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娇丽 《广东教育》2007,(12):85-85
传统的作文教学以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为唯一的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作文的训练.因此,他们心中的许多想说的话没有机会说,想写的内容没有机会写.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想说、不想写了.所以,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就应该适时为学生提供一片自由翱翔的的天空,让他们尽情的写.  相似文献   

2.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讲评的基础。传统的作文,学生每两周写一篇。教师对作文的处理往往要经过"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过程。教师批改的方  相似文献   

3.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师为出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皓首枯灯,为讲评唇干舌燥;而学生写作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写的批语,既体现语文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程度,也体现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高低;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批语的优与劣,对学生现实的作文和今后的写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这样使学生讨厌作文课,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写好下水作文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素养,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写作,并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语文教师要写好下水作文首先要做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要经常练笔,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写作。在写作实践中,应注意切合学生实际,体现真情实感,富有教育意义;主题应深刻,富有创新性;选材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写后应注意对于作文成品的处理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实际,充分发挥教师下水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害怕作文由来已久,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写。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妨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1、认识作文本质作文是什么?作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字:意达。意,立意,写什么;达,表达,怎样写。学生作文就是学生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感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师为出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皓首枯灯,为讲评唇干舌燥;而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这一直是困惑教师、学生且挥之不去的烦恼。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教师们可谓是上下求索,倍尝艰辛。有的主张由说到写,降低坡度;有的主张游戏中作文;有的主张与多媒体结合,还有的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所有这些,都称的上是‘可取之策’。然而,从教十余年的经验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最感到头疼的是所教的学生作文成绩不高。相当部分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出力不讨好,辛辛苦苦教了几年,学生也写了不少作文,但是却总感到水平不高,成绩总不令人如意。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写些什么。笔者将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写出来,与同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评讲学生看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不利于学生作文的自我发展,教师包办代替过多,学生思维长期受到禁锢,尽管教师认真细致地指导、评改,学生仍然摆脱不了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的困扰,作文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高。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杲绍祜 《成才之路》2010,(24):43-43
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往往强调作文的具体方法。比如怎样选择文体、确立中心、安排结构,如何开头、结尾、写好主体;如何突出语言特色等。总之一句话:如何创新,增加亮点,使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写出的考试作文能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得个高分。作文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这样写行,那样写不行。几篇作文写下来,就像东施效颦,学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相似文献   

14.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5.
作文难,高中作文更难,学生本来时间就紧张,又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写自己不愿意写的话题作文,有些学生写完后不知所云;教师难,难在作文收上来后,要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逐一精批细改,写出评语.打出分数或等级,但学生拿到作文后瞅一眼分数,瞧一下评语就扔在一边.教师的一番苦心却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16.
最近西和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中小学作文竞赛的阅卷结果显示,小学生的作文比初中生的作文写得有特色,想象也丰富;初中生的作文已有程式化倾向,但比高中生出彩。而高中学生的作文则是清一色的议论文,且语言呆板,这令阅卷教师惆怅不已,唏嘘再三!不仅如此,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即使硬着头皮去写,也只是敷衍塞责,完成任务,所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无可观者。  相似文献   

17.
黄国华 《现代语文》2010,(12):143-144
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作文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费时多而收效低。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重视这一环节,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批改量大,花费时间多,出力不讨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所以,不愿意在批改作文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写好作文批语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特级教师张荣初、高级教师刘冬云在30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认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很多,最好的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实践,而教师指导的最好方法是教师亲自写示范作文。教师通过写示范作文可以具体感知学生写作的心理和困难,发现问题,把握情况,切准脉搏;可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作文水平来下笔,为学生提供符合实际水平的、具体的、容易仿效的例子。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两位资深的老师写了100多篇示范作文。本刊分期刊登张荣初、刘冬云的《60种作文示范与解说》的系列文章(其中的范文均是作者写的示范作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最难做、最怕做的一样作业,却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作文分数增加,作文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更大,作文更显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想写好作文,但难以为之。怎样指导学生写作,使学生写作有法可寻、有文可依,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探讨的问题。教师如果在遵循学生习作规律的基础上,能经常亲自写一写学生的同题作文,试试“水”的深浅,或经常动笔写一写其他文章,这样既能使作文指导、讲评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之更好地完成习作,也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