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6月19日,本刊主办的“湘东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座谈会”在株洲师专图书馆如期举行,20多位来自株洲本土范围内的湘东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就湘东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畅所欲言,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同谋划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株洲师专副校长、学报主编叶震琪先生主持会议。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报常务副主编骆晓会教授首先介绍近年来湘东历史文化研究状况和株洲师专学报“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栏目的建设情况。他认为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总的来说还不够理想,不过来势喜人,尤其是2003年9月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内陆地带的一个发展中省份,湖南历史上就存在着十分显著的湘东、湘西两大区域经济带的发展差距.文章以统计资料分析为依据,对湘东、湘西经济发展的差距进行了动态比较,指出湘东、湘西经济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且多数经济指标的发展差距远远大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今后要缩小湘东、湘西经济发展的差距,应该在保持湘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速湘西发展.湘西也应该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佛教传到我国境内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和发展,在封建社会辉煌鼎盛的唐代,佛教发展的新形式禅宗创立,黄梅四祖是其创始地。四祖道信创立了禅宗法门,奠定了禅宗发展的坚实基础;五祖弘忍承前启后,传承并发扬了禅宗教义:六祖慧能,使四祖遗风发扬光大,为完成由禅学到禅宗的根本转变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自唐以来,黄梅四祖就成为海内外华人心中的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4.
禅宗创造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传教方法,对佛教的传承和传教方法理论是一种巨大贡献.禅宗的传教方法促进了禅宗的发展和繁荣,激发了禅宗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但也导致了禅宗晦涩和神秘化的隐忧,给禅宗的发展涂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如何解决禅宗传教方法的内在矛盾,促进禅宗的复兴和健康发展,依然是当今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大别山旅游文化开发中,禅宗文化是其重要的资源;对于湖北黄梅县四祖寺、五祖寺及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师,人们耳熟能祥,但对禅宗在鄂东的诞生、祖庭的创建及教义的传播和发展,人们还知之不多。全面介绍道信习禅、弘禅,在西山、东山创建禅宗及五祖、六祖对禅宗的发扬光大,有利于人们了解禅宗在鄂东诞生发展的历程,从而弘扬了禅宗文化。  相似文献   

6.
彭雪开先生新近出版了散文集《人间烟火》。看过的人都说 :“好一本湘东菜谱大全”。的确 ,1 5万的文字 ,闲谈漫扯 ,或东家萝卜 ,西家芋头 ;或陇头种菜 ,野地采蕨。不经意间湘东人的家常便菜、果味零什、风味小吃尽数被作者网罗 ,俱陈笔下。难怪田章夫先生为其取名为“人间烟火”。确切说来 ,更像一本“湘东”烟火 ,围绕着湘东的灶台 ,作者说了许多话。袅袅炊烟 ,徐徐上行 ,湘东人的日用俗常被凝结为白底黑字。话语定格之时也就是湘东吃食汇入民族美食文化之时。为湘东人的“吃” ,作者进行了文化意味上的“提升”。然而文章并不仅仅停留于…  相似文献   

7.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相似文献   

8.
禅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例,论证了采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对传统禅宗文化的促进作用。现代文艺的表现形式创新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载体,提供了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动力,对禅宗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禅宗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宗,天台宗为思辨理论、定慧双修的佛语宗.两者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着种种关系天台宗对禅宗的创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创立后的禅宗与天台宗一方面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又展开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正>皮朝纲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90年代以来,他从禅宗美学思想史的梳理,到禅宗美学思想发展轨迹的探索,到禅宗各宗派、各名家美学思想的研究,都精当而深入,奠定了他在禅宗美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退休后的皮先生更是笔耕不缀,不断拓展其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开辟了禅宗美学新的研究领域——禅宗书画美学思想研究。从2009年开始,皮先生致力于禅宗画学与书学文献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完成  相似文献   

11.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视实参重于顿悟,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主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基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他们的人生态度,表现出浓郁的美学意味。他们在对心性论的探讨中,对本体论范畴“禅”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对禅宗哲学与美学作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福建闾山教与湖南梅山教,都属于我国南巫系统的支派,只是由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两地呈现其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其中不仅有共同的信仰人物、教法,并且也有相互的交流,其中内蕴值得探讨。根据两地田野调查资料,对福建闾山教中的张五郎现象和湘、川之梅山教与张五郎信仰及衍变现象进行比较,并就闾山教与梅山教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联系宋代特殊的时代环境,我们发现禅宗给杨万里“诚斋体”带来了超然无碍的禅意情趣。杨万里通过对禅的体证,将禅宗随缘放旷的情怀引入了其诗歌的创作,化解了时代给诗人带来的价值困惑和精神危机。“诚斋体”的禅趣具体表现为空明的人生境界、随缘的生活态度和幽默的审美情味。  相似文献   

14.
吕澂先生的《禅宗》一文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禅批判的经典文本,此文不但对中国禅前后期的本觉论的脉络作了明确刻画,而且对禅宗发展过程中禅与禅定以及言教的关系也作了初步梳理。从整体上看,《禅宗》标示了一种可能的"禅宗谱系学",从历史叙述的框架或理论分析的框架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的禅学论述是以《禅宗》为蓝本而展开的"禅宗谱系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地区阳戏源于江南地区,其流播方向主体是从江南地区到湖广到四川、重庆再到贵州、云南。具体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北路阳戏入川、南路阳戏入湘黔、川地阳戏播黔滇。黔东南阳戏则是由江西传至湖广(湘西地区)的阳戏沿沅江上游水道传入,再向周边辐射。阳戏的流布过程中,与当地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积极融合相互吸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文化样式。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1月至1945年8月,侵华日军将战火烧到湖南,对湖南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支日军正是攻占上海、南京,在南京屠杀了三十多万中国军民的那支日军部队。7年中,这支日军部队在湖南先后发动了6次大的战役,遭到湖南军民的顽强抵抗,最后,在湖南各地向湖南军民缴械投降。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内容出现明显的现代化趋势,突出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对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这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维在诗歌创作上常常"以佛入诗",诗作充满禅意、禅理与禅趣,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空灵蕴藉的独特诗风。性本清净、万法虚空和常心是道是禅宗思想的不同层面,由此结合三首诗歌的不同翻译文本比较,评析王维诗歌中禅文化的传译视角、方法与效果,提出禅诗翻译应着眼于禅宗思想的"意美"传递,为此要注重意象与意境的移植。  相似文献   

19.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20.
董其昌画学兼融了禅宗和心学思想,这是那个时代思想面貌在他的绘画思想中的反映。董其昌画学和禅宗的关系受到学界的注意,但他的思想所烙上的深深心学印迹,学界却少有人论及,实际上,董其昌在心学思想的影响下建立了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画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