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生物力学手段分析黄潇潇参加第15届亚运会女子400m栏决赛的录像,得出其技术指标,并搜集黄潇潇参加雅典奥运会女子400m栏等国际比赛的数据,整理黄潇潇全程栏间节奏的特点,并与世界优秀选手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为其备战“两运会”的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5年8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栏决赛的8名运动员栏间跑节奏的统计分析,指出我国运动员黄潇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在速度、步数以及全程速度分配方面有一定的差距,旨在为我国女子400米栏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第10届世界锦标赛女子400m栏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相关程度,采用R型聚类法对女子400m栏全程跑重新进行了阶段划分,再用雷达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黄潇潇比赛分段戍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雅典奥运会女子400m栏比赛看我国运动员的差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耀康 《体育与科学》2005,26(3):76-77,80
黄潇潇是唯一代表中国参加雅典奥运会女子400m栏比赛的运动员,通过对其比赛全程节奏与奥运会前五名运动员的比较,发现其400m平跑速度差、比赛中起跑至第一栏跑速过快、在途中第4-7栏及最后冲刺速度明显下降,建议国内优秀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注重发展400m平跑速度、掌握好各段落的栏间节奏,提高保持高速跑及终点冲刺跑的专项能力,以缩小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戴勇 《体育学刊》2008,15(4):88-91
通过对黄潇潇与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400 m栏的技术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黄潇潇在自身速度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第1、2分段速度偏快,造成第3、4分段速度下降率过大,全程速度节奏不合理等方面不足,为此提出黄潇潇应加强速度训练,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增加速度储备和保持速度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参加第十届世界锦标赛女子400米栏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分段成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00米栏阶段划分理论,并对该理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雷达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黄潇潇的决赛分段成绩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不足,并对今后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栏间节奏与运动成绩关系的分析,表明运动员选择适合的栏间节奏对成绩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女子400m栏栏间节奏的类型及如何选择适合运动员的栏间节奏,并通过黄潇潇与国外选手栏间节奏的比较,指出了她在栏间节奏方面的差距,为其备战奥运会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灰色关联分析和图表分析法,对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 m栏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速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总体变化趋势为“速度上升-高速度保持-速度下降”,第2栏、第6栏栏间速度与成绩关联最大,而这两个栏间正是运动员速度变化的转折点,也进一步表明加速能力、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对中国运动员黄潇潇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云 《中华武术》2004,(12):5-6
雅典奥运会,中国参加田径31项比赛的52名运动员中,仅有3人在4个项目中创造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刘翔以110米栏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名列其中。另一位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女子5000、10000米均创个人新高;第3位提高个人最好成绩的,则是名气不大的女子400米栏运动员黄潇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优秀女子400m栏运动员合理地分配全程速度,栏间步数和变换摆腿的能力等因素。发现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在速度分配和运动节奏方面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探讨研究,为提高我国在该项目上的成绩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金玉 《中华武术》2005,(4):39-41
雅典奥运会,中国共派出7名男女田径运动员参加了8个短跑、跨栏项目 比赛,除后来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的刘翔外,另有男、女各1名运动员听到 了两声枪响。1人是来自山东的女子400米栏运动员黄潇潇,另1人则是上海 的男子200米运动员杨耀祖。  相似文献   

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加27届奥运会男子400m决赛8名运动员的全程技术进行分析,从运动学角度找出优秀男子400m栏专项比赛的特征,为我国男子400m栏专项训练提高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跨越     
跨越有很多种,110米栏是速度的跨越,如刘翔般风驰电掣;400米栏是拼搏的跨越,如黄潇潇般坚持到底;而3000米障碍赛的跨越则是另一道风景,不管前方是跑道还是水池,耐心而从容地跨越后,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观察与测试的基础上,以我国优秀女子100 m栏运动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起跑至第一栏的时间、1~10栏的分段时间、冲刺时间、全程栏成绩、速度差值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我国女子100m栏成绩在栏间节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策略。为科学指导我国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技术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邵丽伟 《精武》2014,(36):48-48
女子400 m栏作为田径比赛的重要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这是因为我国女子400 m栏运动的兴起时间相对较晚,在世界女子400 m栏舞台上还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女子400 m栏的运动特征,就影响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此,本文在分析影响女子400 m栏运动员速度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女子400 m栏运动速度的科学训练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潇潇     
青岛运动员黄潇潇分别以51秒93和55秒10的成绩荣获第5届城市运动会女子400米和400米栏的冠军。在400米栏决赛中,黄潇潇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最终夺冠的成绩达到了A标。黄潇潇1983年3月3日出生,上初二时在国家滑水队训练了1年,成绩不错,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田径。黄潇潇现为青岛海洋大学学生,国家田径队队员。她从小喜欢弹钢琴,平时喜欢玩电脑,听音乐。她最喜欢的格言是:“想要战胜别人,先要战胜自己。”黄潇潇长年坚持刻苦的训练,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影响女子400m栏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员身高、跨栏技术以及栏间跑的步数等。本文通过对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有关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以期寻找栏间步数与身高的内在关系,探索适合我国女子400m栏发展的栏间跑步数及运动员身高,为400m栏科学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庄明谦  杨磊 《体育科技》2001,22(1):21-23
400m栏比赛的全程是由各个不同技术特征的若干段落所组成,通常把400m栏划分为五个阶段出发段、前程跨栏跑段、中程跨栏跑段、后程跨栏跑段和终点冲刺段.400m栏是人体极限运动项目之一,400m栏的关键是每一个栏周期的平均速度的平稳性,全程的速度分配、各栏间速度的发挥和利用程度,而保持速度的关键是栏间跑节奏的掌握.栏间步数、步长和节奏在400m栏中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上讲,400米栏成功的关键在于栏间节奏与快跑能力的结合。从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中,针对提高初级女子400米栏后程跑能力的有关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应用,涉及有限。本文结合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实践分析,谈一下对提高初级女子400米栏后程跑能力的训练体会。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优秀女子400 m栏运动员(31人)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计算、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依据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速度节奏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与评析.结果显示,"均衡型"的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符合项目自身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代表着女子400 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女子400 m栏运动员更适合"均衡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女子400 m栏各分段时间模式量化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