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实证研究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2016年省际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各省市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效应差异明显,整体偏低,且呈现自东向西的递减趋势,耦合协调效应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和目标,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则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表现。苏州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经济基础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起步快和政策体系完善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创新人才短缺、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和缺少龙头企业引领等缺陷。苏州应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集聚人才,创新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实施“四轮驱动”,以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给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正在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链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决定着产业链的深度和高度。其次探讨了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提升的机理,指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前提是必须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主要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生产要素资源和市场要素资源等。最后探讨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路径: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动文化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业态。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是首都功能定位的有力诠释,也为首都科技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时期安徽省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机制,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不同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呈现由东向西的递减特征,而且合肥市表现一枝独秀,合芜蚌创新试验区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6.
李德金 《教育》2012,(7):51-51
学校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摇篮,还是传承创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临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作为突破临沂文化产业发展屏障的有益视角。正确科学地对待传统与自然文化资源,解开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困境,开拓临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沂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前提。其中,建构以发展、创新为主题的“新沂蒙文化”是临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创新包括综合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各个方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李德金 《教育》2012,(19):51
学校不仅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文化人才的摇篮,还是传承创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促进教育与文化紧密结合,落实创新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尤其重要。文化强国战略赋予学校新使命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传承、创  相似文献   

10.
周蓼蓼 《学子》2015,(5):71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我国文化科技的发展要以创新为引领,以两者融合发展为原则,全面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可见,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我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中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围绕如何利用科技、增加科技元素来发展文化产业,对科技与文化如何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更不利于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的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1.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科技创新将渗透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方方面面。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有其哲学基础、历史基础、现实基础。探析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源流路径,对于深入实施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战略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校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科学研究中继承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服务社会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同社会文化的交融中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胡惠林 《上海教育》2011,(22):42-43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之快、全民参与度之高和政府重视程度之高,均为历史所罕见。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形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多样性的同时,积极助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正在成为当下中国文化政策的主要取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其所通过的《决定》,不仅把这一政策体系化、系统化和目标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南通经济发展水平、与苏锡等周边城市尚有较大差距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全面提升南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引领当今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突出丹东区域优势,增强丹东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更好实施丹东未来重大科技专项和建设重大产业创新基地,形成互动共赢的区域科技发展机制和"西进东联、点轴支撑"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对丹东市重点产业的科技应用情况做一深入分析,提出丹东市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需求引领、环境保障5个维度和29个指标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权-线性加权函数法对2017年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各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维度指数。研究表明: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各省份之间差距明显,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优势较大,领跑全国。文化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各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同的维度优势和劣势,各地区应扬长避短,加大内容创作和文化科技创新力度,深入推动融合创新和市场繁荣,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文化产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形成;文化领域的改革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在全球化视野中考察,中国的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市场巨大、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太小与管理经验不足的缺点。中国文化产业的真正出路应当是创新的理念、高科技和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姜昊苏 《考试周刊》2012,(14):26-27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我国的文化科技创新基础还很薄弱,能力有待加强。本文从分析导致我国当前创新文化缺失的问题入手,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教育》2012,(5):6-6
<正>本刊讯4月9日,省教育厅召开会议,迅速传达学习省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会议认为,省委九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加强,坚持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文化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文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双重协同.一方面,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旨在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本质在于增强文化科技向社会应用的转化能力,实现文化强国 目标.另一方面,需要遵循智能化运作的逻辑,即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双重协同需要体现客观性原则,契合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走向和价值定位,凸显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意义.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双重协同的智能化运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促进文化的发展,搭建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发挥平台的基础功能,构建市场目标的产学研联盟,培养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顺应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