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洁  王增智 《现代语文》2010,(5):110-111
西安回民话与汉民西安话在音系上基本相同。然而,就声母而言,尽管两种音系的声母数量相同,但西安回民话声母为[tf,tf‘,f,v]的字,在汉民西安话中相应的声母为[pf,pf‘,f,v],我们认为这是回、汉两种音系的重要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安回民话tf组声母与汉民西安话pf组声母之间的联系,此外,对tf组声母的形成也做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与普通话相比,西安方言在语音上最大的特点便是有两个唇齿塞擦音声母pf和pfh。对于pf和pfh的来源,学者们意见不一。文章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来谈pf、pfh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望都话的语音系统和北京话大致相同,但在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连读变调等方面也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结合方言调查字表,主要探讨了晋城方言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情况,描写了晋城方言中精知庄章的演变特点,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阐释其演变的原因,最终得出晋城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洪音字合流为[ts],[ts‘],[s],具体为精组洪音字先与知二庄组合流,然后才是知三章并入知二庄精(洪)。合流的原因或受到语音系统演变规律、语音类化等内部因素及地理环境、语言接触等外来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照《方言调查字表》对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四川大邑方言中的读音进行分析,揭示其演变规律。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大邑方言中基本合流为舌尖前清声母ts、ts‘、s,基本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声母t?、t?‘、?一致。部分声母例外读音的发音部位与普通话相同,发音方法上稍有差别,是语音历时演变不规则在共时层面的反映。还有极个别字不符合大邑方言语音演变规律,读音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发音相同,原因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6.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s、ts‘、s(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s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7.
藁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和北京话差别不大,尤其是韵母系统与北京话大致相同,但声母、声调、连读变调方面特点比较明显。弄清藁城方言的这些语音特点对于当地的普通话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古精组、知组和照组声母在吉水话中因韵母而异,精组拼三等和四等音为[ts]组(止摄例外),其余则读[ts]组,知组和照组拼二等也读[ts]组,知组和照组拼三等读[t]组。通过描写各组声母在吉水话中今读音,分析比较各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中的郑开片,具有官话的共性,又具有方言的个性。中古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如今普通话中舌面音音t?、t?‘、?,而在郑州方言中古精组声母不分洪细仍读ts、ts‘、s,见组声母洪音前仍读读作k、k‘、x,细音前分化为t?、t?‘、?。  相似文献   

10.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和t■、t■‘、■(知三章组)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t系)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是由t■或t■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11.
三堂街话俗称“上乡话”,属新湘语的益阳话,是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三堂街话、益阳话和普通话的关系是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关系。它们都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有共同的语言基础,无论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任何一个角度考察,都能看出它们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历史演变的结果,它们之间的差异,其中特别是语音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下面谈谈它们在边音声母方面的异同问题。分三点来谈:一、三堂街话、益阳话和普通话都念边音声母;二、三堂街话、益阳话念边音声母而普通话不念边音声母;三、三堂街话念边音声母而益阳话和普通话都不念边音声母。 一、三堂街话、益阳话和普通话都念边音声母  相似文献   

12.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字的读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发展演变是不同的,它们的演变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方言调查字表》中古音系统的声韵配合关系,以论文《安徽庐江方言音系》为根据,简介了庐江地理和方言,以文中考察的顺港乡为代表点的庐江城关片话的读音为准,把《方言调查字表》所收录的中古知、庄、章三组声纽的字的庐江城关片话的今读音列表,归纳讨论了它们在庐江方言中的演变.还分析了庐江方言读ts、t 的类型,并指出且分析了庐江方言把普通话里声母是t 组的字的一部分读成ts组的现象和原因,最后指出了操庐江方言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时要如何注意分辨t 组和ts组。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3.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文白异读是芮城方言中的重要语音现象.该方言的文白异读是其在语言接触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不同语音层次在现代口语中的反映.芮城方言的文白异读非常丰富且具有自身特点,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声调调值相当一致.因此,文章分别从声母、韵母两方面描写芮城方言的文白异读类型,并对该方言文白异读所透露出来语音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乖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浊声母的演变及语音特征是汉语方言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酸汤话中全浊声母的今读情况。酸汤话是湘黔交界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苗族同胞说的语言;是一种区别于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汉语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15.
王庆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3):54-56,68
本文介绍了龙潭寺客家话的ts、ts'、s声母,从中可以看出它们覆盖了古知、章、庄三组声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受老成都话的影响所致,并伴随成都话的发展而转变为ts、ts'、s。  相似文献   

16.
平南县大成话的二十二个声母对中古汉语声母系统有继承也有超越,对中古声母在大成话的演变情况作分析,可总结出大成话声母的中古来源以及大成话声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东部隶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但同时又是以侗族为主的壮侗语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其方言土语的特征十分鲜明。在分析当地方言语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其语音的模样,既与壮侗语族音系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又与古汉语的演变规律相吻合,这类现象相当多。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就舌尖类声母的有关问题谈一点心得。 在黔东南东部范围内,以锦屏县——侗语北方方言第三土语区——为中心的一带地区,当地人不仅读不出舌尖后音[ts、ts′、s]等,甚至连舌尖前音[ts、ts′]也读不出,舌尖中音[t、t′]有时读不出,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没有声母[ts、ts′],[ts]组,[ts]组几个音位通通由[s]代替了。也就是说,普通话里[ts、ts′、s、ts、ts′、S]几个声母在当地方言中都读[s]。例如:杂志[sAsl]、制造[sl sau]、操场[sausa]等。  相似文献   

18.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渤]、[渤‘]、[礰],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一种是知庄章精组合流为舌尖前音[ ts]、[ ts‘]、[ s],先是知庄章组合成卷舌音樣,继而平舌化与精组合流为ts。这一语音现象在许多方言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各地的发展不够平衡。  相似文献   

19.
河南中牟方言的语音系统和普通话大致相同,但与普通话相比,它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些语音的演变,古音的保留更符合语言演变的规律,本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对中牟方言的一些特点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20.
北京话日声母的音值比较特殊,几十年来,从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开始,一直把北京话的日声母记为浊擦音[z],于是现在一般分析北京话语音的书里都把北京话的日声母看成是浊擦音。这是不对的。早在1956年,傅懋(贵力)先生在《北京话的音位和拼音字母》(载《中国语文》1956年5月号)一文里就已指出,北京话的日声母不是浊擦音。傅先生认为北京话日声母是“半元音”,这是有道理的。解放后,著名语言学家陆志韦先生曾对作者和其他同志多次提及,北京话日声母不是浊擦音,不能与[s]相配。傅先生与陆先生的意见都是十分宝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