成了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万村的壁画艺术强化了民众的族群记忆与历史认同,弘扬了阿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了解当下历史壁画艺术生成意义的表达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属工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拥有非常精湛的工艺技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装饰形式和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我国现代金属装饰艺术不仅要继承和学习古代金属装饰艺术中精湛的工艺技术,同时还应继承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文化,发展和提高现代工业技术在金属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水平,始终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保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民间布贴艺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乡土文化,传统的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的装饰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借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来为我们的服装艺术创作增砖添瓦、丰富现代的服装装饰语言,同时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诗指春秋时代的秦人之诗,包括传世已久的《秦风》十诗和出于地下的石鼓文以及秦公大墓石磬铭文等韵文,其总体气象激越而苍凉,笔致沉静而灵动。在秦人不断"周化"的过程中,秦诗获得了发生的契机,并随着秦人总体文化水平提高而不断发展,至春秋中后期其文学水准和价值达到顶峰。具有显著礼乐特质的春秋秦文化是秦诗发生的基本文化语境,持久的文化接触和华夏民族认同则是其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陇南地处陕甘川交界之处,是秦文化、氐羌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区,其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特色。而白马藏族居住在甘川交界之处的高寒山区,其民间文化正逐渐衰落,因此,保护这些民族遗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