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注学生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生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智对语文教学的生成,及时巧妙地运用,优化课堂教学,能提高学习效率,让知识的"生成"更有深度、更有智慧,在"生成"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过去被看做“异端”的学生课堂表象,教师应该赋予新的认知。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话茬”、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以及预设外的问题“生成”等,教师都应看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学生语文课堂有效学习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学习的过程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路,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热情,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目前理论和实践层面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生成性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辨证地来看,生成其实意味着“充分的预设”,而不是想当然的“去预设”,而充分的预设更有量的限定,也有质的规约。  相似文献   

5.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即时由师生互动引发的、对数学学习有积极意义的认知成果。有效的生成性资源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认知结构的扩展、重组与建构。在教学中,我们既不应一次次地与生成的教学资源失之交臂,也不能对来自学生的每一次“打岔”与“纠缠”都抓住不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通过激发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变“不会读”为“我会读”,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认知逻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认知顺序与规律,反映着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基于数学教材但超越数学教材,让数学知识的生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本文以初中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为例,阐述基于学生认知逻辑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师理所当然要成为一名最富有激情、最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快乐语文课堂”。“快乐语文课堂”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件很容易而快乐的事,是一种乐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怀着愉快的心情,更自觉、更积极、更努力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文中基于安德森目标分类学设计语文课堂学习目标,将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分解为"四知识"和"六过程"进行分析,实现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将学生语文学习生成过程的支撑可视化,并为语文课堂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辉 《语文天地》2015,(4):34-35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力避“满堂问”的咄咄逼人,学生在教师预设下被动地生成,看似循循善诱,实则学生一步步被逼到思维死角;更应该力避“满堂彩”的华美呈现,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实则由于教师设计问题缺乏探究的梯度和实际价值,导致学生思维过于肤浅,囿于表层认知。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主导,于瞬息万变的课堂现场,实现个性化的精彩生成。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并不是毫无聚焦的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语文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满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从而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的知识呢?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成性呢?一、把握生成性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怀疑,自主生成知识,而不能怕多花时间,只注重结果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难,向教材发难,向权威…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合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师应利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去营造真实、开放的语文课堂,随机应变,顺势引导、化解和利用“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和现有的知识为出发点,致力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以引起学生对现有知识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思维结构的重新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起点的选择以及问题情境的设置,都将影响新知识的生成.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数学知识的“根”,正是数学知识生成的源泉.本文就以平行四边形为知识的源泉,通过探寻新知识生成的途径,来感悟新课程标准中“活水”的生成角度与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的编写理念,指导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合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师应利用动态生成的观念去营造真实、开放的语文课堂,随机应变,顺势引导、化解和利用“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充满学习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教学更有效地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5.
张科军 《学周刊C版》2014,(4):203-203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的展示效果,它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把多媒体手段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措施,更为关键的是利用多媒体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做到高效创新。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重“以本为本”,突出“三个中心”,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教师的预设使课堂变得死板、机械、沉闷,缺乏活力。新课标提倡“动态生成”,怎样使小学语文课堂动态化,让语文教学更开放、更具生命力呢?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一、动态的师生关系平等是保证动态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要改变“师道尊严”、确立平等的师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有学习的自主权。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仅仅是“平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化,“减负增效”已经成了大多数教师的共识,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着悄然变化。“减负”不能仅仅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生态,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减“无效学习”之负,增“一课一得”之效 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掌握不仅是保持知识,而是要经过认知结构的改组和重建,达到简约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为了防止知识的混淆和有用观念的遗忘,在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纵向上由上而下不断分化,在横向上综合贯通。即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一课一得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也就是说,在一节语文课里,讲一个知识点,把它讲深讲透,让每个学生(至少极大部分学生)都能了解、掌握,学生一节课一节课积累知识,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相似文献   

18.
认知结构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教学应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一层又一层的问题。认知结构模式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地理概念和原理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心理规律进行更有效地教学。现以“大气环流”一节为例,谈谈认知结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性的激发与调动,尊重学习者的主观体验,将教师的位置定位为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和辅助者,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借助学生共同体的力量建构认知结构,在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和领会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是生动的,充满生成性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问本源、追寻体验、追踪灵感,进而让问题原生,让过程原态,让结论原创.只有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活力的思考、探究,才能让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勾连成学生的认知思维结构.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慧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真实、更丰实、更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