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现在成为“难解之谜”,而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则存在既相互影响又彼此平行的复杂关系。本文从“巴赫金的民间文化与西马的大众文化是何关系”、“狂欢化理论何以成为‘肯定性的大众文化理论’”、“狂欢与日常生活之间是何关系”等几方面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7,(3):56-60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自传入中国,便受到了文化研究者们的广泛追捧。由于狂欢化理论广泛的适用性,便被用来解释大众文化中的种种现象。然而,学界在运用巴氏理论资源的同时,简单机械地将大众文化和狂欢化理论等同,这无疑会造成误读现象的产生。应从两者的异同之处分析误读产生的原因,真正阐明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鲁云翡 《华章》2007,(6):132-132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大众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将根据这一理论的视角,审视和阐思当今社会中广泛流行的大众文化--"选秀"现象.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一直表现为对主流、精英文化的颠覆,这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的狂欢节文化有相似的表现特征。文章分析"迷惘一代"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蝗灾之日》中的造梦工厂好莱坞的大众狂欢化世界,解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中美国梦的大众幻灭。  相似文献   

6.
巴赫金在《现实主义发展中的弗朗索卡·拉伯雷》中提出了狂欢化理论,认为狂欢化文学是根植于狂欢节文化之上的,强调平等、自由,以狂欢式精神为基础。本篇借助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狂欢化世界的时空角度着手,来分析《西游记》当中的狂欢精神。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具有巴赫金所分析的狂欢化文学的各种特征。这部小说在魔幻现实主义之外,从巴赫金的"复调""狂欢化"等理论中汲取养分,创造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构筑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狂欢化"小说空间。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无一不流露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化理论与批评中,既极具争议又极富活力的理论可能非“狂欢”和“民间”莫属了。在西方学术界,一方面,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不断被各种新潮文化理论所重新阐释,引之为强有力的理论资源,如约翰&;#183;多克甚至直接用“狂欢”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名词;但另一方面,围绕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史学依据之争又成为对其理论合法性最具要害性的质疑。与之有关的争论,近年来随着巴赫金在中国学界中的持续升温也不绝于耳,视狂欢理论为巴赫金理论想象的神话的批判和反批判一直持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主仆关系的塑造是戏剧中不可小视的情节,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如此。本文以其早期喜剧《皆大欢喜》中主仆关系的创设为研究角度,认为其中较典型地体现了巴赫金“狂欢化”的部分理论。全民性、平等性是狂欢化的重要特征,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与作品中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之下人们的活动不谋而合。这为我们从方法论上研究莎士比亚喜剧创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可以将我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引向更为宽广的天地。  相似文献   

10.
狂欢理论是巴赫金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点,从狂欢化时间、狂欢化空间以及加冕脱冕三个角度来探讨《罪与罚》中所表现的狂欢化特征,并体验其中的狂欢式世界感受。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开辟了研究文学艺术的一个新视角。随着消费经济的逐渐发展,许多大众娱乐也都蒙上了"狂欢"的面纱。其中,昆汀塔兰蒂诺的电影,常被评论者赋予"叙事狂欢"的标签。本文试图从影像的狂欢、结构的狂欢、大众参与的狂欢三方面对昆汀电影中体现的"狂欢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余华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和叙述策略,但每个阶段的作品都充满了“狂欢”的精神和叙事特质,整体风格可总结为:八十年代的梦魇、九十年代的戏谑、2005年《兄弟》的魔幻。这些相似叙事特质背后隐藏着余华始终如一地以“狂欢”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策略再现客观现实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对巴赫金的研究不仅方兴未艾,而且出现了新的热潮。有关巴赫金本人及其理论研究的专著不断出现,拓宽了巴赫金研究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化学者洛特曼、比布列尔诠释并发展了巴赫金的研究。此外,俄罗斯近10年来,尽管传统的精英文化遭受着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然而,大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仍然裹足不前,不足以应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狂欢化文学”是巴赫全命名的一种深受狂欢节民俗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小说体裁。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的小说就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狂欢化文学”的特征,在语言风格上即表现为诙谐与粗俗。这种语言风格强烈地传迭出了狂欢节世界观的追求脱冕、颠覆的本质精神与亲昵、粗鄙的行为范畴。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work of the Russian social philosopher and cultural theorist,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as a source of understanding for those involved in action learning. Drawing upon data gathered over two years during the evaluation of 20 action learning set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we will seek to work with the ideas of Bakhtin to consider their value for those involved in action learning. We consider key Bakhtin features such as Making Meaning, Participative Thinking, Theoreticism and Presence, Others and Outsideness, Voices and Carnival to highlight how Bakhtin's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action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6.
借鉴Lefevere的操纵理论,将辜氏译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分析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三因素对他的操纵,解读他为实现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大胆改写的行为,以期证明身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译者在译介过程中受三要素操纵的同时,也改写、操纵原文,使其与他所处的社会和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由于符合英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及诗学,辜氏译本有效地宣扬了中华文明,为中国在当时丧权辱国的情况下,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湖南卫视2013年推出的全新节目《我是歌手》在开播之后,每期均以不俗的收视率占据同时段排名的榜首。同时,还引起了广大资深音乐人和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热烈讨论。基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我们可看到大众性、颠覆性、宣泄性等特征在节目中的体现,其通过一场场艺术与商业交织的狂欢带领观众走进音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一与多”的关系是理解巴赫金与圣经对话的关键。巴赫金对话哲学强调存在意义上的多元性,然而他对“多”的强调导致将其哲学观点移植到文艺学观点时发生错位,具体体现在其复调理论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上以及其狂欢理论缺乏史料支持的尴尬。圣经的宏观思想与微观文本皆具有鲜明对话性。然而其先天的信仰胎记导致它强调“一”而忽视“多”,具体表现为上帝在基督教传统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上帝形象在圣经文本中的绝对主人公地位。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圣经中的对话思想并非乌托邦式幻想,而是出于对普世的深沉关注而生发的可贵理想。  相似文献   

19.
尼采美学以酒神精神为出发点,体现出对生命的肯定和辩护。巴赫金美学则是一种狂欢美学,试图激活欧洲民间节日的狂欢精神以达到对官方意识形态的片面严肃性的消解而赢获个体自由。两种美学都非常强调生命和物质——肉体因素,企图用具体感性来克服抽象理性,恢复生命的丰富意义,在陶醉和狂欢中建构一种人人平等、泯灭等级的世界大同的乌托邦图景,在此基础上,两者构成丰富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文化建设层面上的价值诉求。结合当代语境,从中国传统思想史视野和当代文化制度两个历时性维度上论证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转型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适洽性和异质同构性,并藉此剖析了对话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诉求、群体整合、批评理论缺失等方面在文化转型期的突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