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八十年代,是我国高校信息工作空前发展的年代;信息教育、信息服务、信息研究、信息工作现代化、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理论界对如何加强大学信息工作的研究也空前活跃,成果喜人。本只就《情报学报》等六种学术期刊及《情报科学》、《图书馆学》两种检索刊,所做的很不完整的献调查,对如何深入开展高校信息工作的研究作出评述,以引起高校图书信息界的重视,促进这一课题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期刊文化的历史进程与世纪同步而不同时。从1815年第一本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刊到五四运动前夕是第一世纪。19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是两个增长阶段。以《新青年》和《科学》的创刊为标志,1915年是两个世纪的分界线。20世纪五四时期、30年代和新时期是第二世纪期刊发展和初步繁荣的三个阶段。今后5-10年正是中国期刊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编辑与两种文化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场静悄悄的人类文化上的革命正在全球蔓延。它首先发端于发达国家,继而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其特质是人类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接近、对话、互求和整合。文化学者们共同认为,这场人类文化上的革命将促使一种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体的全新文化的诞生,在这种全新文化的基础上,人类将汲取更丰富的文化营养,获得更高的聪明才智,从而拥有更强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显然,人类文化的整合将是继人类文化的形成、人类文化的分流之后的第三次人类文化飞跃,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末的惶然回顾中,你会发现,以这100年为段.试图对人类历史作一个归纳,很容易被引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四班牙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塞韦·奥乔亚说:“科学的进步及其非凡的成就,是我们这个世纪的最大特色。”英国作家戈尔丁(也是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我总是不禁去想,这真是人类史上最血腥的世纪。” 20世纪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纪。人类在以往的世纪里.科学从未如此这般发达,战争也从未如此这般血腥。拜科学昌明之赐,人类的种种梦想在这个世纪一一化为现实,人像他们祖先所崇拜的神一样,能在天上飞翔,能在地下穿行,以智能的“无限”超越了体能的有限。同样拜科学昌明之赐.在20世纪,人类得到数量空前的繁衍,更多的生命被创造出来,同时也有更多的生命被残酷剥夺,达到极致的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疯狂厮杀,人类栖息之地变成了巨大的屠场。  相似文献   

5.
很高兴看到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一书。这是一部跨世纪的大型科普巨著。它引导人们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回顾近一百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这将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人类创造了无比辉煌的、超越前人梦想的巨大成就,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和质量,改变了入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该书对20世纪人类创造的无比辉煌…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取向并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文章认为,以图书馆这一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征,因而应该从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追求.图书馆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人文内涵,在当今人类文明进程中,图书馆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人文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赵明 《大观周刊》2012,(27):22-24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斯诺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以及这两种文化的分裂对社会是种损害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针对于“斯诺命题”的讨论,斯诺认为产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因此他主张通过教育改革这种分裂。然而针对斯诺问题,许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将科学史视为连结两种文化的一座重要的桥梁。不管是哪种解决办法,科学与人文的分裂都引起了我们深刻地反思,这种反思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两种文化的分裂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群星璀璨,流派庞杂的20世纪文学是过去一个世纪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世纪之交,对这部分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撷取精华,传之后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列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的"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正是这样一种传世之作。这套丛书共有十册:《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世纪英国文学史》、《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20世纪波兰文学史》、《20世纪德国文学史》、《20世纪美国文学史》、《20世纪日本文学史》、《20世纪法国文学史》、《20世纪印度文学史》、《20世纪奥地利、瑞士德语文学史》。这十部著…  相似文献   

9.
怀旧是全人类的普遍情怀,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怀旧仪式。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几部带有怀旧趣味的电视人文纪录片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些纪录片包括《江南》、《徽州》、《再说长江》和《新丝绸之路》等。文章以《江南》、《徽州》这两部人文纪录片为研究个案,探讨在新世纪初诞生的几部人文纪录片中怀旧的意义,从三个层面讨论在城市化、全球化和大众文化的语境中怀旧影像的多重再现。  相似文献   

10.
韩珏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3):81-82,88
文章认为范并思教授的著作《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是近年来影响甚广的巨著。著作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辉映,折射出20世纪西方与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重要历程。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1.
尽管在一些人眼里,弗洛伊德自己一生都是在说梦话,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聆听他的梦话1895年夏,在维也纳森林天空大街旁的观景宫里,弗洛伊德完成了《伊尔玛注射的梦》。在后来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弗洛伊德写到:“你相信吗?有朝一日,这间房子旁的一块大理石板上会写着:希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于1895年7月24日在这里揭开了梦的秘密!”又花费了五年时间后,弗洛伊德完成并出版了《梦的解析》。2000年美国特纳出版公司做《20世纪人类全纪录》时,把1900年《梦的解析》的出版作为20世纪人类大事记的开端。第一个把梦引入科学的人弗洛伊德之前,梦先是在…  相似文献   

12.
自今年1月1日始,《南方都市报》推出了《一日看百年——20世纪珍藏特刊》,以每天一期两个整版的篇幅,贯穿全年地对20世纪作了全面回顾。 大胆创意 当20世纪即将结束,当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异样的激动,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重新审视这一百年,“留住”20世纪! 新闻与历史似乎是完全相异的两码事,是什么让我们突然对历史焕发出如此的冲动与热情呢?正像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新  相似文献   

13.
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的巨大威力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门新的学科--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应运而生.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社会学的重建是与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随的,而科学社会学也是如此.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相对集中地引进了一批以默顿学派为代表的国外科学社会学名著,并随之出现了相应的研究之作.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整合旗下13家出版社的丰富资源,历经近2年的精心筹备,4月27日在扬州宣布推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第一批94种图书。该集团旨在传承和普及人文教育、人类思想的“世纪人文出版规划”,将在5~10年内推出1500种优秀图书。“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含5大板块。  相似文献   

15.
走向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图书馆学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刘君 《图书馆》2006,(1):29-34
图书馆学中的科学理性与人文取向的论争,提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究竟是坚持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等问题。本文认为,以图书馆这一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质,因而应该从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16.
走进21世纪的美国杂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杂志人,《时代》、《生活》和《财富》杂志的创办者,亨利·鲁斯在1941年最早提出了“20世纪是美国世纪”的说法。而对世界杂志的发展来说,20世纪也可以说是美国杂志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美国发育出全世界最发达的杂志工业,《时代》周刊及其年度封面人物、《读者文摘》、《商业周刊》、《财富》及其论坛、《国家地理杂志》、《科学》、《自然》等等,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另一方面,阅读杂志成为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类社会的总趋势是在不断离散的基础上整合发展,“文化就是力量”的提出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既竞争又互补的生态关系是宇宙的根本秩序,所谓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与对宇宙秩序同构。本文描述了当代科学与人文、人的内外发展以及社会和不同文明之间生态关系的发展,介绍了当代哲学对生态关系发展的反映。本文把这个为止的人类社会概括为普遍物化的物质社会,而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普遍“文”化的文化社会,与此相伴的将是物质范式向文化范式转变。“知识就是力量”是物质社会的旗帜和物质范式的口号,“文化就是力量”是文化社会的旗帜和文化范式的口号。人类当前正处在空前危机和空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乌托邦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而言,20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远非千年之中的任何一个世纪可比;20世纪又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局部战争,心灵创伤至今难以愈合;20世纪也使许许多多英雄豪杰、奸佞小人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大舞台,伟人的举世奇功、雄才大略、马失前蹄,小人的弥天大谎、黄粱美梦、春风得意,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而又发人深思的一幕。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深藏于典籍、封存于档案、散布于民间、局限于区域、震撼于一时而又过早湮灭的历史,不像流淌在丛林之中沟汊遍布的巨大河流一样。人们想明晰地了解它,却如同暗夜中飘流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艰难异常。当人类走进新世纪的时候,20世纪是最值得反思和借鉴的一个世纪。《顶级行动》系列图书的作者埋首于尘封的历史,拣选出那些或隐或显、似曾相识而又全然陌生的事件和人物,将其详实的历史背景和盘托出,将事件发生情形清晰地勾勒出来。在20世纪(个别事件延伸到21世纪)世界范围政治、军事领域,选取最具影响力、最具震撼力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一百年来政坛的波谲云诡和风云变幻。《顶级行动》系列图书包括《顶级政变》、《顶级失误》、《顶级间谍》、《顶级恐怖》、《顶级暗...  相似文献   

19.
一提到科普图书,十有八九的读者会想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1959年首次出版,此后屡创佳绩,并带动了20世纪60—80年代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大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普图书出版开始呈现下滑之势,而且“科普”的概念也发生了进化,除了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及其背后蕴藏的历史、人文因素,都被纳入大科普的概念之下,“科学文化”这一称谓被越来越多的科学传播人士所认可。  相似文献   

20.
张艳 《大观周刊》2012,(52):299-300
教育的外延无非是两种。一种是科学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一种是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点燃的是良知。人文教育倡导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总之,它给人的是热情。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一种理性认识。主要指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价值观念、实践准则和评价体系。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融合、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而每一次新的融合,就出现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