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之于色诺芬的著作和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传统观点认为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在效用"的美学观点,并以此作为其美学思想的元点。但是这种概括没有把握住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的精髓,"美在合目的性"才是其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涉及合乎人的目的性和合乎神的目的性两个层面。"美在合目的性"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古希腊美学"和谐说"的改造和扬弃,同时也构成了柏拉图"美在理式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2.
诗是美的象征,爱国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主旋律和最高音,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提其要者有三方面:一曰情感美;二曰形象美;三曰风物美。文章以大量诗例从理论和作品的结合上,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爱国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庄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老庄哲学对其形美、德美、道美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4.
崇尚简易是朱雷先生《北方图腾》组诗的写意美学特色,由简易引中到风骨,由风骨的提炼而表现出一喝三叹的旋律之美,在作品评价的同时,也简要论述了写意美学的主干内容。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是屈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屈原发展儒家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理解屈骚美学应从人格美、情感美和艺术美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本文先来谈谈人格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古诗十九首》独绝千古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美,悲剧性美又是诗人悲剧性的心理内容与对其独特的抒写方式完美融合而产生的美学效果。本文便是从悲剧性美产生的现实基础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入手,力求深入地挖掘《古诗十九首》深厚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7.
胡琨 《文教资料》2008,(35):29-30
狄德罗·德尼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思想极具进步性和丰富性,<论美>是他早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着手从美的客观性、社会性等方面论说他的"美在关系"说,以此进一步说明这一美学思想的开创性、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宁涛 《文教资料》2012,(8):59-60
谚语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本民族绚丽多彩的语言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从英汉谚语这一民间文学语言的共同点、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美学原理方面论述了其三个方面的形式美,即简明美、形象美、均衡美。  相似文献   

9.
席勒的《论美书简》是席勒最早表述他的审美人类学观点的重要文章,长期以来我们对它一直重视和挖掘不够。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席勒根据康德的哲学理论,最早把美与实践理性密切联系起来,认为美根于实践理性之中。这种观点,不仅基本完成了康德开始的由认识论美学向本体论美学的转型,而且开辟了通向人生论美学和审美人类学的新道路,同时还是走向德国古典美学的实践观点,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最重要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一切高等院校所关注的核心命题,美学教学实践,对这一命题作了深入的阐发与诠释,在论述“美学教学与心灵美”,“美学教学与技法美”与“美学教学与创造美”之间的密切关系时,人才培养工程应表现为“美学-美人-美画,它将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将完善心灵美与创造美结合起来,由心灵美而至美人,由创造美而至美画,美人与美画的结合,即品学双优,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论周敦颐美学思想陈水根周敦颐美学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关于自然美,道德人格美,音乐美学,文学美学的思想。关于他的自然美的思想。周敦颐主张以自然的勃勃到机为美。他对于自然生长的花草很喜欢,喜欢自然界的勃勃生机。他窗前的草不除掉,任其生长,有人间他这是...  相似文献   

12.
研究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应把陶放在魏晋的历史大环境中,着力研究他的诗,从其作品的自然美、劳动美、意象,以及真善美的相互关系等视角对陶渊明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0):121-123,128
叔本华在美的形态分类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美学范畴“媚美”,这个美学范畴的提出与叔本华的人生观与艺术观密不可分。中国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吸收了叔本华原有的美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把第三种美命名为“眩惑”,这也是与他的人生观美术观紧密相连的。文章通过讨论媚美与眩惑所具有的历史承继性,并比较二者在不同时代与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从而对当下文艺作品中泛滥的媚美与眩惑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学角度看《锦瑟》语言的内容关和形式关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再分析和再挖掘,具体研究了内容美包括的思想美、情感关、形象美、趣味美以及形式美包括的音律关法则、文采美法则、句式美法则等,探究《锦瑟》的真正美之所在,从而也证明了美学分析可以为语言学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试论法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法学与美学的关系研究至今在我国尚属空白。而事实上,法学与美学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法蕴涵着美的因素,体现出美的内容和价值。从法的内容中所蕴涵并体现出的正义、崇高、和谐、真善、力量等美学价值。法学与美学的关键研究,对于法学和美学的学科体系的完善或建立一个新的学科(法美学)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克服、消除人们在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的监督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罗岚 《今日教育》2006,(6):47-48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美学理论,它始终追求的对象是对于人来说的最为和谐状态与“最高价值。”反映的是一种深刻的、辩证的和谐关系。而这也是许多思想家渴望的美学境界。从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美与善的相互结合、和谐统一。到老子所说的“音声相和”——音与声的美丑相互对立与协和,再到《乐记》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无不是“中和之美”思想精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数学美不仅体现在几何形态的美观上,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数学美。常规教学中,挖掘隐含的数学美,可以使寡淡的课堂充满鲜香的气息,进而启发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种引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妙策。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庄子美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超凡脱俗,其在美学上具有遗世独立的仙境美;他将人生看做一场大梦,从这种思想衍生出了梦幻美;庄子看到事物成与毁的转化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残缺美的美学范式;庄子具有人格美。他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深邃的思想,富有仁爱精神,追求真性情。这些都使他具有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一道题、一次实验、一次讨论、一个物理故事、一位物理学家的认识都能渗透各种美学思想,使学生具有发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蕴涵美”的能力.本文旨在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设计渗透物理美的教学案例,方便同仁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